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合科技助力重慶軌交環線、4號線,互聯互通直快列車上線

來源:眾合新聞

重慶軌道交通素來因翻山越嶺、上天入地而享有“過山車”的稱號,現在它又要多一個“直通車”的神奇標籤。


眾合科技助力重慶軌交環線、4號線,互聯互通直快列車上線


2020年9月18日,重慶軌道交通環線和4號線互聯互通直快列車上線載客試運營,直快列車可以通過聯絡線從一條線路直接運行到另一條線路上,這在全國尚屬首例,重慶這座以立體交通聞名的城市因此更加魔幻。


眾合科技助力重慶軌交環線、4號線,互聯互通直快列車上線


長期以來,如何讓裝載不同廠商設備的列車在不同線路間跨線、共線運行,實現軌道交通路網間的聯通、聯運,都是業界渴望攻克的技術高地。


2015年,重慶軌道交通互聯互通的CBTC國家示範工程,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重慶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推動下設立,是建立在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5號線、10號線和環線的單線信號系統基礎上,為實現網絡化的互聯互通,通過對全網車輛制式、信號等基礎條件的統一,規劃並實施可實現列車跨線運行和越線運行的車站及線路,同時配以全局調度的運營管理方式,構建網絡化運營的基本網絡,並最終在重慶整個軌道交通線網中得以延伸,在國內首次實現規劃線網的網絡化運營。


眾合科技助力重慶軌交環線、4號線,互聯互通直快列車上線


2016年9月26日,眾合科技中標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信號系統工程,公司正式進入該“互聯互通”國家示範項目。在重慶軌道集團、中國城軌協會的帶領下,眾合科技初心永葆,使命在肩,與其他三家信號企業(中國通號、鐵科院、交控科技)一起群策群力,協同合作,不斷攻下一個個技術難題,使得重慶軌道交通信號系統互聯互通研究邁出了工程化應用的重要一步。


眾合科技助力重慶軌交環線、4號線,互聯互通直快列車上線


2018年2月起,重慶軌道交通5號線互聯互通共線試運行,8月通過共線試運營專家評審,4、10號線和環線列車均已具備在5號線共線載客運營條件,並陸續組織上線投運。


2018年12月28日,搭載有眾合科技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BiTRACON型CBTC信號系統的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正式開通載客試運營。


2019年11月起,4號線和環線開始互聯互通跨線試運行,2020年1月,完成跨線試運行,全局調度系統配合各線調試和試運行進度同步實施。


眾合科技助力重慶軌交環線、4號線,互聯互通直快列車上線

重慶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技術路線


2020年6月24日,重慶軌道交通互聯互通的CBTC系統示範應用項目通過專家結題驗收,完成技術體系研究、標準規範發佈、核心裝備研製、共線和跨線運行、網絡化運營組織五大既定目標,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整體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具有廣泛的使用和推廣價值。從“參與”到“引領”,兩個字的變化意味著中國標準的CBTC列車控制系統引領的城市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時代正式到來。


眾合科技助力重慶軌交環線、4號線,互聯互通直快列車上線


2020年9月18日,開通載客試運營的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環線互聯互通載客試運營區段為“重慶圖書館—民安大道—唐家沱”,直快列車發車間隔為30分鐘,由於停靠車站少,從環線重慶圖書館站直接開行至4號線唐家沱站僅需35分鐘,比普通班次列車減少約11分鐘,大大節省了乘客出行時間。


眾合科技助力重慶軌交環線、4號線,互聯互通直快列車上線


互聯互通CBTC系統除應具備傳統CBTC系統的移動閉塞技術、列車定位和追蹤技術、列車安全防護技術、列控系統自動監控技術、屏蔽門聯動等功能外,還採用了跨線移交技術、互聯互通接口技術、統一電子地圖技術等。我國研製成功自己的互聯互通CBTC技術和系統,將不僅為重慶山城帶來坦途,還能服務於全國蓬勃發展的城市軌道交通市場,乃至世界,形成富有生命力和發展力的產業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