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家高新企業幹了件大事,未來數字化轉型還有新動作

“我們就是一家提供數據服務產品的公司,我們的血糖儀等產品就是給糖尿病和其它慢病患者準確的監測數據,及時檢測病情動態,給患者和醫生準確的信息。”三諾生物傳感股份有限公司CIO陳小兵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數據的價值需要在管理報告的應用中才能體現出來,但數據價值的基礎卻是來自於清晰準確的主數據管理。如果數據應用部門對數據的來源有異議,數字有差異,這樣的數據使用起來就沒有太大的價值。”三諾生物財務長何竹子則從數據應用的角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三諾生物董事長李少波更是把“數據思維能力”納入到各級總監的考核指標,激勵管理層把數據思維融入到日常工作中。這位開創並曾兼任智慧醫療研發總監的董事長深知數字化轉型給企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在構建一套具有三諾生物獨特烙印的數字化轉型戰略的同時,也在全公司範圍內推動形成培養數據思維意識、提升數據思維能力的濃厚氛圍。

數據思維:激發基於數字化的全面創新

成立於2002年的三諾生物傳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生物傳感技術研發、生產、銷售即時檢測產品的高新技術創業型企業,並已成長為一家“植根中國,走向世界”的全球化企業。2012年3月,三諾生物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300298),2016年1月收購美國Trividia Health Inc(原美國尼普洛診斷有限公司),成為全球前五的血糖儀企業。

在創業初期立志“做一個血糖儀的普及者”的三諾生物,不斷降低成本,擴大規模。血糖儀價格從幾千元降到幾百元,有的產品甚至只有幾十元一臺,實現了“讓患者買得起、買得到、用得起,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創業願景。到2018年左右,三諾生物佔血糖儀市場份額50%以上,擁有超過1,500萬用戶,覆蓋超過12萬家藥店。在全球擁有8個生產基地,業務遍佈全球135個國家和地區。三諾生物已經成為國產血糖檢測領域的龍頭企業,在糖尿病及相關慢病檢測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製造、生產、銷售檢測產品的傳統商業模式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李少波希望用數字業務完成新一輪的商業創新,通過數字化轉型打開業績成長的天花板,從“做血糖儀的普及者”向“做糖尿病管理專家”的戰略轉型。通過加強全病程數字化管理,不斷提升患者的用戶體驗。

這就是已經“功成名就”的三諾生物近年來為什麼一直在強調數據思維的原因。“所謂數據思維,就是從數據中看出背後的業務邏輯,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或建議,這是對它最直接、最基礎的定義。”陳小兵解釋道,“董事長希望通過培養全員的數據思維能力,激發基於數據的研發、生產、管理等各個領域的全面創新。”

據說,這家高新企業幹了件大事,未來數字化轉型還有新動作

從產品層面看,數據思維就是不斷加強設備的智能化水平。把監測數據無感傳輸到雲端,為患者提供“預防-發現-診療-干預-康復”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慢病管理。以前的血糖儀產品說明書都是千篇一律,比如起床後、早餐前、餐後進行檢測,沒有針對病人的不同情況提出個性化建議,未來在產品說明書上,將會根據病人的健康問卷分析進行糖尿病分型並給出不同的監測方案,有人一兩天測一次就可以,有人可能需要一天測3-8次,根據不同的監測數據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用藥建議、健康管理方案。

從銷售硬件轉變為銷售軟件定義的產品(如iPOCT)。通過轉型,拉通產業鏈上下游,比如吃完藥後效果怎麼樣,就可以用監測數據提供效果證明。2022年,三諾生物將會上市連續檢測血糖儀CGM,監測的數據會實時上傳。從現在的一天傳幾次增加更多頻次,未來是3分鐘傳一次,並給患者提供及時建議。“CGM與胰島素泵構成閉環體系,通過監測血糖值和算法來決定胰島素的注射量。”陳小兵說,“不斷創造內容,把現有的服務、未來增值的服務以及創新的服務都融入到軟件和智能產品中。”

