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4日發生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巨大爆炸,震驚了整個世界。
面對大爆炸後的滿目瘡痍,慘不忍睹、目不忍視的場景,稍有人心者,無不痛心疾首。
內戰的陰雲還沒有消散,內戰的瘡傷還沒有平復,又遭遇瞭如此慘絕人寰的悲劇,對於處於多重困境中的國計民生,想恢復生活和生產談何容易!
本來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交融之地,本來是水陸交通的樞紐,本來是風景如畫的絕佳勝地。
動盪的時局,不斷更迭的政府,巨大的財政赤字,各種派別的明爭暗鬥,大國勢力的翻雲覆雨,強國代理人的角鬥場,還有新冠疫情的衝擊,......大爆炸無疑是雪上加霜。
面對慘劇,當地時間8月4日,黎巴嫩總統米歇爾·奧恩表示,他在三月前就知道貝魯特港口儲存了大量的危險品。但在奧恩看來,發生爆炸不應歸咎於他,前任政府也知道危險品的存在。
意謂前任政府都沒有處理的隱患,為何偏要我這一任處理?
至少,人家當總統時並沒有發生爆炸。
奧恩可能想那些危險品在他的任期內也不會發生爆炸,他可能也不會想到爆炸後能產生如此沉重的災難。
最少你該做到,在其位,應謀其政。
你還應想到,面對災難,首先考慮任何減少損失和挽救生命,而不是首先推諉責任。
不是一個有擔當的人!
以色列和真主黨馬上撇清關係,說爆炸與己無關。既然不是你引爆,你這麼急急忙忙的表白,那又何必?
美國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甘於寂寞,此時要制裁黎巴嫩的新聞部長,稱其從敘利亞往黎巴嫩運送爆炸物。耍的還是一如既往的趁火打劫的老把戲。
更多的人道主義國家,向黎巴嫩提供了援助,表現了人文主義情懷。
昨晚(8月9日),面對記者的鏡頭,貝魯特的市長潸然淚下。
痛心是真的,是否還有自責、內疚、無奈?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