「鄒平記憶」村裡來了要飯的

爺爺七歲去要飯,

爸爸七歲去逃荒,

今年我也七歲了,

高高興興把學上。

幸福全靠毛主席,

翻身不忘共產黨。

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上小學時候一篇課文裡的一段順口溜,說的是在萬惡的舊社會許多老百姓擺脫不了要飯逃荒的經歷。

「鄒平記憶」村裡來了要飯的

乞丐,叫花子,也叫要飯的,生活條件差,缺吃少穿,在街上向路人乞討。但是,他們不一定一生都是乞丐,淪落為乞丐,有時候是不得已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也不在少數。比如韓信就要過飯,還有胯下之辱,但是憑藉雄才偉略成就了滅楚興漢大業。呂蒙正要過飯,後來考上狀元,拜相封侯。狸貓換太子的李娘娘要過飯,白天乞討,夜晚在破瓦寒窯把身存。明太祖要過飯,後來當了皇上。歷史上古今中外要過飯鹹魚翻身的不勝枚舉,自古好事天生儉,瓜兒苦後才能甜,人生萬千,世事無常,皆有定數。

在七十年代來農村要飯的也好像是趕波,一趟又一趟,趕上有的地方鬧災荒,要飯的也扎堆。家裡來了要飯的,一般都是掰一塊窩頭送過去。要飯的揹著一個布袋,拿著一根木棍,也叫打狗棍,是防備狗咬的。

「鄒平記憶」村裡來了要飯的

一天傍晚,有一個討飯的盲人在外面吆喝:“行好的大娘,俺又摸不著你那門,俺一天也沒撈著黏煮喝”。瞬間,母親和周圍幾家鄰居端著黏煮碗,拿著乾糧送到乞丐手上。那盲人乞丐一連喝了三大碗,還端了一大缸子。喝著黏煮,還訴說著一路的艱辛睏乏,不住地連聲道謝。

記得一個下雪的早晨,有兩位討飯的老太太到了我家。祖母給她們熬了玉米粥泡上煎餅,臨走還送給了她們幾捆能夠充飢的幹蘿蔔纓,討飯人感動的流下眼淚。

生活困難時期,鄰里街坊有的人家生產隊分了糧食買吃換吃,一度成了“月光族”。祖母和母親卻積攢了糧食,還不時賙濟鄉鄰。在八十年代初,在母親蒸乾糧的時候祖母還囑咐蒸點窩頭,有要飯的多給人家點。自己吃飽飯了,還惦記著要打發要飯的。

一天早上上學,走到村裡供銷社門口,看到一位乞丐萎縮在牆角,身上蓋著破衣服,有幾個十來歲的孩子在惹乎乞丐,看來這個要飯的是在這裡過了一宿,看他裝扮也是一位盲人。這時候幾個小孩讓乞丐唱歌,“再唱一個”,估計我來之前已經唱過了。盲人乞丐拿著一個罐頭盒,用嘴對著裡面吹,製造一個迴音的響聲。“我就來個《我是一個兵》吧?”“我是一個兵,拉屎不擦腚,人家給我提意見,都說我講衛生,哈哈哈。”乞丐抑不住放聲大笑,那些小孩子們也是鬨堂大笑。

「鄒平記憶」村裡來了要飯的

要飯是要飯,很多乞丐也是有尊嚴的。比如“嗟來食的典故”,當你家中有人,把門關上,要飯的柺棍一擁大門,如果門不開,乞丐是不會進去的。還有給的窩頭塊小或絲鬧變質是不會要的。我的姥娘在大街上和鄰居聊天,看到要飯的來了,急忙跑回家中拿起一塊窩頭,等著乞丐到了門口,一聲“大娘哎,給俺一口乾糧”。姥娘馬上送到乞丐的手裡。要飯的也有的是一時遭災或者投親訪友迷失道路或者遇到什麼困難的,村裡有場園屋,討飯的可以暫且棲身遮雨或避風寒。有父子兩人推著小推車帶著鋪蓋說是黃河以北的,孩子母親離家出走,爺倆一路尋找來到我們村裡。他們說不是要飯的,因為出來時間長了帶的乾糧餿了,所以才沿村乞討。在場園屋子裡,一聽說來了尋人的外地人,村裡熱心人絡繹不絕前來問訊。拿家裡的乾糧、鹹菜還有熱水,剛煮的熱粥。有的孩子還好奇地問,黃河什麼樣子,有船嗎?和要飯的小孩親近示好。大家問長問短,這對父子對村人千恩萬謝。

