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老兵不死,拒絕凋零

諾基亞:老兵不死,拒絕凋零


2011年2月8日,時任諾基亞CEO的埃洛普給全體員工發了一封信,在整個公司引起了巨大的浪潮。兩年之後,諾基亞的手機業務被賣給了微軟。


在當時的那封電郵中,埃洛普說:


曾經有一名石油工人在北海油田的鑽井平臺上工作。某個深夜,他被巨大的爆炸聲驚醒,大火在整個鑽井平臺上蔓延。他好不容易穿過濃煙和熱浪,逃到了鑽井平臺的邊緣。當他往下看的時候,只有無邊無際的大西洋,漆黑而且冰冷的海水。


隨著火勢的蔓延,他只有幾秒鐘做出反應。他可以持續待在平臺邊緣,最終被熊熊大火吞噬,或者他也可以跳入冰冷的海水中,去尋求一線生機。無論如何,他正處於燃燒的平臺,所以必須做出抉擇。


埃洛普寫到:據我瞭解,我們現在就處於一個“熊熊燃燒的鑽井平臺”上,而且還不止一次發生了爆炸,我們周圍許多地方都炙熱滾燙,讓這場大火愈演愈烈。


諾基亞董事長李思拓認為,當時埃洛普“燃燒的鑽井平臺”是諾基亞這家大型公司有史以來最具有煽動性、最扣人心絃的文件之一。


芬蘭的藍色巨人


1865年,世界歷史上發生了三件大事情,這三件事情後來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一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形成統一的美利堅合眾國;奧地利生物學家發現遺傳定律,揭開人類基因密碼的序幕;而在北歐的小國芬蘭,一個採礦的工程師叫艾德斯坦,在一個小鎮上的一條河邊建立了一家木漿工廠,這條河叫諾基亞。


直到在1900年之前,這家位於芬蘭小鎮上一條叫諾基亞河流邊的加工廠,都是以生產木漿紙張、橡膠製品為主。


諾基亞:老兵不死,拒絕凋零


1896年年,創始人艾德斯坦六十多了,他把工廠交給了一個叫利奧·米其林的人。


米其林接過諾基亞公司掌門人的重擔後,雄心勃勃,準備大幹一場。他學識淵博、閱歷豐富,自然視野開闊、見識遠大。米其林讀過很多書,在眾多信息來源中,他獲得了一個新判斷,那就是無線電產業大潮即將到來。


艾德斯坦認為,米其林讓諾基亞公司進軍無線電產業的計劃太過激進。當時的諾基亞公司是一個純粹的造紙業公司,它和無線電技術八竿子打不著。


直到1960年,諾基亞時任總裁比約恩專注於電信行業,他認為未來的電信行業是科技發展的趨勢,於是他建立了諾基亞電子部,並專注於電信系統方面的工作。電子部當時已在研究無線電傳輸問題,從而奠定了後來諾基亞集團電信巨頭的基礎。


從1960年到2020年,諾基亞紮根電信行業已經擁有60年的經驗。


1979年,諾基亞跟與一家電視製造商合作,成立了無線電話合資公司,在1981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蜂窩式電話公用網絡——北歐移動電話服務網絡(NMT)。


隨後幾年,諾基亞通過收購電視機公司和瑞典電子計算機公司,開始涉足車載電話等消費電子產品。


1983年摩托羅拉首次推出了“磚頭手機”Motorola DynaTAC 8000X(重達1斤6兩)。1987年諾基亞也首次發佈了手提電話Mobira Cityman 900,重達1斤5兩,也沒比摩托羅拉輕多少。


從1992年起,諾基亞1011、2100等GSM手機逐個問世,並從1996年開始連續15年佔據了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經典的諾基亞1100、8210、8310陸續成為響噹噹的“街機”,甚至諾基亞1100在全球共賣出了2.5億部,比摩托羅拉那款封神之作“刀鋒V3”還多1.2億部。


諾基亞:老兵不死,拒絕凋零

諾基亞1011


李思拓在《諾基亞轉型的創新式領導力》一書中說:


自從芬蘭的桑拿浴問世以來,除此之外還沒有哪一款產品像諾基亞手機這樣備受全世界的歡迎。年復一年,報紙和雜誌上總是把諾基亞當成推動芬蘭奇蹟的技術神通。諾基亞塑造了芬蘭的全球形象,傳遞了芬蘭人的自我認知,展示了芬蘭人的睿智和品位。


