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清北論”害人不淺?連偽造錄取通知書都要選清華的

最近高校開始陸陸續續發出錄取通知書了,在這個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時段裡,廣東雷州發生的一則新聞,讓我看了心裡五味雜陳。


相信這兩天大家也被刷屏了吧?連我家的老人都轉發了,覺得實在“太好笑”。


有媒體報道:

廣東湛江雷州市調風鎮一學生自稱考上清華大學,偽造錄取通知書,被揭穿後離家出走。

“唯清北論”害人不淺?連偽造錄取通知書都要選清華的

據爆料的網友說,這名高考生曹同學,拿著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給父親看。結果“好事”出了門,被村裡知道了,學生所在村子開始拉橫幅、放鞭炮來慶祝此事。但在傳看錄取通知書時,有人覺得不對勁,就提醒學生父親求證。


曹父要求和兒子一同查高考成績。一查才知道,兒子這次高考的真實成績只有235分,謊言被揭穿。

這個情節的起承轉合太有魔幻現實主義色彩,我卻覺得挺悲哀的。


1

首先,我為這個孩子感到悲哀。

大家只看到考了235分的曹同學編了一個“考上”清華大學的巨大謊言,我卻看到的是這個缺愛的孩子在想方設法引起父母的重視。

曹同學來自農村家庭,想來可能因為父母本身的文化水平限制,不能輔導孩子,這個是情有可原的。但正常情況下,也不至於不清楚235分的成績和清華大學之間存在的差距吧。

兒子高考只考了235分,卻拿著造假的清華錄取通知書騙了父母,還是被最熱門的人工智能技術專業錄取,這裡面巨大的信息反差,都說明曹同學的父母根本就是在很長的一個階段裡都不清楚兒子的學習狀態的。

在曹同學父母的描述中,曹同學是家裡的小兒子,2個哥哥、1個姐姐均已經成婚,他們夫妻平時農活忙,都是曹同學自己做飯、幹家務。

看來,曹同學是個很懂事的孩子,除了成績沒那麼好外,基本不用父母操心。於是他的父母就真的不操心了,他們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學什麼、學得怎麼樣。

我想曹同學可能也沒想到,原本他只是想通過一張假錄取通知書哄父母高興,博取父母的關注和愛,沒想到父母出去跟人炫耀,結果村裡人都知道了,騙局最後被揭穿,全國人民都知道了。

孩子現在離家出走,應該是既覺得丟臉又害怕父母的責備,未必是真後悔這麼做。

我想就算他不偽造錄取通知書,也會通過其他方式來尋求父母的認同的。


2

其次,我為這對父母感到悲哀。

自己孩子能不能考上清華,正常的家庭裡父母心裡應該是有數的,曹同學的父母顯然完全不瞭解兒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

不瞭解自己的孩子,甚至讓孩子要處心積慮去獲得父母的認同,做父母的失敗也不外如此了吧。

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他們又很在乎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學。看到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我能想像他們有多高興,這麼掙臉的事,怎麼能只關起家門自己高興呢!?肯定要殺豬擺酒。最後沒想到真相是這樣的。

曹父在接受採訪時說,兒子謊言被揭穿後,他跟兒子有過爭吵。後來,兒子離家出走,揚言不再上學、要去打工。他說:

“最受傷害的還是我們,他媽媽也哭了好幾天。”

到這個時候他們居然考慮的還是自己的感受!


很多中國家庭可能都存在相似的問題。

父母並不真正關心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只是想當然地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處理親子關係。

比如養孩子的最核心目標之一,就是要給自己掙面子。特別在農村,周圍都是宗族關係熟人關係,孩子有沒有出息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社交話題,甚至決定了在村中事務的話語權分量。

然而當家庭關係如果簡化到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目標,那達成目標的方式就會變得不擇手段,這才是這個家庭的悲劇——彼此的感情、認同感建立在謊言之上。


3

最後,我悲哀的是,這個新聞會火背後的社會心態。

這個新聞會成為全國熱搜話題,無非是裡面有個關鍵詞:“清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涉及清華北大的新聞就會爆。

“清北”關鍵詞在各個領域都像一把萬能鑰匙——

教育機構用清北師資打招牌


高中招生用清北升學率當口號


房產中介用招聘清北畢業生賣樓做噱頭……

最誇張的是在某些中國家長群中,教育目標不再僅僅是唯學歷論裡,還升級為唯清北論。

我記得當年我考大學時,好的高校遍佈全國,從遙遠北方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到西邊的蘭州大學、西安交大,中部的武漢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東部的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南方的中山大學……雖然不能與清北同日而語,但當時能考上這些大學,也是志得意滿的了。

隨著我孩子上學,進入各種教育群的討論後,我發現在家長中越來越存在一種傾向,就是談論孩子未來出路,都是放眼常青藤,最不濟起點也得是清華北大,彷彿世界上的其他大學都不是大學一樣。

