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能解讀貓言狗語?這當真是弱爆了。

下面的這位奇女子,曾裝作一隻母猩猩,在森林裡生活了5年。

在這5年中,她逐漸融入猩猩群體,學會了它們的語言,並被猩猩們當作同類,與她擁抱親吻“喊話”,溝通無障礙!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在與猩猩的接觸中,她有了不少驚人的發現。“灰鬍子大衛”的一個舉動,就讓她驚訝得瞪大了眼睛!

雖然她身患怪病,卻克服重重困難,出色地完成了研究,改寫了課本上關於“人”的概念。

這個奇女子,就是英國著名生物學家簡·古道爾。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古道爾於1934年生於英國倫敦。從小,她就是個古靈精怪的孩子。

當其他女孩抱著娃娃玩過家家時,她卻整天與雞舍的小雞、院子裡的昆蟲混在一起。

古道爾天生喜歡動物,尤其對靈長類動物感興趣。母親曾送她一個黑猩猩玩偶,這成了陪伴她最久的玩具。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幼年時的古道爾和最喜歡的黑猩猩玩具在一起

她兒時喜歡讀動物童話《杜立德醫生》,10歲時迷上了《人猿泰山》,發誓長大後要去非洲,和動物們住在一起。

別人都嘲笑她不切實際。非洲當時被稱為“黑色大陸”,對許多人來說是片遙遠而未知的領域。並且,她的家貧困得連一輛自行車都買不起,因此她去非洲的莊重誓言,被別人當成了孩子的夢囈。

幸運的是,古道爾有個好媽媽,她沒有嘲笑女兒的想法,反而鼓勵她說:“如果你真的想要實現夢想,你必須努力爭取,利用身邊的機會,永不放棄。”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少女時期的古道爾和心愛的寵物狗

於是,古道爾開始為去非洲的夢想而努力了。

因為家裡供不起古道爾上大學,她高中一畢業就開始打工賺錢。服務員、女秘書、製片人助理……她努力工作,省吃儉用,幾年後終於攢夠了路費。

26歲那年,她來到了魂牽夢縈的非洲,並在肯尼亞遇到了人生導師路易斯·李基。

李基是英國古人類學家,當時正在進行一項靈長類動物研究計劃。古道爾的到來,給李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靈感。

這個只有高中學歷的女孩,說起動物來頭頭是道,與那些高校畢業的精英們的教條迥然不同。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古道爾於恩師李基

於是,古道爾順利成為李基的秘書,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很快,李基被古道爾的執著所打動,同意資助毫無經驗的她,到熱帶雨林中觀察野生黑猩猩,這在當時遭到了同行的質疑。

而李基給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一直以來,男研究員都無法接近黑猩猩群體,因為他們會對猩猩產生一種威脅,而女研究員在這方面則更有優勢。

1960年,古道爾如願來到了坦桑尼亞的貢貝國家公園,在熱帶雨林中搭起帳篷,開始了對黑猩猩的觀察研究。為了支持女兒的夢想,媽媽陪伴了她整整3個月。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最初,古道爾根本無法接近黑猩猩。

黑猩猩們既害羞敏感,又有可怕的攻擊性。每次古道爾距離它們500米時,猩猩們就迅速逃開。當地土著人還曾告訴她,有人曾被一隻黑猩猩撕破了臉,挖去了眼睛。

古道爾沒有因此而退縮,她相信萬物皆有靈性,只要自己拿出真誠,黑猩猩就一定會把她當朋友。

想融入黑猩猩的群體,就要將自己當成黑猩猩。她開始模仿它們的行為:爬樹,吃它們吃的果子,學它們的動作和叫聲……

就這樣風餐露宿了一年多,黑猩猩們終於不再躲避她了。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然而,當猩猩們覺得這個白皮膚的“母猩猩”沒有什麼威脅時,又顯露出了明顯的攻擊性。它們衝她大聲叫喊,揮舞樹枝,扔來碎石,撕扯她的衣服……

據說,一頭強壯的大猩猩,力氣是人類的8倍,可以輕易將人撕碎。古道爾卻沒有畏懼,她深信它們並不想要了她的命,只是為了將她趕走。

她用學來的猩猩叫聲與它們交流,表達自己的善意,以極大的耐心取得了它們的信任,這花費了15個月的時間。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她已經熟悉了這些猩猩朋友,還給它們取了名字:灰鬍子大衛、菲菲、奧呂、邁克……

而首先接近古道爾的,是雄猩猩灰鬍子大衛。

這天,古道爾慢慢地接近大衛,小心翼翼地遞給它一隻香蕉。誰知,大衛接過香蕉後,將它扔在了地上,彷彿是說:“你知道,我要的不是這個。”接著,它居然輕輕地捏了捏古道爾的手!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這是猩猩們表達安慰的手勢。灰鬍子大衛好像在說:“和我們在一起,你不用緊張。”

古道爾的心底湧起一陣暖流,她知道自己開始被猩猩們接納了。

幾天後,灰鬍子大衛帶著同伴們,來到了古道爾身邊。他們坐在了一起,彷彿是朋友們在聚會。

一天,灰鬍子大衛的一個舉動,讓古道爾驚訝得瞪大了眼睛!

