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找到的病毒,拯救了百萬人的生命 | 2020 諾貝爾醫學獎

他們找到的病毒,拯救了百萬人的生命 | 2020 諾貝爾醫學獎
他們找到的病毒,拯救了百萬人的生命 | 2020 諾貝爾醫學獎

諾貝爾獎官網

2020 年 10 月 5 日,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 Harvey J. Alter, Michael Houghton 和 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們「對於丙型肝炎病毒的發現」。

圖片來源:www.nobelprize.org

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 10 月 5 日下午 5 點 30 分公佈,今年的獲獎者是 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 以及 Charles M. Rice 三位科學家。

他們在與血源性肝炎的鬥爭中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最終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有不少人說,我國是「乙肝大國」。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病毒性肝炎有五種:甲、乙、丙、丁、戊型肝炎。

而引起丙型肝炎的丙型肝炎病毒(HCV)被正式發現並命名,就離不開剛剛斬獲諾貝爾生理學 & 醫學獎的三位病毒學家的努力。

「丙肝」:被忽略的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就叫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為「丙型肝炎」或「丙肝」。

由於丙型肝炎大多發病隱匿,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因此不像乙型肝炎那樣「備受關注」。

2007 年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起的丙型肝炎認知調查顯示:僅有 1% 的人對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等有正確的認識;僅有 5% 的被調查對象進行過丙型肝炎病毒篩查。

他們找到的病毒,拯救了百萬人的生命 | 2020 諾貝爾醫學獎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WHO 估計,2015 年全球大約有 1 億人存在 HCV 暴露的血清學證據,7100 萬人有慢性 HCV 感染(患病率為 1%),而我國約有 1000 萬感染者,這個疾病非常兇險——

隱蔽、沒有症狀:

感染 HCV 後,病人一般不會出現任何症狀。而且慢性化程度非常高,只有不到 20% 的病人可以自發清除病毒。如不治療,大多數病人體內將終生存在 HCV。

悄無聲息地進展:

慢性丙型肝炎會悄無聲息的緩慢進展,約 10%~20% 的病人在 20 年內出現肝硬化。

一旦進展為失代償期丙肝肝硬化,病人的 5 年生存率就會下降為 50%,也就是說,每 5 年就會有一半病人因為丙肝肝硬化死去。

而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年發生率也高達 1%~4%,也就是說每 100 名丙肝肝硬化患者中每年將會有 1~4 人出現肝癌。

發現時,為時已晚:

丙肝病人一旦出現症狀,往往已經進展為肝硬化甚至出現肝癌了。

因此,同其他原因的肝炎相比,丙型肝炎絕不能單靠症狀來發現,而是更應強調早期篩查,尤其是高危人群的主動篩查——目前國內是有限推薦體檢檢查,要求孕前和靜脈吸毒者檢查。

他們找到的病毒,拯救了百萬人的生命 | 2020 諾貝爾醫學獎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發現丙肝病毒對人類的意義

成功阻止傳染病的關鍵,在於確定病原體。

在與病毒性疾病的鬥爭中,諾貝爾獎獲得者發現的丙肝病毒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在他們之前,甲型、乙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是科學界邁出的關鍵步驟,比如甲肝是糞口傳播,而乙肝是血液傳播,但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無法得到合理解釋。

多虧了他們的發現,我們現在可以對該病毒進行高敏感性的血液檢查,並且這些檢查基本上已經消除世界許多地方的輸血性肝炎,大大改善了全球健康狀況。

他們找到的病毒,拯救了百萬人的生命 | 2020 諾貝爾醫學獎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

他們的發現還使得針對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藥物得以快速發展。

丙肝的治癒在人類歷史上堪稱首次,也為在全世界人口中根除丙型肝炎病毒帶來了希望。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國際社會需努力促進血液檢測和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抗病毒藥物。

他們找到的病毒,拯救了百萬人的生命 | 2020 諾貝爾醫學獎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丙肝

榮獲諾貝爾獎,是對科學家工作成就的肯定,對於普通人來說,諾貝爾獎雖然很遙遠,但它是我們認識科學、瞭解一種疾病的契機。

對於這次的丙肝病毒,它到底是怎麼在人群中傳播、感染的?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

輸血:

丙肝曾經主要通過輸血傳播,我國自 1993 年對獻血員篩查抗 HCV 後,該途徑得到了有效控制。

靜脈吸毒:

目前經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傳播成為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其中以靜脈注射毒品導致 HCV 傳播最為常見。

性行為:

與 HCV 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亂行為者感染的危險性較高,同時伴有其他性傳播疾病者,特別是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者,感染 HCV 的危險性更高。

母嬰傳播:

感染 HCV 的母親也可以在分娩時傳染新生兒。

他們找到的病毒,拯救了百萬人的生命 | 2020 諾貝爾醫學獎

對於健康人,一些日常接觸,如一起用餐、共用餐具、交談、握手、擁抱都不會傳染丙肝。

如果在交談中,丙肝病毒攜帶者不小心咳嗽,或者打噴嚏,也不用擔心會把丙肝病毒傳染給他人,唾液並不能傳播丙肝病毒,甚至親吻等這樣的密切接觸也基本不會傳染丙肝。

丙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剩餘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並使血液檢測和新藥成為可能,從而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

新冠肆虐,三位發現丙肝病毒的病毒學家獲諾獎,也是對這一年的極大鼓舞。

他們找到的病毒,拯救了百萬人的生命 | 2020 諾貝爾醫學獎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

「今日焦點」是丁香醫生的資訊欄目。今日重要的公共衛生事件、健康話題,我們會作出快速易懂的專業解讀。

策劃

gyouza、逢源、心夢、嗣淹、以寒

天線 Murphy

監製Feidi

封面圖來源 nobelprize.org

資料來源

[1]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20/press-release/

[2] Uptodate 臨床顧問:
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epidemiology-and-transmission-of-hepatitis-c-virus-infection

[3] 丙型肝炎:隱匿又兇險的雙面殺手
https://dxy.com/article/3465

[4] 如何預防丙肝
https://dxy.com/article/3806

他們找到的病毒,拯救了百萬人的生命 | 2020 諾貝爾醫學獎

科學審核 林逸驍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醫師

科學審核 韓越

劍橋大學病毒學助理研究員

他們找到的病毒,拯救了百萬人的生命 | 2020 諾貝爾醫學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