從銷售層面看,數據思維要基於市場數據進行相應的策略調整。過去,對經銷商的信用管理和風控體系是在傳統商業環境下建立起來的,現在電商的銷售份額達到了40%以上,信用管理必須基於電商數據進行變革。原來是經銷商打錢了才發貨,在ERP系統裡有一個信用額度管理,經銷商可以賒銷一定額度的產品,但同時承諾回款時間。現在的第三方電商平臺是7天退換貨、14天后到賬。風控體系需要基於這些規則和數據進行改變,根據不同市場環境設置不同的風控方式。

基於數字化的創新意味著根據不同需求重新建模和優化算法,而這些變化都會影響到產品研發、服務模式、流程優化和管理方式的整體變革。

“關於數據的問題很多,而很多問題都會在數據晚餐上進行討論。”陳小兵津津樂道的“數據晚餐”是個很有溫度的創意,極具畫面感,深受三諾生物高管們的歡迎。從受訪者輕鬆的話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高管們在一片愜意的氛圍中,探討關於數據、關於管理的深刻話題。少去了在辦公環境中的刻板和生澀,成為另一種團建或者內部動員活動。

作為數字化轉型的負責人,組織“數據晚餐”也是陳小兵的一項定期工作。從2020年底的第一次活動開始,“數據晚餐”計劃已經排到了2021年7月。比如2021年1月13日探討“用戶直達&價值綁定”;1月27日的主題則是“基於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字化用戶運營的探討”;2月24日是“產銷銜接”的主題;3月10日探討傳統渠道線下業務線上化;3月24日是管理報告的課題;4月21日是基於未來的人才發展評估模型等。

“到時候希望能請到元年科技的專家一起參加我們的數據晚餐。”陳小兵表示,“專家的參與對我們管理團隊解決專業和技術問題很有幫助,引領我們從業務和技術融合的角度,來探索數據的意義和價值。”

毫無疑問,利用數據晚餐的形式來推動管理團隊的數據思維能力建設已經成為三諾生物區別於其他企業的獨特標誌,成為李少波董事長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效抓手。

主數據治理:夯實數據思維能力底座

和其他準備上馬數據治理項目的企業一樣,多年經營積累下的數據和不同時期上線的各類系統都在不斷形成各類數據孤島。在立項主數據管理平臺(MDM)項目之前,三諾生物的數據管理現狀與管理層建立數據思維的追求有不少差距!

“那時候,集團內沒有統一的數據語言。”陳小兵直言不諱對一年多前的數據管理狀況的評價。多年來,三諾生物上線了很多IT系統,有ERP、OA、營銷系統 DM(DM2B、DM2C)、MES、PLM、eHR、自主開發的試條管理系統、教育平臺、呼叫中心、APS 、WMS等,未來準備部署的有SRM、管理會計報表、合併報表等系統。“在數據標準、規範、質量、安全等方面都有很多問題,存在多部門維護並管理物料數據,數據管理的流程也不健全,數據屬性沒有標準和規範,這個人加個屬性,換個人弄不清楚屬性的目的。我們智能儀器產生的數據都要無感上傳到雲端,涉及到病人的個人隱私,患者擔憂數據安全問題,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解決。”

隨著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分子公司的增設、合併時有發生,有些業務主體的數據沒有在ERP系統中及時更新,導致集團財務和下面的分子公司,在統計口徑上沒有統一。數據維護困難、提取數據週期長、數據質量不高,數據分析結果千差萬別,對管理決策的指導意義就大打折扣。

“我們想統計一下血糖產品、尿酸產品的年銷售額有多少,看似簡單的數據,其實就很難彙總。”三諾生物財務長何竹子喜歡用例子說明問題。“在銷售過程中,有時會把血糖試條、尿酸試條打包在一起,作為一個SKU的套餐形式進行銷售。在統計時,就要把套餐內不同產品數據拆分開來,最終才可以提取到這類數據。在ERP系統裡面不可能分那麼細,需要在Excel表格裡進行拆分。結果有人拆分了,有人沒有拆分,把銷售數據都算在一類產品上,造成最終數據彙總、分析的嚴重偏離,影響公司決策。”

