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法》来袭,微商真的进入寒冬了吗?

《电商法》颁布,这意味着电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电商法》的颁布在电商界掀起一颗惊雷,尤其是微商从业者,人们纷纷议论这对于微商从业者有何影响。

《电商法》来袭,微商真的进入寒冬了吗?

近些年来,微商发展很快,几乎我们身边的朋友里十个就有两三个做微商的,微信上销售商品已成为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说到《电商法》对微商的影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微商的发展历程。细数微商的发展历程,到目前为止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单打独斗野蛮增长期

2011年,微信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人们也慢慢的把社交工具由QQ向微信转变,微信的产生进而产生了微商。那时微信上卖东西还比较新奇,没什么规范要求,只要有一部手机,下载个微信,发个朋友圈宣传一下自己售卖的商品就可以赚钱。由于门槛低,缺乏有效机制的监督和约束,微商售卖出现了很多的假货,好多商家都是从淘宝上转移到微商这个群体。微商前期发展比较野蛮,鱼龙混杂,人们很难分辨哪些是真货,哪些是假货。

二、代理团队时期

第二个阶段出现在2014年左右。早期的微商卖家开始时只是单纯靠自己在朋友圈宣传售卖,慢慢地他们感觉到一个人来卖能找到的客户太少了,于是他们就想依靠群众的力量来销售,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代理团队出现了。代理找好买家就联系自己,自己再发货,代理从中吃差价。一开始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一起赚钱,可随着代理队伍的不断壮大也就慢慢变质了,从一起赚钱变成了赚代理的钱。再加上人们对微商的个别偏见,微商从业者也开始慢慢寻求改变。

三、品牌时代

微商的这一阶段出现在2016年左右。随着代理团队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微商从业者也慢慢意识到要做大做强必须要创建好的口碑,进而成立自己的品牌。于是,很多微商开始注册公司,办理营业执照,慢慢的经营自己的品牌。从此,微商也就进入了品牌时代。

四、社交电商平台

第四个阶段就是现在的电商时代。由于国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微商市场,再加上政府对微商的重视程度不够,微商的发展也很杂乱无章,导致微商行业中问题频出。因此,必须要加强市场规范,加大对微商的约束力,不断地规范市场,微商才能健康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商法》也就应运而生了。

《电商法》来袭,微商真的进入寒冬了吗?

《电商法》对于微商,法规中有明确地表示:

1、不管什么代购,都需要营业执照,还要是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

2、需要缴纳税务,偷税漏税需承担刑事责任;

3、没有中文标签、不是国家认监委认证工厂生产等奶粉保健品之类不得销售。

4.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如若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平台需要依法担责。

《电商法》的颁布有助于规范微商市场,保证购买者的权益。它的颁布实施对微商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

一、卖假货、卖次货的商家越来越难做,慢慢被清理出局

以前经常有消费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卖商品,感觉性价比很高,就付款购买,但付款后却发现被对方拉黑。这种情况往往让消费者有苦难言,最后往往会不了了之。《电商法》的出现有力的打击了这些售假卖假货的商家,进一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微商会加速整合,逐步规范化

《电商法》有利于规范微商市场,淘汰一些不规范的微商企业,不断地整合资源,优胜劣汰。

三、规范微商行业,让行业有法可依

《电商法》第九条将代购、微商纳入电子商务经营者范畴。想做微商、代购,必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相关行政许可,还要纳税,这样将微商纳入法律,规范微商市场,让微商真正的有法可依。

四、合理合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微商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假货次货频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电商法》的实施将这些纳入法律法规,能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电商法》来袭,微商真的进入寒冬了吗?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电商法》颁布对微商影响的解读,《电商法》是个总则,未来的落地与执行亟待细则与配套政策来衔接。在此过程中微商的朋友圈需要改良。一方面,将野蛮生长的微商编入正规军,实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消灭假货次货,让朋友圈少些套路,多点真诚。微商只有在《电商法》的不断规范下才能健康地成长,这样才能把步子迈得更稳,走的更远。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积极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