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平的瘧疾療法,是被誇大的癌症救星?

無論這項研究未來如何發展,目前看陳小平的實驗還有諸多不足,結論不夠嚴謹,且提前發佈缺乏同行評價的成果,有炒作的嫌疑。

陳小平的瘧疾療法,是被誇大的癌症救星?

(陳小平演講截圖)

《財經》記者 賀濤/文 王小/編輯

2019年2月14日凌晨,一則招募晚期癌症患者參加臨床試驗的帖子,突破了10萬+的瀏覽量。

Alexa網站流量數據顯示,刊登這則信息的廣州中科藍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科藍華”)網站,在2月10日之前,日均瀏覽量趨近於零。短時間內的巨大流量,源於中科藍華創始人陳小平的一場公開演講,他介紹了利用瘧原蟲成功治療晚期癌症患者的研究工作。

陳小平的另一重身份是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他在演講中稱,在此前的臨床試驗中,10名患者中有5人治療效果明顯,其中兩人可能被治癒。

這項研究通過讓癌症晚期患者感染瘧原蟲,來治療癌症。

在演說中,陳小平通俗地講解了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原理:癌細胞分泌一系列信號,讓人類的免疫系統睡眠不工作;而瘧原蟲感染,恰好喚醒了免疫系統。

在陳小平的敘述中,臨床研究結果比較樂觀,現在有30多例患者接受了治療,最初的10例患者已經觀察了1年,觀察到5例是有效的,其中有2例可能已經被治好了。

對於“可能已經被治好”的表述,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王立銘不以為然。他發微博質疑,在臨床實踐中,一般只有症狀完全緩解、並持續五年的病例,才能成為臨床治癒。在癌症治療中,“治好”這兩個字是無論如何不能隨便使用的。

該項目的合作方、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院士對該臨床試驗的評價較為謹慎。他在接受央視採訪時稱,目前該項研究仍有很多未知數,尚沒有充分的證據和足夠數量的案例證實該方法有效,個別案例不足以說明問題。“現在看起來有一些苗頭,但是下結論太早了”。

演講視頻發佈至今已逾半月,但該消息仍在網絡刷屏,其中不乏“晚期癌症患者有救了” “治癒癌症”等表述,因而引發一些業內專家對該項研究的分析和質疑。

被誇大的早期研究

如果用嚴格的學術規範審視,首先問題在於,陳小平向公眾宣講的臨床試驗進展,目前尚未以論文形式發表在學術期刊上。

“沒有論文,沒有新聞”,這是主流學術界基本遵循的原則。值得公眾關注的科學新聞,應該首先在主流學術期刊上以論文形式發表,然後才會向公眾傳播。

這是因為,論文在學術期刊上刊登前,要經過同行評議,獲得同行的認可。經此關口,可以刷掉很多有缺陷甚至涉嫌造假的科研成果。

試驗的人數太少,觀察的時間太短,試驗設計也不合理,沒有設對照組,當然更不會有隨機分組,這也是被質疑的一個重要問題。科普作家方舟子認為,如果陳小平的試驗結果可信的話,這樣的人體臨床試驗結果很難拿到比較正規的學術期刊上發表。

“中國科學家就是根據這樣的臨床試驗無數次宣佈過治癒晚期癌症了,用的靈丹妙藥通常是中藥,大家都聽得麻木了,這回換成瘧原蟲,才引起了轟動。”方舟子撰文稱。

事實上,早在一年多前,瘧原蟲免疫療法曾在媒體上有一波兒曝光。2017年10月19日,中科藍華承辦的國際學術會議“2017瘧疾與癌症跨界交流會”上,宣佈利用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癌症取得了初步的臨床療效;且中科藍華宣佈與上海思科瑞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後者為中科藍華注資數千萬元。公司當時即對外透露,中科藍華與鍾南山院士團隊合作,開展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肺癌的臨床試驗。

中科藍華的網站,收錄了此次會議之後的媒體報道,其中標題已有“癌症治療實現重大突破”的表述。

“天眼查”顯示,中科藍華成立於2013年1月,註冊資本1900萬元,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柯宗貴,柯宗貴也是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藍盾股份”,300297.SZ)的最大股東。

