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想說“我太忙了,沒時間”時

羅輯思維第874期,羅胖引用了松浦彌太郎的《一百個基本》裡面講過的一段話:“經常會有錢不夠、時間不夠的情況,但不要把這樣的話說出口。在忍不住要說的時候,強行咽回去。我覺得這些話無論如何都不該說出口。因為在有限的時間和金錢內推進事物的前進,是自己的責任。”羅胖說,這就叫

接受約束條件,應對真實世界的挑戰。

當你想說“我太忙了,沒時間”時

不知道是因為一直認同羅胖,還是太喜歡這句話,我多次和身邊的同事朋友分享這個觀點——錢不夠,時間不夠,這是常態啊,當你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時候,這是必然要面對的問題,你的成事,出色,與眾不同就是要在同樣面對這樣情況下的一群人中拿出你的應對方案,推進事情的發展。所以當你把這個不可避免要去面對的事情拿出來抱怨的時候,其實是你想放棄這件事的內心反映。對,你不想為之而努力了。

原諒我這麼說可能有些過於刻薄,但我確實不知道為什麼,在現實工作中我確實越發的討厭別人和我說:“哎呀,我太忙,實在沒時間,所以......”,尤其是當這話是從你相當認可的工作夥伴口中說出時,內心甚至有一些失望,覺得他不應該是這樣的啊,哎,他還是需要去成長。

好吧,還是要對人寬容,對自己嚴苛,給時間去讓他們成長,同時仍然不吝言辭的諄諄教導(不好意思啊,我又好為人師了)。我還是主動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體會。

當你想說“我太忙了,沒時間”時

首先,我曾經也一度經常和別人炫耀我很忙,那是一個剛剛走上管理崗位菜鳥的虛榮心,因為我的忙和你的忙不一樣啊。當初很幼稚的我,還藉機讓別人在我的辦公室裡坐上一會兒,看我忙碌的工作狀態和內容:同時三五個進程的事情,我用初中學的統籌規劃(對,就是那個燒水沏茶的最快方案的故事)高效的處理和推進呢,以彰顯我的高效率的忙碌。所以,我如果忙,是真的忙,我說沒時間是真的沒時間。太自傲是吧,咳,誰沒年少輕狂過啊。當然,現在我長大了些哈,我知道了那種想法的膚淺,但我也發現之前的忙也還不是沒有水分。所以魯迅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真是至理名言,不是我灌雞湯。

然後,好啦,可是你是真的忙,對吧,真是沒時間腫麼辦?

有規劃的去自律,對,我們先說自律。總有人和我說,真佩服你如此自律,天啊,千萬別,這人設太高,我承受不起。我確實在外人看來,有時會給自己樹立一個自律的形象,晚上11點入睡,半小時前遠離手機,看會兒書。然後,7個半小時睡眠,早上6點半起床,晨讀1小時,7點半洗漱、早點後開始工作。這是我自己給自己定的作息計劃,我也會分享給身邊朋友,但其實我實話實說,我也不是每天都做的到,我也有晚上刷手機到11點多才睡,早上醒來刷了會兒手機才起床的時候,也有今天這種想寫兩句,實際已經23點20,還不知道明早會怎樣的情況。因為有自己的作息計劃,所以我偶爾這樣為之時,心裡是會有負罪感的,會知道自己今天懶惰了,放縱自己了一小下下。所以,即使我沒有天天做到自己的作息計劃,但80%的日子裡我是能基本做到的,而這已經能夠讓我獲益了。所以,我要說的其實不僅僅是自律,而是有目標和規劃。

對,我們第二要說的就是有規劃,我的“來,一起讀書吧”要每隔一週給大家分享一本書,我的頭條號要每個月寫10篇文章,當然其實我也沒達到,有一次是隔了兩週才分享一本書,上個月的頭條號只寫了8篇。但是,正因為有規劃,而且這些規劃你還創造了一個環境,粉絲都看著呢啊,你就不由自主地去完成這些事情了,剛剛,我還忘了要在我們的讀書群分享每日金句,於是又趕緊看了些東西,分享了一句話。規劃雖然會有變化,但他有一種無形的推力,讓你往目標達成的方向去走,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等等,——“你不是要說我很忙,我沒時間這件事怎麼做到不說出來的嘛?”

——“對,說完了啊。”

——“額...”

——“就是有規劃的自律啊,這樣去做,你就會發現,大多數情況下都有時間了。”

因為,你關注的已經不是有沒有時間了,而是你如何去完成你必須要完成的事的解決方案。

最後,上乾貨,方法非常簡單,就是文章開頭說的,在你忍不住要說我很忙,我沒時間的時候,強行咽回去吧,主動去想你想解釋因為忙所以沒完成的那件事的解決辦案,直接說解決方案就行了。強行咽這個動作肯定不好操作,但這個過程就是你成長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