只見它摘下一根樹枝,很自然地擼掉上面的葉子,然後將樹枝伸進一個白蟻洞中。當它將樹枝抽出時,上面爬滿了白蟻,接著它將樹枝放進嘴裡,享受起美味。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這真是一個驚人的發現!要知道,在此之前,教材一直告訴我們,世界上只有人類能製造和使用工具。而古道爾觀察到的事實證明:黑猩猩也具備這個能力。看來,關於人類的定義,要重新改寫了。

接著,古道爾發現了更多類似的情形:黑猩猩不僅會用樹枝釣來白蟻,還會用加工過的樹枝在水裡撈東西,用石頭砸碎果殼吃果肉……

除此之外,古道爾還發現,黑猩猩有許多和人類相似的地方。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它們不僅通過聲音,還能通過手勢來溝通。像人類一樣,他們也經常握手、擁抱和親吻。

它們還有許多和人類相似的心情,比如傷心、憤怒、高興,甚至幽默感。

它們的感情世界非常豐富,懂得如何維繫親密的關係。它們會通過互相梳理皮毛來加深感情,有時這項溫馨的互動可以持續3個小時。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隨著對黑猩猩的瞭解更加深入,古道爾也深深地愛上了這種動物。她用自己的真誠和耐心,取得了公園內9個群落幾百只猩猩的信任。

和她比較親近的猩猩,還會溫柔地幫她捉蝨子。一隻母猩猩甚至允許撫摸它剛出生的寶貝。

一天,她正在雨林中休憩,模仿猩猩們“說話”。這時,一隻小猩猩蹣跚著跑來,先是用手指摸了摸她的臉頰,然後伸出小手握住了她的手。此時,小猩猩的媽媽就附近,它自然地接受了這一切。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這一幕被跟隨的攝影師捕捉了下來,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20世紀十大經典照片之一。

1965年,古道爾終於結束了長達5年對黑猩猩的觀察,回到了英國。因為自己傑出的貢獻,只有高中學歷的她,獲得了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然而,她已經完全離不開猩猩們了。她在自己的一生中,幾乎有50年的時間,都在野外從事著與黑猩猩有關的研究。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特別是因為環境惡化,黑猩猩數量急劇減少時,她又走出森林,為猩猩們的生存環境奔走疾呼,併成立了簡·古道爾研究會、根與芽組織等公益機構,在世界上影響力巨大。

為了鍾愛的大猩猩,古道爾付出了許多。無論在雨林中,還是在生活中,她都曾承受孤獨的煎熬。

她曾在1964年,嫁給荷蘭野生動物攝影師雨果·範·勒維,並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兒子。而8年後,他們結束了這段婚姻。因為雨果要到各地拍攝,而古道爾無法離開鍾愛的黑猩猩們。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後來,她又與坦桑尼亞國家公園園長德瑞克·布萊森結合。二人志同道合,生活得十分幸福快樂。然而,5年後病魔奪去了德瑞克的生命,古道爾再次陷入無盡的孤獨中。

除此之外,古道爾還患有一種罕見的疾病——面容失認症。

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即使對非常親近的人的面孔,也會失去熟悉的感覺,這給古道爾的社交帶來不小的麻煩。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更讓她難過的是,這也給她辨別大猩猩帶來了困難——因為她也無法辨認出熟悉的猩猩的面孔!

然而,古道爾以頑強的意志,經過一番艱苦訓練,終於可以通過體型、聲音、步態等辨別可愛的猩猩朋友們了。

雖然身患怪病,沒有丈夫的陪伴,古道爾卻收穫了猩猩這種靈物的愛。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她一直與灰鬍子大衛、菲菲保持著聯繫,經常去雨林中看望它們。

灰鬍子大衛活了六十多年,曾享受三代同堂的天倫之樂。當大衛的女兒生下小寶寶後,還主動將小猩猩遞給古道爾看。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每次回到那片雨林中,年長的菲菲聽到她的呼喚,都會出現在她面前。她們久久地凝望彼此,彷彿是在互相傾訴多年的思念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古道爾與猩猩們的感情是那樣深厚,經常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2014年,一隻叫伍德的黑猩猩,在古道爾創辦的黑猩猩康復中心痊癒“出院”,古道爾打算將它送到一座宜居的小島上生活。

到達目的地後,伍德卻遲遲不肯離去,它凝望著古道爾,突然給了她一個深深的擁抱!這個擁抱長達5分鐘之久,飽含著伍德對古道爾這位“母親”的感激與不捨。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古道爾曾說:“人類和黑猩猩在DNA上只差1%,如果需要的話,甚至都可以互相輸血。”因此,她覺得黑猩猩是和人類最親近的動物。

一次,她看到一隻作為研究對象的猩猩,被關在狹窄簡陋的籠子裡,自己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讓她感動的是,這隻猩猩伸出纖細的手指,輕輕地擦去了她的淚水……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因為有了對猩猩們的深厚情誼,她希望這個殺戮不斷、環境惡化、資源浪費的社會,會在她和同伴們的努力下,通向更有道德的未來。





她假裝母猩猩生活5年,克服怪病取得研究成果,改寫課本傳統概念

她說:“有時候,我想做一隻黑猩猩……我想要知道,夜晚築巢是什麼滋味,如果你是一隻雌猩猩,有一隻大個的雄猩猩轟隆隆地向你奔來時,又是什麼滋味……”

她認為,雖然我們沒有能力改變整個世界,可是,我們可以努力去改變一個人或一個地方,這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