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作者:冰儿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喜欢徒步的人,不一定爱上的都是风景, 有时徒步是一种感情的释放和发泄。我一直认为,户外人爱上的不是单一的徒步,而是背起背包,将心事一点点丢失在路途中,许多关于爱与恨、生活压力等的片段在路上,消散,再消散……户外人走的不仅是路,还是一点自由,一点梦想,一点解脱,一点释放,一点激情,一点无法对别人诉说的故事。

———题记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连续数日的阴雨天气,终于在周末放晴了,关注了许久的群活动也发帖将活动定在周日,且不说洞阳宫早已耳详能熟却一直没有去过,单凭难得等到群活动放在周日这一点就必须报名参加。喜欢户外的人,假日,岂可蜗居虚度?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7月26日早上五点撵在闹钟响之前就匆匆起床,洗漱、吃饭,出门已是六点了,赶到考院学校门口与其他群友汇合,七点十分一行30人,分乘7辆车准时向水磨出发。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一路上树林郁葱,野花竟放,生气盎然。夏天是最能彰显生命力的季节,放眼望去,满眼的绿意,路边,树林下,闲置的田里,甚至石缝里,野草撒了欢似的四处疯长,一些叫不上名的野花也倾情怒放,顿感生命之强大。我一直都喜欢花花草草,喜欢那种美了眼、醉了心的感觉。有风徐徐拂面,阳光从树林中的缝隙中穿插而过,留下点点斑驳的光影,让人凭添了几许诗意。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大约一小时十分钟我们便过了水磨街抵达目的地。一下车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一片绿色,夗如一块巨大的绿毯,平坦地与远山相接,构成一幅自然的山水田园画卷。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短暂的拍照留影后,友友们精神抖擞地沿着这条弯道极大的山路盘旋而上,正式开启了洞阳宫之旅。如今党的扶贫政策真的很是到位,通往洞阳宫的山路已经铺成水泥路面,而且可以并排过两辆车。只是由于上山,几乎全程都是山坡路段,且弯道极多,对于我这样的弱驴,走起来感觉还是很累的。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行至不久,已经有友友体力不支,大口大口喘着气,步伐也是越来越慢,队伍拉的极长。好在群友杨雷开着皮卡上山,瞬间六七个女生爬上车,一溜烟往洞阳宫奔去。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早晨的山村虽然也是头悬烈日,却并没有太大的威力,相反时不时有风吹过,顿觉凉爽万分。大约走了有两公里左右,脚下已经不再是水泥路,不过踩在松软的泥土路上,也是不错的感觉。半路上马在路上为大家合影留念,之前怕掉队一直埋着头走路,都没有顾得上仔细欣赏美景。此时往山下瞅了一眼,只见山脚下的景物已逐渐变得渺小和模糊不清,映入眼帘的全都是起伏的山峦和缠绕其间梦幻般的云烟。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听景不如看景,当身临其境时,所有的感觉都与众不同,行青山绿水,看蓝天白云,赏溪水潺潺,听蜂语蝉鸣。情出自愿,徒步无愧,不负遇见。茂密的林木层层叠叠,林中充满负离子洁净的空气将俗世的尘埃荡涤一空,仿佛进入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在这样的氧吧中徒步,确实是一种美的享受,用脚步丈量健康,让心灵在密林绿野中荡漾。带上美好心情一起户外运动,在风景中享受快乐生活,在通途中体验美好人生。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两条腿也走的有点微微做疼了,可洞阳宫却依然看不到踪影。此刻衣服已经湿透了,脸上的汗珠几次迷了眼睛。忍不住问友友还有多远?友友答:快了,再绕过这座山,拐几个弯就到了。明知友友只是安慰,却不敢给自己打退堂鼓,咬咬牙,抹一把汗,继续往前走。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就这样攀了一坡又一坡,转了一弯又一弯,翻了一山又一山,真可谓“跃上葱笼四百旋”!忽然想起小时候经常背诵的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呀,如今置身于这大山里,极目远眺,才能领略这其中的妙处!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终于历时两小时十五分钟,在给自己千万遍打气之后,我们一行胜利登顶。那一刻站在山顶,轻风拂面,登顶的喜悦足以化解蓄积了一身的疲劳。