中科藍華長期目標,是開發癌症治療的新方法、新型疫苗和藥物,並進行相關的臨床研究,以期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延長其壽命,並致力於攻克癌症治療的世界難題,最終實現癌症治癒的遠大目標。

柯宗貴曾透露,中科藍華還要在肺、肝等領域繼續做工作,準備去納斯達克上市。

目前,中科藍華擁有3家全資子公司:廣州藍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癌症的瘧原蟲免疫療法,並將成為臨床研究的CRO公司;廣州藍亮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新型抗瘧藥的研發;廣州藍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癌症免疫治療的宣傳教育與推廣。

陳小平在這三家子公司中均擔任“經理”職務。

對於初創公司來說,媒體的高光往往能帶來融資、商業合作方面的便利。不知這是否陳小平打破學術原則的初衷。但確有部分質疑者持此觀點。

冒進的試驗?

陳小平的瘧原蟲免疫療法臨床試驗,是合法合規的。從公開材料看,有倫理批件,在正規醫院進行,臨床試驗有備案。但在科學性層面,存在較大瑕疵。

陳小平公開的臨床研究是,通過瘧原蟲感染激活了人體免疫系統,引發患者全身性的免疫反應,從而對癌細胞產生了一定的殺傷效果。

試驗中所使用的瘧原蟲叫間日瘧原蟲,是一種相對良性的瘧原蟲。同時,還會使用青蒿素把瘧原蟲血癥控制在安全的範圍內。陳小平認為,這種人為的感染是安全的。

自然條件下,攜帶瘧原蟲的按蚊通過叮咬人而傳播。瘧原蟲在人體的紅細胞中生長、增殖,直到紅細胞被脹破。沒有足夠的紅細胞攜帶氧氣,即使是最良性菌株的患者也可能患上嚴重的貧血,並死於腎衰竭,或41度高燒所致的驚厥。

鍾南山提到,感染瘧原蟲會導致病患出現週期性發燒等各類症狀,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發燒太高需要控制,另外,感染瘧原蟲之後,病人要被特別防護,防止蚊蟲叮了病人之後傳染瘧疾”。

瘧原蟲免疫療法,既殺傷腫瘤細胞,也會傷及正常細胞。因為免疫細胞不針對特定目標,而是對所有入侵者進行無辨識、無差別的攻擊。

這一點,在陳小平團隊相關臨床研究的倫理審查報告中得到印證,該報告由中國註冊臨床試驗倫理審查委員出具。腫瘤學專家王晨光對《財經》記者分析,當前火熱的免疫治療,核心都在於活化身體內的T細胞獲得攻擊腫瘤的特異能力。這好比“瘧疾能激活免疫系統,同樣雞血也能,不能提供瘧疾產生的免疫活性對腫瘤具有特異性,效果和打雞血無異,安全性可能還不如雞血”。

陳小平的瘧疾療法,是被誇大的癌症救星?

瘧原蟲免疫療法生物學機制還不十分清晰。陳小平團隊分別在2011年和2017年,發表兩篇相關的動物實驗的研究論文。

在2011年的論文中,陳小平團隊發現,如果給小鼠接種癌細胞的同時,也注射一些攜帶瘧原蟲的紅細胞,那麼腫瘤的生長會受到明顯的抑制。他們也分析了幾個免疫學指標,發現這些小鼠體內的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系統都被激活,因此推測免疫系統的激活殺傷了癌細胞。

在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王立銘看來,這一現象本身很正常。一種高毒性病原體的入侵,理所當然地會激活動物身體的免疫系統;而免疫系統也確確實實能夠殺傷癌細胞。

問題是,實驗設計存在幾點缺陷:如並沒有比較瘧原蟲感染的抗癌效果,是不是就比簡單的發一場高燒更好;沒有比較各種毒性不同的瘧原蟲,是不是同樣有效;沒有研究更多的肺癌動物模型、更沒有測試其他的癌症模型

王立銘認為,在這些機制問題得到嚴肅探究之前,輕率地開展人體實驗不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而且,有已獲發表的反向證據證實,瘧原蟲感染增加患腫瘤的風險。

