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哥說|金融牌照姓什麼?

翔哥說|金融牌照姓什麼?

來不及解釋了,快上車🚗老司機帶帶你

1986年7月16日,馬老闆向人民銀行深圳分行遞交了一份申請成立保險公司的報告,報告遞上去後,他就帶著一個秘書、一名司機兩年間三次北上帝都,希望能把牌照批下來。

保險牌照不是那麼好拿的。當時全國只有中國人民保險一家國有保險公司,就在馬老闆交報告的前一天7月15日,中華聯合保險才剛剛成為第二家國有控股保險公司,保險市場獨家經營的局面才終於被打破。

如果說馬老闆是在體制內“創業”,那麼山東人盧老闆則是眼見著仕途無望乾脆下海,86年時,他已經在教育和培訓行業創業了一年。厲害的是,僅僅再過2年,他就北上能以7.3億元的註冊資本註冊了一家公司。

比起人到“中年”半路出道的馬老闆、盧老闆,賴先生是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雖然出身農家,但他1979年考入了當時人行直屬的江西財經學院就讀最好的專業國民經濟計劃,畢業後分配到人行計劃資金司中央資金處工作,工作3年後,得益於江西老表的優勢,在處裡嶄露頭角。

而那一年,X先生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後來關於他的傳說是“15歲考上北大”,但其實他67年出生,那年19歲。來自山東肥城的他,對金融的初步理解,可能來自於他在建行肥城支行工作的二哥。

當時,這4位和其他未來在金融界呼風喚雨的人物,都還只是籍籍無名的人物。人的命運固然要靠個人奮鬥,,但更離不開歷史潮流。

1986年,歷史潮流是改革開放再深入。北京市大發畜產總公司和一家泰國企業合資成立了北京大發正大有限公司,做的是肉雞生產和食品加工的生意,投產當年即被北京市確認為先進技術型企業。

那家泰國企業是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是泰國首富。

實業快速發展,沉寂已久的金融業潮水湧動。有著深厚金融底蘊的上海急不可耐地擁抱著變革,那年初人行上海分行開設了再貼現、貼現市場;8月,股票市場在上海重現;9月上海短期資金市場成立;11月上海三資企業外匯調劑市場成立。

一個多層次的金融市場格局在黃浦江畔搭建起來,那時距離原上海證券交易所被關閉已經整整過去了35年。

比交易市場更吸引人的是金融牌照重新發放。86年以前,上海只有六家國有銀行和幾家保險公司、投資信託公司。86年初,上海批准了四家租賃公司營業;3月開設了4家郵政儲蓄所;6月開設了愛建金融公司;10月,全國首家股份制銀行交通銀行上海分行試營業,12月開設了2家城市信用合作社。

黃浦江江潮湧動,深圳灣也海潮澎湃。原本只是小漁村的深圳,初生的金融業是在白紙上畫藍圖。1986年,深圳在金融領域拿到了四個特權:信貸資金“切塊”管理權、利率調節權、存款準備金率調節權、部分金融機構審批權。尤其最後一條,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當年,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財務公司中國國際財務有限公司誕生。一年後的1987年4月,全國第一家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成立;5月,深圳發展銀行組建,開闢了深圳股票交易市場的先河;9月,全國第一家經批准的證券公司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正式成立。得再過一年,馬老闆為之奔走的保險公司才在深圳特區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招商路北掛牌成立,註冊資本4200萬。

一個金融大時代,來臨了。

01

如果,我們再整理下去,這應該是一篇中國金融業風起雲湧又潮起潮落、梟雄崛起又眼看他樓塌了的長文。

那會令人唏噓不已。

只是,這樣的傳奇太多了,不是一篇短文能承載的,就隨便聊聊吧。

中國金融業是在國有獨家經營的格局下逐漸放開的,天然就是個許可證下的特許經營市場,最核心的資源就是:牌照。

可能是早年間在帝都奔走求批牌照的辛酸印象太深刻,所以馬老闆對牌照非常重視,非常有遠見,用盡一切能力早早就收集完了全牌照。有些牌照在市場還看不懂怎麼玩的時候,他就會意識到價值,提前佈局,拿下了各種金融資產交易所、金融科技牌照,打通了保險-銀行-證券-信託-綜合金融資產交易-大宗商品交易-金融科技等的“大金融”金控體系。

馬老闆對集團的影響遠遠不是制定戰略、人事安排那麼簡單,他對旗下各家公司也有極強的掌控力,高強度工作,對細節耳提面命,讓職業經理人們戰戰兢兢。

一個職業經理人非常佩服馬老闆,他酒後吐真言說,“離開了馬老闆,我什麼都不是。”