成功之毒


1998年,諾基亞就已經和愛立信、摩托羅拉共同成立了推進手機和PDA智能化的公司Symbian,也就是當時手機最主流的操作系統“塞班”。經過多年的研發,三星、LG、索愛、西門子、松下等十多家大品牌都是Symbian的使用者。


好日子到了2007年。那年6月份,蘋果推出了iPhone。在發佈會上,喬布斯對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用鍵盤或觸控筆的競爭機型不屑一顧,並且揚言說:所有這些按鍵都將被淘汰,我們只會使用我們的手指。


但是,當時諾基亞的董事會並不擔心。2008年第一季度,蘋果手機全球出貨量170萬臺,而諾基亞高達1.15億臺。諾基亞佔市場份額的40%,緊隨其後的三星佔15%,而蘋果的出貨量則被歸類為“其他公司”。


當時,很多人認為,iPhone會是一款曇花一現的產品。首先,銷量極低。另外,功能也非常不穩定。iPhone通話的時候頻繁掉線,許多人甚至要帶兩臺設備,一個iPhone用來發電子郵件,另一部常規手機用來打電話。而且iPhone沒有複製粘貼的功能,還沒有發送照片的彩信功能。


但是,蘋果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到2008年末的時候,諾基亞的銷售業績比預期的低了29%,而蘋果的市場份額逼近13%,是2007年的三倍。


諾基亞意識到,蘋果的觸控屏智能手機是一個不可小看的對手。馬上推出了自己的首款觸控屏手機,諾基亞5800在2009年上市。這款手機要比iPhone便宜很多,但是用戶的使用體驗很差,用戶要使勁戳屏幕才能實現控制。


諾基亞:老兵不死,拒絕凋零

諾基亞5800


在傳統手機時代,諾基亞採用塞班系統,當蘋果推出自己的MAC系統,谷歌推出安卓系統的時候,諾基亞一意孤行,在智能手機市場上漸行漸遠。


李思拓認為,“諾基亞自始至終都將自己的設備建立在自己的操作系統之上,甚至從未考慮過其他方案”。


諾基亞自己在智能機時代推出了自己的Maemo系統。諾基亞高層認為,儘管Maemo不能像蘋果的平臺那樣提供大量的應用程序下載,但是他們堅信會好轉,畢竟這是諾基亞自己的產品。


但是,Maemo系統畢竟使用的廠商太少。在馬太效應的作用之下,龐大的諾基亞到2012年的時候與蘋果的差距越拉越大。


由於蘋果和谷歌在智能手機領域是從零開始,它們可以使用最新的技術,建立全新的合作聯盟。但是諾基亞卻被一大堆不良資產壓得喘不過氣:陳舊的代碼、過時的架構、相互妥協的契約關係、分佈在全球各地,使用不同語言的開發團隊。


2013年9月,微軟宣佈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設備和服務部門,包括獲得諾基亞的專利授權和品牌使用。2014年7月,微軟新任CEO納德拉上馬後,宣佈第二年裁員18000名員工,其中12500名是諾基亞前員工。2015年7月,微軟再次宣佈裁員7800名,絕大多數來自手機部門。


2016年5月,微軟以3.5億美元將諾基亞功能機出售給富士康,芬蘭HMD Global買走諾基亞功能品牌使用權,4500名員工轉移到富士康和HMD。


2019年12月,微軟將停止支持諾基亞智能手機的Windows 10 Mobile系統。而如今的諾基亞手機是HMD獲得授權推出的NOKIA手機業務,搭載安卓系統,最新設備是諾基亞9 Pureview、諾基亞X71手機。


至此為止,諾基亞原生手機幾乎完全地壽終正寢。


柳暗花明


在諾基亞內部,諾西通信被稱為“棄嬰”。


2007年,諾基亞和西門子合作,雙方各佔一半的股份,組建了諾西通信,諾基亞比西門子擁有多一份的控制權。諾西通信不是諾基亞的一部分,而是一家獨立的公司。


諾西通信的主要業務跟面向個人用戶的手機等電子產品完全不同。諾西通信主要是做通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面向的對象是運營商。


在諾基亞內部,諾西通信的議題很少被列入董事會的議程。在2010年之前,諾西通信的收入佔諾基亞總收入的大概三分之一。


2013年4月,西門子宣佈要賣掉諾西通信的股份。那時候,諾基亞的手機業務已經危機重重,病入膏肓,準備賣給微軟。


幾乎在同一期間,經過多次談判,諾基亞一方面把手機業務賤賣給了微軟,另一方面,又以超低的價格從西門子的手中拿下了諾西通信的另一半股權:總估值34億歐元,買斷價17億歐元(當年22億美元),其中12億是現金,還有5億是西門子方面提供的過橋融資。


