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一貧如洗,只剩自己

從1990年至2020年,有幸跨越2個世紀,轉眼就到三十而立的年紀。00後即將大學畢業,我們即將成為他們眼中的老頑固,這場面是不是似曾相識?可惜,本該成為“老頑固”的我,還沒有在企業站穩腳跟,還是個剛起步的螺絲釘。現實是一貧如洗,只剩自己。這幾年倒是經歷頗豐,可以說出一兩個故事。

30歲一貧如洗,只剩自己

心中還是有陽光

28歲決定轉行,是任性還是勇氣?

雖然研究生沒有考到理想的學校,也算是讀了個實操能力較強的學校,畢業找到對口工作,做出點成績,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可惜,不喜歡工科的種子,早就埋下。作為一名工科男,每天的工作就是對著電腦建模,設置參數,然後把計算交給電腦,最後根據結果出分析報告。

出於性格原因,不喜歡工科的工作方式。真正決定要徹底告別這個行業,還得“多虧”兩個人。一位是我的導師,一位是我的前主管。

我的導師,是那種大家可以看到的網上經常被吐槽的導師,甚至更接近逼著學生自殺的那種。什麼365天355天無休(僅春節放假幾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11點甚至通宵,每週例會以批鬥學生為樂,差使學生各種打雜,諸如此類,數不勝數。當時真的是感覺讀個研究生像進了人間地獄,退學的心情常有之,有點慶幸自己最後還是熬到了畢業。聽說導師最近收斂許多,具體原因就不得而知,或者是人言可畏,或者是長大了吧。

我的前主管,性別女,在家裡做慣了主,身上沒有兩把刷子還硬死要面子搶風頭那種。這好像還可以接受,最可怕是把手下功勞搶過來在領導面前邀功,因為忌才在其他同事面前給手下穿小鞋,還有自私到搬弄是非,損人利己。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表裡不一,極其不尊重人,跟她平級的也能被她懟,更別說是級別低的,簡直趾高氣昂。好玩的是,在領導面前又表現得像哈巴狗,生存能力滿分。

一開始感嘆自己真是時運不濟,怎麼接二連三遇上這種低級物種,多多少少帶著點怨婦心理。後面就看開了,人生就是會遇上這許多的奇葩,我們改變不了環境,只能一點點提升自己。再者,這些人也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可以作為鏡子,照一照,反省自己不要成為那樣的人。

回到轉行的話題,當時實在是想脫離苦海,便計劃著修煉個第二技能作為備選。巧了,當時通過公司的人力資源VP瞭解到公司有個內部轉崗鄭策,剛好熟知的人力資源的同事要離職。真是應了那句話,只要你目標堅定,全宇宙都會助你一臂之力。於是開始各種諮詢,收集信息,做職業性格測試,列表格做加權分析。最後,覺得人力資源培訓是個不錯的切入點,就毅然做出轉行這個決定。

當時,可把部門領導們嚇壞了,各種挽留。不過我的前主管看起來挺開心,大概是覺得少了個競爭對手。後來我才得知,當時的部門VP經常在部門領導層會議上嘆息我的離開,真是深表歉意。自己的離開,多少有些任性的成分,但確實也考慮到工作於生活的重要性,畢竟工作時間佔據人生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如果不早點換成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工作,我想那段時間初有症狀的抑鬱症,肯定會愈演愈深。

不敢說,放棄了碩士學位學來的知識,放棄看似工資待遇還不錯的行業,重新開始是多麼大的勇氣。其實,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種逃避和任性。不過現在工作開心,這個結果已經說明一切。無論最終走向如何,我都相信轉行是個正確的選擇。成長就是不斷的試錯,發現錯了就要勇於認錯,做出改變。否則,一錯到底,只會遺憾終身。

30歲一貧如洗,只剩自己

勇者無畏

朋友借錢消失,離職被仲裁賠款,存款歸負

說起這幾年的財運,只能用“慘淡”二字概括。

19年中旬,一位朋友做手機生意,一名員工把他的貨全部捲走,一下子資金鍊全搭進去,四處借錢。抱著一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善心,幫他在花唄借了幾萬,然後囑託他要定期還我,不然我的信用就沒了。第一個月,他千湊萬湊,分兩次給我還了第一份賬單。第二個月,就開始還不上了,只好自己先還上。第三個月,微信和電話就開始聯繫不上,只得自己把這兩年存的錢從基金裡拿出來,及時止損全部還上。

如果是因為還不上錢,沒臉面聯繫,倒是可以理解,但至少可以打個招呼,讓我幫忙緩緩。如果是騙子,可能還在數著錢笑我傻子,那可真是有點過分。現在人是暫時聯繫不上,我就當自己去了一趟旅遊,錢花沒了,以此來安慰自己。只不過,過了一段時間捉襟見肘的日子,多少有點心酸,還有看到那個基金又漲了6個點,有點悔意。如果真是自己傻,那就繼續傻到底吧,希望這位朋友可以花錢花得心安理得。

另外一件燒錢的事,就是前公司離職。之前有跟公司籤一份培訓協議,規定服務期為五年。離職的時候,發現培訓協議中規定的培訓費用和時間跟實際有很大差距,找了人力資源的老大,對方說會幫忙處理,還幫我開了離職證明,讓我無後顧之憂。

後來,公司的CEO竟然不同意,說是讓我賠錢,真是大轉折。於是各種溝通,找律師資訊,我這種特殊情況怎麼處理。溝通未果,進入仲裁階段。多虧有律師朋友,幫忙看答辯書,分析各種可能出現的結果,最終將結果控制在能接受的範圍。其實如果繼續申訴,上法庭,還是有可能將成本降低更多。只是新工作不錯,不想再浪費時間精力折騰,想早點抽身出來,全身心投入新工作。權衡時間價值,以及認真投入新工作的經驗所得,遠大於自己多賠付的金額。算了一下,自己再好好存錢一年,就可以把這些賠款省出來,也就罷了。

30歲一貧如洗,只剩自己

還有自己

寫在最後

經過這三年的折騰,從財富上看,確實是折騰到一無所有,身無分文。每件事的當下,難免心酸難受。多虧那些朋友,給予支持、鼓勵和陪伴。也多虧自己,願意於每一件事中,去學會多角度思考,去吸取教訓,去成長。從大處看,從長遠來看,這些都是人生的一些“小事”而已,於其他人來看,更是皮毛。

分析來看,當下之所以痛苦,多少是因為自己對於人生的定位和願景不夠清晰。多想想自己想要怎麼樣的一生,想要留下點什麼,一切自然簡單很多。看起來20歲的自己,確實一無所有,但至少還剩下自己,一個願意繼續奮鬥,有所覺悟的自己。關鍵,終於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坑,相信自己必定可以有所作為,實現自己想要的目標。

最後,用李碧華和加繆的話來勉勵自己:山無需入,世無須避。形式只是形式,最重要的是心決志堅。我並不期待人生可以過得很順利,但是我希望碰到人生難關的時刻,自己可以是它的對手。

30歲一貧如洗,只剩自己

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