站在山顶眺望,放眼望去,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尽收眼底。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进入寺庙门内首先是一处观景台,三面装有不锈钢护栏,正对着祖师殿。置身观景台向下俯视,云雾缭绕,青山环抱,绝对的风光旖旎。忍不住闭上眼睛,想象自己也沾染了些许仙气,张开手臂,竟也有飘飘欲仙之感!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洞阳宫地处老君山巅,头枕秦岭重峦,面对灵崖云海,占地七八百亩,分为上下两院。下院是山门和祖师殿四合院,是香客谒拜和信徒修炼之所。今天应该是个好日子,寺庙里上香磕头的人还是不少,而且多是一家三口,想必定是高考成绩不错,前来还愿的吧。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四合院的正殿楹联,上联写道“庙顶层峦环抱状似莲花绽心”;下联为“山下流水迴绕形如太极图像”;横额为“洞天福地”四个大字。右殿的楹联写道:“只手印石上床间洞阳古迹存,赤脚踏山中雪里寻踪仙形在”。我不太懂历史,但是根据字面意思应该是说当年张三丰在此留下的一些神秘传奇吧。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出了祖师殿,从侧门向上院攀去,拾阶而上,两边苍松林立,翠鸟翻飞,道观后山一处掩映在松柏、铁杉枝叶间的朱红色建筑出现在眼前。小径边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伫立在那儿,遮天蔽日,树干上缠着红布,旁边还点着香火,一看就是被当作神树来参拜的。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树上钉的有名牌,树名:铁杉,树龄:600年。如今铁杉已高达数丈,依然屹立山崖之上,而当年种下此树的道长却早已驾鹤西游,被世人遗忘。群友杨雷给群主建议:以后再来这里干脆以群名誉种下几株松树,也算是功德无量。我觉得这建议真的不错,下次群里种树,一定要再次参加。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南天门就在这片林木的掩映中,威严、肃穆。门口石柱上的一对狮子,通体金色,双目炯炯,忠诚地守卫着道观的清静。飞檐之上的这条金龙,气势不凡,欲入云霄。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大殿外台阶两侧各立着一根石柱,高约两米。右侧这根,柱体上凿有两个长方形孔洞,正面上书“天台运石”,后面也有字,但已辩识不清。据说当年修建洞阳宫所需石材均由张三丰腾云驾雾自天台山运来,修建结束后剩此两根无处安放,随立于此。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走出南天门,眼前又浮现出另一美景:看那山下道观白墙青瓦,呈“回”字形,典型的明清院落风格,古朴、静谧。绿树吐翠,白云隐现,远山飘渺,仙家之气浑然天成!遗憾的是自己偷懒没有拍下照片,群友也没有提供,只能用其他照片代替。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从南天门下来,沿一条土路,向前走约100米,便出现另两条岔道。岔道口,一个简陋的小黑板挂在半截木桩上,指示着向左通向“拔木井”,向右通向“张爷洞”。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群主一马当先率领友友们走右边小路寻访张爷洞。通往张爷洞的路由大小、长短不等,形状各异的石块、石条随意铺砌,忽上忽下,加之连续下了几天雨有些湿滑,竟显得有点艰险。短短十几分钟的路程,走的人腰酸腿疼。心里暗想,古人修炼为什么总找这么险峻的地方呢?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下了这个台阶,只见崖壁上一个左手印清晰可见,传说是张三丰在此修炼时所留,颇感神奇。顿时脑补:暮色中,张三丰身着道袍,闪转腾挪,拳脚生风。忽纵身跃起,一掌打在崖壁上,借力空翻,然后一招“白鹤亮翅”稳稳地站在悬崖边上,而石壁上则留下一个深深的掌印……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从这个石台阶爬上去,就是张三丰静修之处,所谓张爷洞了。其实称之为洞,也就是由几块巨石相夹而成,里面已供奉了神像,也不知道是不是张三丰本尊。群友们四处寻找脚印,可惜找了许久也没找到传说中的大脚印,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在洞内转过身,朝神像面对的方向看去,远处山峦叠嶂、云雾袅袅,上山的路犹如一条带子般弯弯曲曲,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原来这里的开阔、险要、幽静正是道教祖师选择这里做为静思、修为最根本的原因啊!