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看廣東 全國網媒記者挖掘廣東企業創新典型

11月20日至22日,由南方新聞網組織發起的2018“創新驅動看廣東 全國網媒廣東行”活動成功舉辦。來自人民網、新華網、國際在線、中新網、央廣網、中國網、中國日報網、東方網等35家中央及地方重點網絡媒體記者奔赴廣州、江門等地,走訪了索菲亞家居、科大訊飛、南方文交所、無限極、雲宏等各行業創新型企業,立體展現廣東企業科技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面的創新發展,報道廣東不同行業企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向外界展示創新驅動對廣東製造的強勁推動力。

大數據推動高端智造轉型

索菲亞家居突破自我不斷創新

“每一張板材都有一張‘身份證’。”現場,索菲亞家居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參觀司米櫥櫃華南生產基地時,記者發現,從備料開始,板材上就已經貼上了專屬二維碼,而這二維碼將是這塊板材的身份證,之後經過開料、封邊、打孔、包裝等環節,直到銷售終端,能隨時追蹤到原板材的所有信息。

記者所探訪的司米櫥櫃華南生產基地是目前全亞洲乃至全球生產效率最高、生產設備最先進的櫥櫃生產基地之一。走進生產基地,展現在記者面前的是有條不紊的柔性生產線,高度智能化的生產線旁,不見太多工人的影子。


創新驅動看廣東 全國網媒記者挖掘廣東企業創新典型

在柔性生產線背後,是強大的信息與數字化中心處理系統。據瞭解,2014年,索菲亞成立信息與數字化中心,行業內倡導並推行信息化、智能化的創新變革。到目前,索菲亞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技術人才及數據模型,初步搭建起整個數字化網絡,幫助索菲亞最大程度實現數字化運營。

未來,索菲亞將以數據為紐帶,強大的運算後臺為驅動,重點打造一個數字化生態系統,通過構建集消費者、家居設計師和商家一體化的開放式3D協同平臺,實現消費者需求和方案庫的共享和自動匹配,並整合公司線下營銷渠道、社會化設計師和優秀供應商資源,為消費者提供家居一體化的定製產品和服務,讓消費者的家裝過程變得更簡單、輕鬆和直觀。

無限極打造世界級卓越工廠

多項自主核心技術耀眼

記者走進口服液智能製造示範基地,發現生產車間非常“智能化”,各個生產環節基本由機器自動操控完成,從拆瓶、洗瓶、灌裝、殺菌、冷封、打包等全過程,自動搬運小車來回穿梭,一切都有條不紊。

據瞭解,一支工藝增健口服液的生產,從流程、工藝參數到儀器設備,無限極都按高標準執行。從原料到成品到成品總共要經過2576道檢測。即便如此,無限極仍然堅持每年4次產品追溯演練,每次產品召回演練,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所有的數據,根查產品源頭。


創新驅動看廣東 全國網媒記者挖掘廣東企業創新典型

加快中醫藥科技創新,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要求、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健康服務業的不竭動力。而無限極一直致力於科技創新,努力為大眾提供高品質的中草藥健康產品。因而,近年來,無限極不斷加大創新研發,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堅持“質”造,不斷加深對生產環節進行精細化要求,以創新性手段尋求突破性發展。

據悉,無限極每年在產品研發與技術提升上的投入過億元,自成立以來,以強強聯合的科研優勢,作為弘揚中華優秀養生文化的抓手。在科研方面持續投入,與全球一流科研機構合作,形成了 “一箇中心、多個科研平臺、多方科研權威支持”的科研體系;在功效評價與驗證、機理研究、工藝技術等方面做了很多前沿的、有意義的研究與發現,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轉化與運用,推動了中華養生文化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目前,無限極研發中心已開發出複合多糖、五味子乙素、植物甙以及萃雅美白因子四項自主開發的核心技術,讓人大開眼界。

南方文交所再出發

創新發展打造新交易場景

兩年前,當“創新驅動看廣東”全國主流網絡媒體採訪團走進南方文交所,聽到“南方文交所的交易額是如何從0突破到3000億的”,充滿好奇。南方文交所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創新驅動下,逐漸形成了兩權一品(即文化產權、版權及文化藝術品)的業務定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南方文交所不忘初心,繼續用實際行動堅毅前行,為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直以來,南方文交所秉承“交易創造價值、文化引領未來”的經營理念,上聯政府、下接企業、左牽資本、右引文化,引領文化產業健康、可持續、快速發展。

