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婚禮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土家婚禮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婚禮之期在忙碌的準備中不知不覺的到來,心中既驚喜又不安,夾雜著父母的不捨和對婚姻生活的期待釀成了一杯酒,喝下去五味雜陳。土家婚禮的各種習俗彰顯了土家族絢麗多彩的文化,以此向新人送去最真摯的祝福。

過禮

土家婚禮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現在的過禮一般會選擇在婚禮舉行的前一天,男方排個主事的,由新郎的兄弟們用竹揹簍給新娘家送去衣服、金銀首飾還有給岳父母的酒肉等等。過禮要在女方家神龕神位前隆重舉行,要獻上給女方祖宗三代的冥封,點燃香燭,並慎重嚴肅地將其禮物擺放在神龕前桌上,把禮物清單遞交給女方長者,一一清點完方才結束。同時保持著“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燭,娶婦之家三日應舉樂”的習俗。

花圓酒

土家婚禮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出嫁前一天是女方的“花圓酒”,取“花好月圓”之意,祝女子婚姻幸福美滿。這一天,女方家將全部嫁妝都擺出來,擦拭乾淨,用紅繩捆綁好。家族的親友們都會前來祝賀並送上賀禮,同時對新娘進行打扮,“開臉”、“上頭”、“戴花”。“開臉”要請姑母、姨娘或嫂子進行操作,用灰線包絞盡額上汗毛,絞現髮際,並把眉毛絞如一彎新月,頭髮辮子挽成“粑粑髻”。髮髻變化是么妹嫁為他人婦的一個重要標誌,繞上紅頭繩,戴上各種銀首飾,與少女相比判若兩人,多了幾分成熟的韻味。

踩鬥

土家婚禮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吉時到時,新娘要由兄弟慢步背出閨房,沒有兄弟,則由叔叔,姑姑替之,父母和新郎是不能背的。穿過堂屋時,再讓新娘站在事先安放在堂屋的一個方鬥上,踩上一雙腳印,名曰:“踩鬥”。然後再背出大門,給新娘穿上一雙由婆家帶來的繡花鞋,這時新娘就可以雙腳著地了。新娘“踩鬥”意味著把富貴也留給孃家,祝福孃家事事如意。接著孃家的管事點燃葵花杆或柏香樹皮製成的火把,向新娘前後拋去,灑下滿屋火花,預示新娘未來一切順遂平安。新娘則將預先準備好的兩把筷子,向身前身後撒去,祝福兄弟姊妹與自己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送親

土家婚禮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取親時,無論是天晴還是下雨,都要由新郎準備一把油紙花傘或者紅色的布傘,叫“露水傘”,給新娘打著。新娘由人扶著在堂屋辭別祖先,拜別父母,然後坐轎或步行起程,此刻嗩吶、鑼鼓、鞭炮齊鳴,好不熱鬧。迎親隊伍需抬著嫁妝搶道走在新人前面,否則會被嬉笑為“送親客”;送親隊伍在後簇擁著新娘或花轎,一路吹吹打打,甚是歡樂。

鋪床

土家婚禮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男方請一對有兒有女的夫婦或者兩婦女將女方陪嫁的被褥鋪在新房的床上,鋪床時還要會說“福事”(四言八句)。如:“鋪床鋪床,龍鳳呈祥,夫妻恩愛,日子紅亮。”新姑娘的後族即上親,需要以禮相待,表示夫家對女方的看重。

坐床

土家婚禮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新娘跨進婆家大門前,要用腳踏一下大門檻,以示自己來到婆家。在新郎家祖宗神龕前舉行拜堂儀式,拜完之後,新郎新娘雙方立即搶先奔入洞房,爭坐到床上,叫做“坐床”。誰先坐床上以後誰當家,“坐床”的規矩是男左女右,以正中為界。新娘和新郎擠來擠去,增添了許多趣味,以新郎揭開新娘的蓋頭為結束,兩人不禁相視一笑,一眼萬年情定終生。

出拜

土家婚禮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拜堂第二天舉行“廟見禮”,又叫“出拜”,新娘一一拜見親戚長輩,長輩們說一些祝福婚姻生活美滿的話,並打發一些紅包,表示對新婦的歡迎之意。

回門

土家婚禮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婚後三天,新娘偕同夫婿回孃家省親,叫做“回門”。“回門”是新娘回省看望父母,新郎拜見岳父母的禮節。新郎要向岳父母家送上豐盛的禮物,如肉、酒、蔬果類,其中大大的豬腿是必不可少的,感謝把女兒嫁為我妻意。根據路程的長短可以選擇當天回或者隔天回。去時新娘走前面,新郎走後面;返家時相反,整個過程都不能回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