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陽剛的隕落(1)春晚舞臺的“風口浪尖”

2011年,旭日陽剛憑藉在春晚上的一首《春天裡》,徹底將“旭日陽剛”這個四個字、兩個人深深印在每個人的腦海中,但並沒有用多久,大概也就是幾年的光景,旭日陽剛這個公眾形象便如夢幻泡影,一觸即破,之前積累下的公眾形象幾乎消失殆盡!這究竟為什麼?

旭日陽剛的隕落(1)春晚舞臺的“風口浪尖”

我大約會在公眾號用5篇文章,從輿論、媒體、演藝人員素養等不同的角度去闡述一些我的觀點,分析一下為什麼“旭日陽剛”這麼具有社會價值的公眾形象會這麼快的隕落!這是第一篇,我將會從春晚這個“超級輿論平臺”的角度來寫。大家可以關注這個號,感受一下山主是怎麼連載5篇胡說八道的文章!

旭日陽剛的隕落(1)春晚舞臺的“風口浪尖”

在整個中國的輿論體系下,超級輿論平臺只有一個,就是春晚。注意,我說的輿論不是狹義上的“某演員出軌”“某明星耍大牌”這種被公眾津津樂道的負面新聞,而是指被公眾關注的一切能夠產生話題性的東西。

旭日陽剛的隕落(1)春晚舞臺的“風口浪尖”

我為什麼說春晚是“超級輿論平臺”,因為除了春晚沒有任何一個媒體,能夠讓13億人都在同一時間滿懷期待的獲取信息!從這個超級輿論平臺展示出來的一切信息都能傳播到極致,不說13億人全知道,最起碼也得有10億!以其蘊含的能力,成就一個明星簡直不要太簡單!旭日陽剛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完全走向大眾的!(春晚之前也小有名氣,所以我用了“完全走向”四個字)

旭日陽剛的隕落(1)春晚舞臺的“風口浪尖”

不過從社會輿論傳播的角度來講,春晚這個超級輿論平臺的傳播穩定性是有一定缺陷的。它是一種“爆炸式”的傳播,在幾分鐘的時間內把“旭日陽剛”這個形象傳播給大眾,但是這種“急速傳播”的同時也使得公眾情感具備不穩定性!這種情況下傳播出去的公眾形象,雖然被公眾認知,但是因為沒有長時間的通過作品或者其他行為加深公眾的認知,導致公眾情感缺乏穩定性,對於公眾來講,認識“旭日陽剛”這個公眾形象,是很突兀的!

旭日陽剛的隕落(1)春晚舞臺的“風口浪尖”

這種突兀的公眾認知一定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公眾的容忍度會很低!容忍度低帶來的是一旦發生負面新聞,公眾是不會給你改過機會或者辯解機會的!這在後來“旭日陽剛”的負面新聞中,已經得到了印證!

旭日陽剛的隕落(1)春晚舞臺的“風口浪尖”

春晚,凝聚的是全國人民的眼光,是最具有儀式感的形式。但是它未必是鯉魚化龍的門!所有的成功一定都是殫精竭慮,但是有的失敗卻生而至此!

旭日陽剛的隕落(1)春晚舞臺的“風口浪尖”

公眾情感的不穩定性還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對於沒有優秀原創作品和後續創作能力的人極其不友好!而“旭日陽剛”恰恰就是這種情況,明天的文章,我會從作品和創作能力來寫一下旭日陽剛是怎麼一點點破壞掉春晚這個“超級輿論平臺”賜予他們的康莊大道的!

旭日陽剛的隕落(2)優質作品的“後繼無人”

旭日陽剛的隕落(3)專業素養的“不可或缺”

旭日陽剛的隕落(4)演藝組合的“一損俱損”

旭日陽剛的隕落(5)官媒自媒的“主流需求”

點擊上方關注,瀏覽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