據說,這家高新企業幹了件大事,未來數字化轉型還有新動作

何竹子還特別提到了產品分類和編碼問題。“以自產或外購為第一級分類看似比較清楚,但還要看是站哪個角度。從集團角度看,所有集團下的子公司生產的產品都算自產,而對於某個具體子公司來說,不是這家公司生產的,算自產還是外購?第二級分類可能是產品大類,比如血糖儀還是尿酸。到了第三級可能是型號,到了第四、第五級往下細分,有更多的維度,不同的經辦人如果對每個層級的屬性分類理解不到位,就會導致數據應用的混亂。”

不同的場景,對產品的分類標準差別很大。在市場營銷上,分為高價值產品和低價值產品。在生產和庫存的角度看,根據不同的產線來劃分。這幾套標準都試圖在主數據管理裡面統一起來,滿足不同用戶對主數據使用的需求。

“我們最後使用了庫存分類、銷售分類等幾種場景,把這些維度的數據都保存在主數據裡面,用戶就知道從哪個地方可以拿到這些數據。”何竹子強調,“不僅是數據屬性,還有數據處理流程的標準。到哪個流程,數據用戶需要如何使用,需要回饋什麼信息等等也需要制定清晰的標準。”

2020年3月,基於元年科技在報表合併、管理報告等管理會計體系的豐富經驗和行業領導地位,三諾生物與元年科技就主數據治理(MDM)項目達成合作協議。從4月份開始,從諮詢角度深入分析了三諾生物的管理需求,重點放在了物料、客戶、供應商、會計科目、人員組織五類主數據的治理上。

經過雙方組成的聯合實施團隊幾個月的共同努力,在結合行業數據管理規則和三諾生物現有主數據管理的基礎上,制定了滿足三諾生物未來10年發展需求的主數據模型、主數據管理制度、主數據管理流程,確立了主數據管理體系規範和標準。同時,全面實現主數據管理體系的系統化落地,解決長期以來主數據描述不準確、不規範、不統一的問題,提高了計劃執行、倉庫盤點、材料採購、設備生產、產品銷售等數據的準確率,大幅降低了運營成本。

全面梳理並清洗歷史數據,根治了多年積累的數據不一致、不完整及數據冗餘等問題。主數據管理的系統化、集中化節省了業務系統的用戶數和軟件採購成本。主數據驗證管理體系從根本上杜絕數據冗餘的再次發生,實現主數據管理過程的流程化、制度化、責任化、主動化、準確化,解決了多方信息傳遞的失真、緩慢等問題,確保100%準確率,縮短80-90%以上的編碼時間,提高編碼編制效率。

主數據管理平臺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權限化、立體智能的查詢機制,完全滿足所有人員的主數據查詢需求。其全面開源、開放的數據動態分發平臺全面滿足三諾生物的數據管理協同和聯動要求。Webservice、xml數據傳輸機制加強了數據由MDM進入業務系統的時效性和準確率,為企業快速決策提供保障,滿足了管理報告、報表合併的要求,方便未來企業的機構重組。

“財務是企業經營業績的體現,財務數據來源於業務數據。業務和財務在同一個數據上的理解保持一致,大家才不會有質疑。儘管這一點做起來也不容易。”三諾生物財務長何竹子認為,“主數據的價值在管理報告上會體現得更加充分。數據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發現需要調整的地方,需要來回反覆不斷優化。有主數據的信息很多,有些是關鍵信息,有的是一次性字段(比如地址、學歷等)。所有字段都放在主數據平臺上會很臃腫,影響其運轉效率。現在的規則是,如果兩個或以上系統都用得到的數據就放在主數據平臺裡面,未來還有優化空間。”

數據的產生、應用涉及所有部門、每一位員工,主數據管理平臺MDM系統的建設是打造數據思維能力的基礎工作,是一個需要不斷完善進步的過程。三諾生物管理層在鼓勵員工培養數據思維意識、提升數據思維能力的做法極具前瞻性,而主數據系統的建設為其實現這一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