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制片人佑在

2020年,疫情为网络电影带来一定的流量红利,在票房分账破千万的网络电影中,截至目前,淘梦一家独揽了包括《大蛇2》《狙击手》《火云邪神之修罗面具》《东海人鱼传》《龙虎山张天师》《陆行鲨》《狄公灭鼠》在内的11部。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好转,各行各业逐渐复工复产,网络电影市场却并未停下脚步,由淘梦出品的最新作品《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即将与观众见面。

专访|《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制片人佑在

后疫情时代,网络电影面对可能失去的"流量红利"该何去何从?在网络电影领域频频得手的“领头羊”淘梦又做了哪些前瞻性的布局?针对于此,第一制片人专访了淘梦影业副总裁、《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制片人佑在,听她解读网络电影精品化下的未来趋势以及应对之策。

一次“冒险”的尝试

作为最早入局互联网影视内容输出的公司之一,淘梦一直在经历不断的突破和爬坡的过程,虽然网络电影进入到2.0时代,但仍然常被观众诟病娱乐化,故事及人物塑造薄弱等。于是在19年初,淘梦加紧了对内容领域的尝试和突围,从题材类型上不断的创新突破。而孔二狗的小说《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恰恰符合了淘梦的需求。

专访|《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制片人佑在

淘梦影业副总裁 《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制片人佑在

2008年,孔二狗的原著小说曾引起过巨大轰动,上市以后连续18周排名各大图书畅销榜,是名副其实的大IP。在佑在看来,原著小说除了具备庞大的粉丝基础,故事内容更是真切地还原了八九十年代东北的社会风貌及那个大时代下一个个人物的命运起伏,作品角色形象丰满立体,“比如其中的小人物刘海柱,无法融入周边的世界,因为喜欢的女生做出巨大改变,匡扶正义却被人陷害误解,最后经过努力找到和这个世界和解的方法,这本身就很电影。”

但与此同时,这种现实主义题材尽管在剧集领域正当红,可在网络电影领域却鲜少有片方涉足。不少制片方认为,制作大古装、大玄幻等经过市场反复验证的题材,无疑更加稳操胜券。

佑在也坦言,淘梦做《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的故事,的确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现代题材很难有爆款,或者在票房数据上很难有突破点,所以我们也下了很大的决心。相对于票房数据而言,东北往事的初衷在于做一个能被观众记得住的故事。我们要展现的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韧劲与坚持,正义且积极的生活态度。”

剧本打磨耗时8个月,制作规格堪比一部院线电影


《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是佑在近三年第一部现代戏,为确保影片的原汁原味,淘梦力邀原著作者孔二狗担当监制。


影片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东北,刘海柱面对张浩然、黄中华等恶势力的不法行为挺身而出,却反被陷害报复跌入人生低谷,最终在困境之中绝地反击的故事。

专访|《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制片人佑在

专访|《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制片人佑在

故事是从当代的社会背景切入,在电影中,刘海柱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隐忍孤独、不被理解、对感情执着、一腔热血、好打抱不平,在佑在看来,他可能是我们身边任何一个不善表达但又极具正义感的朋友,“通过刘海柱的经历和成长,传达出人性的温度,故事非常正能量,观众看得见够得着,从刘海柱人生低谷到重新面对新生活的旅程,我相信这些感受是能够引发大家情感共鸣的。”


演员许君聪的加盟,贴合原著人物形象的同时,也赋予这个人物最贴切的气质,鼻子又高又挺,留着山羊胡子,脚踩黄胶鞋,戴着斗笠的刘海柱深入人心,阔别剧版8年,再次回归,很让人期待。

专访|《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制片人佑在

除此之外,制作上也诚意满满,为了再现80年代工厂的样子,主创团队多次到东北选景,从桌椅板凳水杯,到大衣笔记本棉鞋,服化美从细节到整体都用心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场景。在影像基调上,也跟以往有所区别,80年代是改革开放初期,一切都在积极的变化中。区别于以往的拍摄手法,《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采用纪实摄影,“摄影机像一个观察者,让观众的代入感、沉浸感更强,从而更顺利地进入刘海柱的世界中。”

专访|《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制片人佑在

专访|《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制片人佑在

专访|《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制片人佑在

《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仅剧作筹备期就接近8个月的时间,导演、监制、编剧及主创团队不断地打磨故事、丰富内容,基本上和院线电影的内容产出周期是差不多的。佑在认为,从野蛮的生长期到最终的精耕细作,网络电影行业的发展,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而随着未来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她始终相信网络电影迟早会撕下low的标签。

现实主义题材是未来网络电影“出圈”口

如今,千万票房已经是网络电影的分水岭,而该数据也成为了现阶段衡量网络电影质量的重要标准。针对千万票房级别项目的必备要素,带领团队制作出众多优质影片的制片人佑在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网络电影发展到最后一定不是为了营造视觉爽点而虚加噱头,特效、服化道等视觉奇观始终要为内容服务,我觉得丰富故事厚度,从长线的角度去深耕内容才是核心,网络电影最后会回归到内容上来。”

通过不断加大力度扶持国内优秀的青年影人,储备足够的人才,并陪伴人才和市场共同成长,是淘梦长远发展的核心和基石。


受疫情影响,淘梦原本计划今年3月份开机的项目,全部推到6月份,但同时,淘梦也充分利用此时机,加大了对前端内容的开发。

据佑在透露,下半年淘梦对网络电影类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覆盖,囊括了现代、战争、军事、古装。佑在认为,“如今的网络电影,像公共IP这种常规内容太多了,观众已经有些审美疲劳。未来网络电影在题材上会向多类型突破,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需要更多扎实的好故事。”


专访|《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制片人佑在

对于现实主义题材而言,除了此次的《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淘梦接下来还会进行第二部的开发。淘梦自制完善的工业体系,可以确保作品的持续输出。在人才储备上,淘梦2018年便启动了星火计划,聚集和扶植影视行业优秀青年导演和团队,大胆启用新人,正如此次崭露头角的90后导演周润泽,虽然《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是他的第一部长篇作品,但他展现了极强的叙事能力和审美表达,同时自制部门通过搭配优秀的制作班底和提供制片全流程服务,全程为导演的创作保驾护航。


在业务运营上,淘梦以“大中台,强模块”的模式持续为前台业务单元赋能,实现数据——行业资源对接——宣发——变现的高效运转,建立起正向循环的工业化流程和品控体系,最终完成优质作品的持续输出。

经过淘梦的多次打样,我们逐渐窥见到网络电影从内容品质到行业生态的全面升级,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释放出更多伸展空间的网络电影在未来也大有可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