而今,南方文交所響應政策號召整裝再出發,積極參與新時代新形勢下的文化藝術發展創新中,深入調研分析,精準解決文化藝術行業發展痛點、難點,先後推出的版圈、朱雀雲、南方藝易商城等多個創新項目,看點滿滿,又一次在深度摸索業務上的創新實踐,在藝術品消費時代,打造新場景交易。


創新驅動看廣東 全國網媒記者挖掘廣東企業創新典型

關注老百姓的藝術生活,從落地的藝術活動到網絡藝術商城的開發,一直是大眾消費時代不可忽視的推動力量。“藝術不是高高在上的,希望一座城市就是一座美術館。”南方文交所副總經理陳曦說。

“行業超腦”科大訊飛

“聲”入人心

當創新驅動看廣東 全國網媒廣東行”採訪團記者走進科大訊飛華南公司。一款“訊飛聽見M1”的產品首先引起記者們的興趣。

“訊飛聽見M1”對記者而言,十分實用,不僅能夠輕鬆拾取10米以內有效聲音,面對噪聲、混響等情況依然表現出色,1小時的錄音5分鐘就能轉成文字稿件,且識別準確率高達95%,讓工作更加輕鬆高效。 在“聽”上,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與轉寫技術不斷精進,可以成功PK速記員。採訪體驗後,四川新聞網記者表示要將這些產品介紹給身邊的同事;東南網記者讚歎道,科大訊飛是語音智能轉化文字領域的領航者。

除了擁有一雙靈敏的耳朵,人工智能還能賦予媒體一張神奇的嘴巴。科大訊飛已蟬聯國際語音合成大賽十三連冠。憑藉過硬的語音合成技術,科大訊飛已和央視、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等聯合打造人工智能虛擬主持人;還“復活”了央視已故配音藝術家李易老師的聲音、打造了全球首個A.I.全程配音的紀錄片《創新中國》,成果斐然。


創新驅動看廣東 全國網媒記者挖掘廣東企業創新典型

記者參觀技術展廳發現,智能語音、人工智能等技術正在逐漸應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醫院導診、遙控電視機等等。科大訊飛一直在做的,正是期待用A.I.賦能,幫助每個普通人,一起享受A.I.的樂趣和美好。

作為我國人工智能領域和民營經濟的領軍企業,科大訊飛是目前亞太地區最大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上市公司。面對萬物互聯和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時代,科大訊飛在智能語音、機器翻譯、機器閱讀理解等方面不斷拓新,採取“平臺+賽道”的人工智能戰略,目前選擇的重點賽道有教育、醫療、政法、智慧城市、智能客服、車載等領域。

雲計算裡的“筋斗雲”

雲宏八年磨一劍嶄露頭角

“希望雲宏虛擬化、超融合等雲計算產品,更深入運用到更多的高校,服務更多的學生;雲宏將繼續堅持國產自主核心技術創新。”雲宏創始人張為傑在“創新驅動看廣東 全國網媒廣東行”活動上表示。


創新驅動看廣東 全國網媒記者挖掘廣東企業創新典型

近年來,雲宏通過自主創新,推出“大雲”、“小云”、“微雲(微數據中心)”。也不難看到,雲宏在雲計算關鍵技術領域上嶄露頭角,也生成自己的成功“基因”,成為雲計算領域裡的“筋斗雲”。

據瞭解,雲宏聯合行業企業、產業聯盟,共同發起“宏雲2180計劃”:在未來3年內,共同協作努力實現國內雲計算安全可控體系市場佔有率達到80%的目標。

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對雲宏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製造業上雲”、“百萬企業上雲”等,為雲宏雲計算關鍵技術發展提供廣闊的施展空間。同時,隨著雲計算關鍵技術的發展日臻成熟,雲宏的產品技術將為各行業發展提供“活水源泉”。

南方網、南方+記者:彭志強 楊智明 攝影:鄒長森 吳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