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雞晝夜溫差大,如何應對呢?

8月已過,秋天已來,秋季是一個過渡性的季節,白天外界溫度可以達到28度左右,到了晚上可能會降到10度以下,這種10至20度的溫差會讓我們感覺不好管理,所以我們第一個要注意的問題就是溫度和溫差。


秋季養雞晝夜溫差大,如何應對呢?


1、如何控制雞舍內環境

雛雞,延長鍋爐供暖天數,因為秋季晚上溫度低,如果鍋爐熄滅過早,有可能產生白天雞群溫度合適,但晚上下半夜舍內溫度下降,但是我們又無法供暖,只能靠減少通風量來保持舍內溫度,這樣可能會造成舍內氨味大、氧氣不足,出現悶雞現象,(特別地養雞)所以秋季儘量延長鍋爐供暖時間,以晚上超過最少通風量時,鍋爐才能停止工作。


秋季養雞晝夜溫差大,如何應對呢?


2、秋季管理如何應變

無論外界溫度怎樣變化,我們都要儘量使雞舍內的溫度保持穩定,這就需要1天當中轉變不同的通風方式,白天管理是夏天模式,晚上秋冬模式,掌握好轉變的時間非常重要,白天外界溫度達到28度左右時,並且舍內溫度高於目標設定溫度2度以上時,可以結合縱向通風,風速可以讓雞體溫度下降,當外界溫度下降到21度是時,並且舍內溫度高於目標設定溫度1-2度時,傍晚就要關閉縱向風口,使用側窗口進風方式,讓冷風衝向棚頂,防止冷風直吹雞體,最好在下半夜使負壓適當加大,就可以讓冷熱空氣交換更充分。


秋季養雞晝夜溫差大,如何應對呢?


雛雞通風依舊優先考慮時控與溫控相結合的方法,我們的做法如下,僅供大家參考。起步使用1.1米大牧人的小風機。二日齡開啟風機,開20秒,停280秒,隔斷打開小口,開始適應通風,以後每天增加10至30秒不等,風機停的時間一般不低於2分鐘,時控設定好之後,風機溫控設定為目標溫度高2至3度(視情況)執行溫控,雛雞階段溫控不能設定過低,防止溫控拉完拉時控,使舍內溫度過低,即造成供暖浪費,又易使雛雞受涼。


秋季養雞晝夜溫差大,如何應對呢?


大雞通風,依舊延續夏季過度式通風,與縱向通風相結合,但需要注意舍內風速與體感溫度的變化,相對應加減風機,有通風管的客戶,晚上儘量使用,減少風的落點過於集中,沒有通風管的客戶,晚上注意窗口大小,不能過大,最合適的負壓就是讓外界的冷空氣進入雞舍內,與熱氣體充分混合均勻落下(沒有合理、只有合適)。


秋季養雞晝夜溫差大,如何應對呢?


例:一般12米左右寬的棚,保持10至15個負壓左右,15米左右寬的棚保持15至20負壓左右,基本可以保證外界冷空氣進入雞舍與舍內空氣混合均勻後落下。20日齡以內的雞群,風機晚上可以拉到目標溫度時,晚上基本保持最少通風量就可以啦,20天以上的雞群,通風在最少通風量的基礎上,隨著舍內溫度的情況通風適當的增加,但以上通風原則不變,循序漸進,風的落點不集中。


秋季養雞晝夜溫差大,如何應對呢?


3、最小通風量的計算

平均體重公斤×0.0155立方/分÷風機排氣功率的70%=確定風機數量及開關時間。 最小通風量0.0155立方米/(千克/分) 這一數據是存在問題的,因為室外溫度不一樣的時候雞隻所需要的的通風量是不一樣的,黑龍江、山東、湖北雲南這幾個地方,冬季的最低氣溫差別很大,在計算最小通風量的最大值時,要充分考慮到地域氣候因素;同時,雞舍的牆體保溫係數和密閉程度都要作為參考因素。

所以公式是死的,都是參考老外扒來的,不一定適合我們,我理解的最小通風量就是,雞群呼吸與排洩物所產生的有害氣體與舍內多餘溼度可以正比例排出,也就是呼出多少廢氣,進來多少氧氣,比例合適就可以了。在秋季通風上,雛雞期間、夜晚時候還是適合最小通風量的,多了只有浪費燃料了。


秋季養雞晝夜溫差大,如何應對呢?


4、秋季如何預防呼吸道病


秋季由於白天溫度高,空氣中會容納較多的水氣,但到了晚上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氣就會凝結出來一部分就會變成很多小水滴,與各種氣體粉塵混合在一起懸浮在空氣中,就形成了霧霾。霧霾又會給我們造成什麼呢?呼吸道疾病激發,增強烈性傳染性疾病的爆發。


秋季養雞晝夜溫差大,如何應對呢?


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霧霾天氣時風機運轉加強,使舍內空氣流動,不能出現悶雞現象。

(2)做好消毒工作,減小霧霾病原微生物的數量,降低傳染源的危害。


秋季養雞晝夜溫差大,如何應對呢?


雞群因溫差大,感冒受涼了又該怎麼辦?

雖然我們在養殖過程中極其小心,但是有時免疫、轉群和中午通風大,風機調的晚,雞群很很容易受涼感冒、眼角拉長、流淚、甩鼻、精神沉鬱、吃料減少等症狀,稍微嚴重了還吭哧、大呼嚕,這時候需要抓緊時間治療,用抗病毒藥品(比如本公司呼獨康)治療


秋季養雞晝夜溫差大,如何應對呢?


如果有咳嗽需要配上氣囊炎(比如本公司優利特氣囊大杆一藥兩治)等呼吸道藥物治療,不然拖久了或治療不對症,很容易發展成為氣囊炎支氣管堵塞等病,那時就麻煩了。


秋季養雞晝夜溫差大,如何應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