2015年8月,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團隊在頂級學術期刊《細胞》發表論文,揭示瘧疾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間的聯繫。伯基特淋巴瘤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期癌症,其在赤道非洲地區的發病率是平均水平的近10倍,同時瘧疾也是這裡的地方性疾病。研究人員在小鼠中證實,在長期對抗惡性瘧原蟲的過程中,B細胞DNA變得容易發生致癌突變。

瘧疾療法往事

在那場讓他爆得大名的演講中,陳小平談到這項臨床研究的緣起,是他在讀研究生期間,發現全球瘧疾發病率與腫瘤總體死亡率成反變消長關係,瘧疾高發的地區癌症死亡率比較低。當時,他就閃過一個念頭:瘧疾或許可以對抗腫瘤。

這聽上去,像是陳小平靈機一動,想出了通過感染瘧原蟲來治療癌症的原創研究。其實,早在1981年,就有美國科學家提出瘧疾療法的思路。

亨利·海姆利希(Henry J. Heimlich)是瘧疾療法最有力的推動者,他以海姆利希窒息搶救手法而聞名,被譽為“世界上挽救生命最多的人”。

儘管專業背景是外科醫生,缺少內科領域的專業知識,但海姆利希長期以來一直認為,瘧疾發燒可用於治療梅毒、艾滋病(HIV)、萊姆病和癌症。

他的第一個目標鎖定了癌症。1987年,海姆利希說服墨西哥國家癌症研究所的醫生,開始用瘧疾療法治療5名患者。結果並不樂觀:第一次接種後不到一年,就有4名患者死亡。這個項目被放棄了,沒有後續研究。

但海姆利希對瘧疾療法依然執著。海姆利希曾在好萊塢舉辦籌款活動,從電影明星和經紀人手中籌集了數萬美元,用於開展瘧疾療法治療艾滋病的研究。

這下美國疾控中心看不下去了。在1993年,針對海姆利希鼓勵使用瘧疾治療萊姆病和艾滋病,美國疾控中心發佈了一份備忘錄,指出這種做法不合理。備忘錄引用的研究顯示,在扎伊爾的艾滋病受害者沒有得到瘧原蟲的保護,相反,感染瘧疾可能還會讓艾滋病病情加重。

心有不甘的海姆利希把目光轉向了遙遠的中國,於是就有了今天的故事。

在1993年-1996年之間,海姆利希和廣州市衛生防疫站合作,先後給8位HIV病毒攜帶者接種了間日瘧原蟲,並追蹤測試他們之後兩年裡細胞CD4的水平,這項研究的主持者就是陳小平。

臨床試驗的結果發表了幾篇文章,陳小平是第一作者。也就是說,陳小平25年前就開始了瘧疾治療艾滋病的臨床試驗。

後來,參與該項研究的多位美國研究人員受到美國監管機構的調查。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在研究,其兩名研究人員是否在中國幫助實驗艾滋病,為了殺死艾滋病病毒,故意向患者注射瘧疾。

美國疾控中心反對瘧疾療法,一些醫學專家嚴厲批評他在中國進行人體試驗,因為這種試驗在美國得到批准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陳小平目前開展的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腫瘤,並不是國內最早的臨床試驗。《財經》記者檢索發現,陳小平早在1999年,就與海姆利希合作,在國內期刊《浙江腫瘤》上發表了瘧疾療法治療晚期腫瘤的初步報告。該試驗共選擇7例晚期腫瘤患者作治療觀察對象,其中乳腺癌1例,小細胞肺癌1例,肺腺癌1例,鼻咽癌1例,胰頭癌1例、卡波氏肉瘤1例,直腸癌1例。誘發人工間日瘧疾,療程為10-17次瘧疾陣發。結果乳腺癌和卡波氏肉瘤共2例獲部分緩解。

只是當時的研究叫做瘧疾療法,現在換上了更為時髦的免疫療法名頭。截止發稿,陳小平未回應《財經》記者的採訪。

科學需要寬鬆的環境,但是科學實驗必須有嚴謹的態度。這項研究未來走向如何,是一個學術問題,但將未經嚴格論證的成果發佈,並任由輿論誇大,則需要各方警惕。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財經雜誌】創作,獨家發佈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