「鄒平記憶」村裡來了要飯的

要飯的不乏有多才多藝的,嘴皮子溜滑稽可笑引起圍觀關注,會討得盆滿缽滿。如果要飯的有點技術含量如賣藝有特長的那種,村裡的孩子們還會領著他們一起走街串巷,挨家挨戶上門討飯。當年,說快板,數來寶很多來自沿街乞討的,有些雖油嘴滑舌,聽起來卻也搞笑。一見家裡女人開門,不管老少一律叫大娘:“開門叫大娘,給俺一口好乾糧”。看到拿著乾糧的女主人馬上改口:“這個大娘好行好,拿著乾糧向外跑”。一看乾糧是糠窩窩,就又說道:“這個大娘好行善,蒸的乾糧淨糠蛋。”有個大娘是舊社會丫環出身,就和別人說:“這個大娘命不好,當了活丫頭子又當小。”惹得大家哈哈一笑,隨手塞給一塊乾糧,打發要飯的走了。

「鄒平記憶」村裡來了要飯的

說有一對夫妻不知是哪個劇團下放的演職員,穿著也很乾淨,還帶著蚊帳、臉盆及洗刷用品,還有個煤油爐子。這哪像是要飯的,分明是鄉下旅遊農家樂了。在村裡場園屋安頓下來後,男人就拎著胡琴跟著愛湊熱鬧的孩子們要飯去了。走到一家,胡琴一拉還未出旋律,主人就拿著窩頭遞了過來,有的還會問你是哪裡的,為啥出來要飯等等。當要到當時村裡一個富戶時,給了一塊窩頭,要飯的聞了一聞,用窩頭擦了一下琴絃,無奈的扔掉了,說道“變味了”。晚上在比較開闊的大街上,要飯的男人帶著兩把胡琴坐在路中間,村民有的搬出板凳、小飯桌,點上了不怕風吹的礦石燈。戲馬上就要開場,大家點什麼就唱什麼。京劇、呂劇,生旦淨,男女聲,一個人一會唱李二嫂,一會唱穆桂英,再唱包龍圖,又唱王漢喜。這一唱引來村裡的老戲骨關注,據說是有名的乾旦,村裡演出現代呂劇擔任伴奏,戲癮上來的他在要飯的伴奏下清唱了《蘇三起解》,隨著清唱有板有眼、高潮起伏,要飯的收穫了滿滿兩筐的乾糧,還有不少白麵卷子呢。他們明天晚上相約在一個生產隊的場院裡來個聯袂演出。當年正值七十年代末樣板戲封禁,各莊戶劇團解散,那些唱慣戲的票友戲迷們無用武之地。那天晚上一得到消息,不約而同來參加“群英會”。有帶京胡二胡的,有帶鑼鼓的,你方唱罷他登場,既是友誼賽,又像擂臺賽,這下可讓大家一起過足了戲癮。本來是要飯的清唱討口乾糧,這些戲迷們喧賓奪主,他們過完了戲癮、一展歌喉,卻忘記了遠道討飯的夫妻。村民們似乎也忘記了帶乾糧,那天討飯夫婦黯然離場,第二天奔赴他鄉要飯去了。

現在家鄉變了,很多遺蹟已蕩然無存,要飯的早也改換門庭,老戲迷票友大多已作古,只剩下一些遙遠的回憶。


「鄒平記憶」村裡來了要飯的

呂品,男,山東鄒平新民村人,多年從事宣傳工作,習書法、愛文學,酷京劇,好烹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