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不避父是指哪些方面?父親可別搞錯了

幾年前,國際球星貝克漢姆在個人的社交平臺上放出了一張在女兒的生日派對上,他與女兒嘴對嘴親吻的照片,引起了熱議。許多人認為女兒已經長大了,已經有了性的意識,就不該和父親有太過親密的行為,但是也有人認為,小貝只是在正常的和女兒表達愛,就像我們中國有一句老話所說的:

"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

相信很多家裡有女兒家庭都有這個困擾女兒一天天的長大慢慢的已經有了性別上的意識,那麼到了這個階段,父親應該怎樣保持和女兒之間的交流呢?是不是真的要和老話所說的,"女大不避父"呢?

其實我們所說的不避父,並不是指和父親還要保持像小的時候那麼親密的行為,比如說有的時候孩子太小,父親會給女兒洗澡,叫女兒起床等等的問題,等到女兒長大有性別意識,父親也應該去注意這方面,以免使女兒遲遲不能樹立起性別意識。

小李家裡的馬桶安裝的比較高一些,女兒小的時候,他害怕女兒上廁所的時候發生意外,總是陪著女兒上廁所,現在女兒慢慢長大了,上了小學,上廁所的時候,還總是嚷著要爸爸陪。平常家裡來了客人,女兒也不避諱,把廁所門打開就直接上廁所。

這其實就是很多父親在和女兒相處中的一個誤區,不知道要怎麼改變和女兒之間的相處模式。

其實在這一點上,"女大不避父"就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女兒應該在以下三個方面不避父。

1.日常交流

很多女孩從小就和爸爸特別親,平常有心事也喜歡和爸爸一起討論,這些親密的距離不應該因為女兒的長大就停止。很多爸爸害怕女兒長大以後還總是黏著自己會模糊性別意識,不利於她們以後的身心健康發展,但這其實是一種片面的想法。

女孩對爸爸表達愛是一種很好的家庭氛圍,父親不應該回絕,而是應該慢慢的告訴女兒,要區分這種對父親的愛和對男性的愛,並且在行動上做出一些部分的調整,比方說我們在前面提到的,有很多父親和女兒會嘴對嘴親吻,雖然也是在表達愛,但是如果換成親吻臉頰或者親吻額頭就更為妥當一些。

讓女兒形成性別意識並不意味著父親和女兒之間馬上就要疏遠,不再有之前親密的行為,而是要注意讓女兒對這種親子的親密行為有更清楚的定義,理解自己和爸爸可以這樣,但不意味著自己和所有的男性都可以這樣親密。

2..性教育

在很多家庭中,母親往往是承擔著對孩子性教育的角色,特別是對家裡有女兒的家庭來說來講,很多父親總覺得和女兒去談論性總是很讓人難為情的,但其實對於女兒來說,父親去做性教育有比母親更好的效果。

小文的女兒從小就是一個性格開朗的小女孩,和爸爸也是親密無間,什麼事都一起分享。到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女兒開始慢慢的發育,有一天小文正在書房的時候,女兒苦著臉走進來,把衣服撩起來給爸爸看,說自己怎麼長胖了,小文立馬意識到,是自己平常忽略了對女兒這方面的性教育。

在陪同女兒觀看了相關的紀錄片,查閱了相關的書籍之後,小文對女兒講,男生和女生的身體構造是不一樣的,這樣的表現是說明女孩在長大,是一種非常好的身體成長表現,就和個子長高了是一樣的。但是這種表現不能給女兒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看,連媽媽爸爸也不可以,連醫生都得徵得女兒自己的同意才可以看。在小文的教育之下,女兒開始正確的看待這個問題,也不再有心理負擔,更明白怎麼保護自己。

很多父親面對性教育的時候跟女兒覺得張不開口,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態度,這種逃避的心理會讓女兒覺得自己的身體變化是非常羞醜,可恥的。揹負上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用科學的方式和女兒去談論這個問題,讓她們用積極健康的態度去看待自己身體的變化,才是性教育正確的方法。

3.生活技能

父親們還要傳授給女兒的一點,就是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很多父親都覺得這些粗活累活應該自己在家裡幹,比方說換燈泡,修簡單的傢俱等等,女兒不必要去學這些知識,但這其實是不正確的。

女孩們在跟著父親去學習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的同時一方面增加了個人技能,在另一方面也增強了要獨立自強的意識,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去處理,更有利於她們以後自己面對生活問題,並且去樂觀勇敢自信的處理。另外這種父女協作的過程也是一項很好的親子活動,能夠加強父親和女兒之間的情感交流。

女生往往比男生要更加敏感一些,在她們的成長曆程中,父母往往要思考的更多,考慮的更周全一些。在女兒的成長曆程中,父親應該扮演非常重要的一環,用實際行動去教會他們愛,勇敢和自信,才是真正愛女兒的一大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