諾西通信這個曾經的棄子,得到了重視,後來終於成為了整個諾基亞的拯救者,成為諾基亞再次崛起的奇蹟。


根據諾基亞評估,當時諾西通信的價值至少在60億歐元以上。


諾基亞:老兵不死,拒絕凋零

諾西通信


剛剛從西門子手中取得了諾西通信的控股權之後,緊接著在2013年的秋天,諾西通信的執行董事長奧弗森向諾基亞的董事會提出跟法國的阿爾卡特朗訊合併。


諾基亞的各位董事對奧弗森的這個提議很驚訝,因為剛剛從西門子手中回購了諾西通信的股權,又通過跟微軟的交易把諾基亞從懸崖邊上拉了回來,各位董事會成員都感到“筋疲力盡”。


但是,賣掉了手機業務之後,諾基亞必須要有“一技之長”,而且,如果跟阿爾卡特朗訊合併,諾西通信在全球無線基礎設施市場的份額會從18%躍升到30%以上,在當年會超過中國的華為,逼近愛立信。


2013年3月份,諾基亞開始了跟阿爾卡特朗訊的談判。直到2015年,合併才實現了最終敲定。據諾基亞董事長李思拓的披露,當時收購形式是以換股方式,也就是阿爾卡特朗訊的股東以每股換諾基亞0.55股,總交易規模達到56億歐元(約合166億美元)。


截至2019年4月,諾基亞的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超過1471件,在全球通信廠商中排第二,佔比為13%,僅次於華為的17%。


衝刺5G


去年10月,當時剛上任的諾基亞CEO倫德馬克(Pekka Lundmark)在發佈任內首份季報時,便宣佈公司將進行架構調整。根據該戰略,諾基亞將擁有四大業務部門,分別為移動網絡、IP和固定網絡、雲和網絡服務以及諾基亞科技。


同時,倫德馬克還表示,諾基亞將退出提供一系列產品的原定計劃,轉而聚焦5G業務併成為這一領域的領軍企業。


諾基亞:老兵不死,拒絕凋零


截止2020年12月,諾基亞已獲133項5G商用合同,總共簽署了包括付費試用在內的184項5G商用協議。同時,諾基亞已部署39個5G現網。


2020年,諾基亞第三季度營收為53億歐元(約合62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7%;歸屬於諾基亞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93億歐元(約合2.2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5%。2020年四季度基本上延續了前一季度的財務狀況,雖然收入同比下降,但是利潤增長。


2020年第四季度,諾基亞淨銷售額同比下降5%至65.7億歐元,營業利潤同比下降4%至10.9億歐元;全年淨銷售額比2019年下降6%至218.7億歐元,但全年營業利潤增長6%至21.1億歐元。


諾基亞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倫德馬克在新聞公報中表示,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諾基亞在移動接入業務領域的財務狀況明顯改善,完成移動網絡轉型仍是2021年公司首要任務。


為了衝刺5G,諾基亞可謂是節衣縮食。據彭博社3約18日報道,倫德馬克稱公司將在兩年內削減多達10000個工作崗位,以節省人力成本開支,他表示這些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並不意味著諾基亞已經錯過了5G建設的最佳時期。


2020年財富500強當中諾基亞排在488位。諾基亞對華為被制裁並沒有落井下石,也一直在中國發展業務。不管未來如何,希望諾基亞能夠一直走下去。


結束語:偏執樂觀


有文章驚歎,原來諾基亞這家巨頭賣掉手機之後並沒有死,而且還重回世界五百強了。諾基亞的轉型重獲新生,可能堪稱典範。


2012年至今擔任諾基亞董事長的李思拓認為:成為一名偏執的樂觀主義者。當面對恐懼和迷茫的時候,依然保持樂觀,堅信總能找到克服困難的辦法。


一方面,保持警惕,防止犯錯;另一方面,對現實心存敬畏,有所為有所不為;第三點,帶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很少有人有機會去重塑一家150年曆史的公司,偏執與樂觀,讓諾基亞得到了幸運之神的眷顧。


參考資料:

1、李思拓,《偏執樂觀:諾基亞轉型的創業式領導力》,機械工業出版社,2019年10月第一版;

2、北京商報,陶鳳 趙天舒,《蓄力5G,諾基亞籌謀東山再起》,2020年3月17日

3、新華網,朱昊晨 徐謙,《諾基亞2020年淨銷售額下降但營業利潤增加》,2021年2月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