有些青年俊傑就沒有這個覺悟,總以為成功是因為自己能力強,離開馬老闆和他的牌照也能闖出一片天,率隊出走另覓山頭,結果鋃鐺入獄,人財兩空。

能力再強的打工仔,也還是打工仔,跟手握著或者幫人手握著牌照的老闆,並不是一回事。老闆手裡能有牌照,自然是有高於業務能力的本(背)事(景)。離開了這張牌照,高級打工仔最多也只能是帶著嫡系和一些客戶到別的牌照下。

所有有志於金融大潮的老闆們都深知牌照的價值,以及想打造自己的金控帝國。賴先生最早只是掌舵一家AMC,結果在他手裡玩出了涵蓋AMC、銀行、證券等等牌照的金控集團,風頭一時比母體還大。他獲取銀行牌照簡直是神來之筆,這一筆交易也讓湖南徹底錯過了依託銀行做大做大本地金融業的機會。

盧老闆在上上個週期里長袖善舞,不但成為大型股份行的副董事長,還步步為營收集到全牌照。至於X先生,從政無望後,下海經商,在迎娶了老婆後,從其老婆老家入局,低調潛行不聲不響突破一參一控,打造了遍佈全國的金控帝國,他隱身幕後,從不張揚,可能是讀書時高調行事和因此隕落,讀懂了這片土地的規則。

前浪們浪啊浪,後浪們當然眼饞。

無論是吳老闆還是先鋒張老闆都是沿襲著從一張牌照入手,逐步延伸打造自己的金控帝國的路徑。牌照等於通行證,有了牌照就有了提款機,入股新的牌照,循環注資,不斷增厚資金本,撬動更大的牌照。而規模能做到多大,不僅取決於自己的膽子大,還取決於背後的支持力量。

2015年前後,所有的老闆都希望在金融業大展宏圖。王首富宣稱要收購銀行、證券、保險,互聯網+金融,整合百萬商家,做到萬億規模。許老闆耗資39.9億元購得一家人壽保險50%股權,更名為H大人壽,然後又成為S京銀行大股東,拿到了銀行、消費金融牌照,志在2017年實現參股、控股銀行、保險、證券、信託、公募基金、互聯網金融等金融全牌照。

回頭看,這一年又是個分水嶺。

翔哥說|金融牌照姓什麼?

所有的大佬都在享受著最後的盛宴。

02

2017年後,幾個大佬開始陸續東窗事發,金融業從推動發展到防範金融風險。

今年6月,在一次會議上,領導問了一句:“民企做金融合不合適?”

太多民企想做金融了,申請牌照的一大批,但都壓著沒批。已經獲得試點牌照的,也忙於應對監管。

金融業自帶槓桿,可以吸取資金,可以放大資產規模,坐擁牌照就能成為地方上的座上賓,還能盤算著自融給自己產業發展帶來便利。M生行的股東們在那個草莽野蠻生長的年代都獲得了極大的好處,誰不眼饞呢。

有的老闆就表決心了,做金融是“為服務社會”,許老闆說,“絕不允許H大金融為H大的融資平臺。”

但S京銀行的很多業務是怎麼肥事?

這都還是小事。

金融,尤其銀行,在老百姓眼裡都默認是“國家”的,天然是國家廣義信用,只要有一張銀行牌照是無風險套利的工具,受益是自己的,而風險則最終是國家的。

X先生布局銀行、保險、上市公司,整個金融帝國資產規模高達萬億。2012年,馬老闆“供職”的集團也已經是一家資產規模高達2萬多億的巨無霸。那一年,匯豐要退出,正大接盤,但財新曾發深度報道,X先生才是隱身幕後的玩家。

這就不知道了,只有X先生自己來承認吧。

X先生的金融帝國被接管後,其妻曾怒發公開信指責處置過程和結果,卻有意隱瞞了整個集團資金騰挪的大窟窿。

這個窟窿最終還要國家去處理。

民營金融機構是有種種亂象,P2P等野蠻生長的機構興起和處置確實問題很多,但一些國有金融機構也是一言堂,窟窿很大,比如HF銀行,比如HR。有人說,賴先生時代的HR就是一個廉價資金提供方,憑藉大型央企身份和金融全牌照的優勢,將國有金融資源廉價輸送給民企老闆,通過投資、有限合夥等方式賺取利差,然後給國有金融機構製造一堆壞賬。

如今民企老闆的張先生死了。賴先生進去了,是生是死有待定奪,跪地求饒也沒用。

而為了防止後來者再突破層層監管,把國家廣義信用當作自家的提款機,國家除了出臺了《關於實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決定》,還印發了《健全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

牌照姓什麼?終於一錘定音明確了。

這就在前兩天,盧老闆旗下的證券公司引進魔都國資戰投,盧老闆讓出絕對控股,更將該公司遷冊魔都。

比起其他大佬,這位山東人的確很懂政治,也很會押注未來。

翔哥書單

有興趣就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