連來自農村的曹同學想哄父母,都要造清華大學錄取書的假,可見父母們對教育的預期起點高到什麼程度了。

我的北大畢業的朋友笑稱,她準備下崗後轉行做保姆,以清北保姆的title,強勢進擊家政行業,營造家庭教育早期階段的清北薰陶氣氛,補上目前清北苗子生產線家庭早教階段的缺失。

當目標具化為考清華北大以後,各種課外培訓機構就圍繞這個目標高效運轉起來,如何滿足清華北大的“強基計劃”條件成了很多學校和培訓機構研究的課題。從一年級開始的12年教育過程,一整套流程像極了清北學生生產線。

最近,我的兒子剛剛結束小升初。前段時間,我去過一個新學校的小升初說明會。這所學校處於廣州郊區,由於是新校,在搖號前,他們頻繁舉行小升初說明會,週末經常一天兩場。


校長每場說明會都必須亮出自己的“殺手鐧”:女兒在北大畢業典禮上走紅地毯。言下之意,我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女兒,也能把你們的孩子培養上清北,985高校自然不在話下。


學校的口號是“清北師資,引航未來”,整個教學計劃,也是從初中開始,用6年的時間,把你的孩子打造成“清北產品”,校長儼然是一個管理到位的產品經理。

我佩服校方的管理思路,但是心裡卻隱隱有些不安:教育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商業化?我們的孩子似乎都成了教育流水線下的產品?

唯清北論,只能說明,我們的社會對優質資源的配置傾斜太多。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里,資源多就意味著機會多。

雖然進了清北也未必就等於成功的人生,但很多人認為,進了清北就能獲得更多成功的機會。

現在的清北學生流水線上培養出來的孩子,到底在多大程度上鍛造了自身能力呢?這還有待時間來驗證,但唯清北論絕對是個需要從上層政策設計上來修正的傾向,畢竟清北只是兩所學校,教育強國的底子不可能只建立在唯二的兩所強校身上。


4

回頭說說這位曹同學,這樣一個在高考中失敗的學生,他真的一無是處嗎?為什麼父母之前不找找他別的出路,一定要讓他去參加高考呢?

有人可能會說,並不是誰都有特長的?你站著說話不腰疼。

其實,我一直以來都是這個觀點:孩子只要有某一個方面,超出平常人一個標準差,就不錯了。

人的能力曲線建構都是呈正態分佈的:

“唯清北論”害人不淺?連偽造錄取通知書都要選清華的

普普通通均值的人最多,向上特別好和向下特別差的人都很少,在向上的曲線中只要能夠正態分佈超出均值兩個標準差,就叫天才;超出均值一個標準差,就叫優才。你只要找到孩子的一個能力在115這條線右側,就已經不錯了。你可以讓TA在這個方面努力,實現彎道超車。

從數學概率上說,在一個能力維度上,成為優才比較困難,只有15%的概率。但是,假如有20個不同的能力維度,你就只有0.85的20次方(約等於4%)的可能性,在每個維度上都是庸才。也就是說,你只要能測試20個維度,你的孩子就有96%的可能,能夠至少在一個維度上超越常人,這就是培養的方向。(不好意思,這個數學模型有點難,以後我會多講幾次)


未來孩子的大方向,我覺得大致有三個方面:

與邏輯思維相關的方向(數理化、人工智能、計算機、經濟類、管理類、醫學等)

與藝術相關的方向(音樂、舞蹈、文學、戲劇、美術等)

與身體相關的方向(體育運動)


這三個大方向下,估計還有幾百個小方向,你的孩子總能找到一個吧?

學音樂,你當不了演奏家,當個鋼琴陪練、做個調音師可以吧?學體育,你挑戰不了人類極限打不了NBA,你可以當個體育老師,或者當個滑雪教練、衝浪潛水教練可以嗎?喜歡機械的孩子可以學學修車,成為汽車維修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啊。

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孩子中小學的時候不斷測試出他的長處,並且“催眠”自己和TA,在這方面投入資源,並不斷努力。

別搞得孩子考不上大學就世界末日了,拼命把孩子往高考這條路上“趕”。其實做一個匠人,也不一定要參加高考,讀一個差的二本,不如讀一個職業院校,學點硬本事呢。

真正的悲哀是,你從來沒有真正“看見”孩子的長處,總是在怨TA不認真學習、努力刷題;卻為自己的人生失敗找藉口。等到TA高考失敗後,又怨天尤人。

只要父母真正“看見”孩子,孩子就不至於去“編導”這麼一齣戲,給自己和家庭找麻煩。

“唯清北論”害人不淺?連偽造錄取通知書都要選清華的

本文編輯:譚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