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治療腫瘤,需避免四大誤區

懷化市腫瘤醫院健康科普/ 中醫藥治療腫瘤,需避免四大誤區

近年來,醫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中醫藥,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與疾病鬥爭的經驗結晶,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較單獨應用中醫或西醫效果都好。目前,腫瘤治療有四大常用方法:手術、放療、化療、免疫,在我國還有中藥。前三種方法均立足於消滅癌細胞,療效評價決定於腫塊消退情況,提高了治癒率。但手術創傷,化療和放療的毒副反應,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痛苦,有些被迫中止治療,然而與中醫中藥結合治療,可使毒副反應減輕,使抗癌療程順利完成,提高了療效,並且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得到明顯提高,生存期延長。但是,中醫治癌也有被誇大的地方,許多人更因此生出了一些認知誤區。

誤區1:一個偏方治遍所有癌症

網上曾流傳每日服用蜈蚣1至2條治癌、生吃泥鰍治癌的說法,民間亦有將癩蛤蟆曬乾、或者燒成灰吃下去能治療癌症的說法。以上傳言皆未有數據證實明確有效,可能延誤患者治療,導致病情加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誤區2:只吃中藥,不進行常規治療

中醫治療癌症,主張多學科結合的綜合治療,對於有手術和放化療指徵的患者,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主張多學科治療應同時或先後進行,而不是僅僅只選擇服用中藥。

誤區3:將個案的成功無限擴大化

曾有報道某中醫門診部經過中醫的辨證施治,臨床治癒一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這僅僅只是一個成功的個案,並不能證明這個中醫治療方案對所有白血病患者具有百分之百的療效。這類個例待風暴過去,滿地狼藉的卻是以為終於等到癌症被攻克,卻眼看著希望又被破滅的癌症患者及家屬的心,又是一場白高興......無論如何,我們一直強調的是,需要對外界信息具備一定的甄別能力,自己不要以偏概全,同時也對那些浮誇、奪眼球的新聞秉持客觀、求證的態度,不要落入無良媒體的流量陷阱之中。

誤區4:濫用中成藥

中成藥是以中草藥為原料,經加工製成各種不同劑型的中藥成品。臨床常用的抗癌中成藥已超過100種,劑型包括針劑、口服、外用等。合理使用抗癌中成藥,是保證和提高中醫治療腫瘤臨床療效的關鍵,也是最大限度發揮中藥抗癌作用的重要前提。但是,許多患者聽病友介紹,或者看各類廣告會自行購買多種抗腫瘤的中成藥,覺得吃的種類越多,抗癌作用越強,認為天然中藥沒有副作用。這樣的觀點危害很大,我們常說“是藥三分毒”,即使是植物藥,也有一定的毒副反應。例如,長期或過量服用華蟾素片、消癌平片,則可能引起肝腎功能損傷,輕則停藥後緩解,重則造成肝腎功能衰竭。長期服用複方斑蝥膠囊,而又不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調整,可能會引起消化道出血。抗癌中成藥品種繁多,藥物組成不一,特別是針劑,在使用前尤要熟知藥物特性、使用方法、常用劑量、毒副作用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藥效,減少副反應。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寶庫,博大精深,將為攻克腫瘤做出更大的貢獻,從事中醫與中西醫結合腫瘤的醫護工作者任重道遠。(通訊員 田小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