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面試《我愛這土地》試講稿(逐字稿)

我愛這土地 艾青

《我愛這土地》是現代詩人艾青於1938年寫的一首現代詩。這首詩以“假如”領起,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接著續寫出歌唱的內容,並由生前的歌唱,轉寫鳥兒死後魂歸大地,最後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

《我愛這土地》這首詩歌極具特色,這裡分享給大家面試試講稿一份,可以用作逐字稿直接使用,能夠更好地幫助大家整理思路,面試順利過關。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面試《我愛這土地》試講稿(逐字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愛這土地》試講稿正文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歌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無論是上至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還是下至宋元明清,直到現代,詩歌都在我國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現代愛國詩:《我愛這土地》。(板書-標題)

請同學們聽朗讀音頻,糾正字音、劃分節奏。老師找一位同學讀一讀。你讀的非常好請坐。有的同學說這位同學的感情不到位,老師相信學習之後同學們的感受會更加深刻。

在這首詩中,詩人“我”是以什麼形象出現的?

同學們回答的非常正確,是“鳥”,(板書-鳥)這隻“鳥”在幹什麼?對,在歌唱。

這隻鳥歌唱的內容是什麼呢?同學們說,有“土地”有“河流”有“風”有“黎明”。(板書-土地等)

他歌唱的這些內容前面,是有修飾限定語的。都是什麼呢?同學們都在搶答啊,很積極踴躍。是 “打擊著的土地”、“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溫柔的黎明”

同學們好不好奇作者為什麼要用這樣的修飾限定語呢?為什麼土地是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面試《我愛這土地》試講稿(逐字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通過背景資料瞭解到,詩人筆下的土地就是我們的祖國。當時正值國難當頭,飽經滄桑的祖國正遭受日寇鐵蹄的踐踏。那麼,暴風雨象徵著什麼啊?被侵略的現狀。

請同學們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品讀課文。分小組討論,悲憤的河流和激怒的風,又說的是什麼呢?

第五小組彙報一下。非常好,理解的很透徹。河流和風無論遇到什麼,都會頑強鬥爭的。是中國人具有反抗精神的象徵。

這時候,黎明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大家一起都說出來了。其實黎明象徵著勝利和希望。來自林間的溫柔的黎明是強大的還是微弱的呀?對,是微弱的。但有沒有希望啊?有希望。我們頑強的鬥爭一定會盼來勝利的曙光。

接著往下看。“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這隻鳥活著的時候在歌唱,死了也要化身為肥料給予土地。我們理解著齊讀一下,你能感受到什麼樣的情感呢?有的同學說出來了,有著敢於犧牲的奉獻精神。說明了什麼呢?體現了作者的深深愛國情懷。

最後我們來看看最後兩句,有什麼特點呢?——自己問自己答。這叫什麼句式?——設問句。設問句有什麼好處呢?有同學說引起來了行文的波瀾,還有什麼好處呢?誒對,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相信同學們已經對本詩有了更深的體會,請同學們再朗讀一遍。分小組,做一個朗讀比賽。

同學們的朗讀都很精彩,大家可以給自己一點掌聲,鼓勵一下。

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裡。請同學們課後閱讀《艾青詩選》,更深刻的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懷。


可根據面試時間適當增加環節:朗讀

我們已經品讀完了這首詩歌,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有感情的朗讀一遍。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面試《我愛這土地》試講稿(逐字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

寫作背景

《我愛這土地》寫於1938年11月17日,發表於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漢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猖狂地踐踏中國大地。作者和當時文藝界許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漢,彙集於桂林。作者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便寫下了這首詩。

作者簡介

艾青(1910年~1996年)現代詩人。本名蔣海澄,字養源,筆名莪伽、 艾青 艾青 克阿、林壁等。浙江金華人。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人民文學》副主編、全國文聯委員等職,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著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陽》、《黎明的通知》、《湛江,夾竹桃》等詩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