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出了张爷洞原路返回,想起拔木井看看。走了几步地面分外湿滑,友友都打了退堂鼓。唯我和蜜蜂抱着既然来了就去看看的心态,抓住路边的野草小心翼翼地前行。可惜到跟前才发现院门一把大锁,只能拍了张照片走人。不过听说这里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洞阳宫当年在修造时需要大量木料,因山高运输不便,即由外地河流投入,自此水井中拔出,故而得名。这与杭州灵隐寺拔木井的传说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玉皇殿是洞阳宫的最高点。站在这里,极目阔远,群山拱首,苍松溢翠,山岚迭嶂,大象万千。遥想当年张三丰云游四方,择此福地,与世隔绝,潜心苦修,确为独具慧眼,心智超凡,道行深邃。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这里的庙殿,都是明清建筑,没有汉唐雄风恢宏,也没有想象中的金碧辉煌。绝大多数建筑仅为几间不大的庙堂而已,除了祖师殿和玉皇殿,大都香火冷清,但这并不影响张三丰在此修仙的功德传颂,居高声远。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十二点二十左右,我们结束了洞阳宫的参观,决定原路返回。因为群管为大家准备了午餐需要加工,于是大神唐勇和几位走不动的友友乘车先行下山。其余人则再次进入徒步状态,不过此时太阳照在身上有种盛夏的感觉了。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古人云:上山容易下山难,果然,来时的上坡路全成了下坡路,为了减少对膝盖的伤害,群友几乎都是一路小跑,速度比起上山快了一半。毕竟已经一点多了,有些友友已经很饿了,加上太阳的暴晒,下山脚趾戳的很疼,都有些走不动了,于是杨雷不辞辛苦往返两次接送走不动的群友。也有友友坚持步行,成功走完了本次徒步的全过程。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不得不说说群友洋芋的儿子,群友戏称小洋芋,大概有十几岁吧,很腼腆,也很坚强,竟然跟我们一起走完了全程。特意为你点赞,愿你以后的人生道路能在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下铺满鲜花!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午餐比预定的时间虽然晚了一些,但丰盛的美味获得了群友一致的好评。感谢群主、何勇、唐勇的辛苦付出!感谢你们为群友带的味蕾的盛宴!感谢杨雷为大家提供的面皮!说实话当我知道细如发丝的面皮是杨雷切出来的我真的有些惊讶!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许是美味佳肴的诱惑,又或许是友友们饿了,反正一顿饕餮大餐迅速被友友风卷残云。饭饱酒足之后,友友们又开心地玩起了红包游戏,欢声笑语间传递着友友之间浓浓的情谊。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是到了分手的时间了,但是冰儿想说:大家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坚毅的友友们,冰儿欣赏你们,虽然我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为了生活奔波忙碌,鲜有问候。但真正的朋友,并不是交往甚密,而是在对方户外徒步时,没有迟疑,准时出发。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让我们谢谢那个坚强的自己,那个努力的自己,虽然很累很累,却还是咬着牙走了过来,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因为放弃很容易,但坚持一定很酷!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其实户外徒步也是一场小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只要开心快乐就好。只要把每一次户外徒步都当做一场旅行,行至安居,也能风景不一,心境不一。尤其爬山最大的乐趣就是有上坡路和下坡路,同时没有永远的上坡路,也没有永远的下坡路,而且爬山并非只有一条路,人生亦是是如此!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感谢本次活动所有参与策划、组织、服务的群管们!感谢为大家准备精美大餐的大神们!感谢为友友们留下瞬间美好的摄影师们!感谢一路随行、相互帮助的友友们!再见了,友友们,期待下次户外活动再次相见!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徒步登仙山,问道洞阳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