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紅藍政治色彩”的由來是什麼?它會影響到選民的投票傾向麼?

美國“紅藍政治色彩”的由來是什麼?它會影響到選民的投票傾向麼?

近來有在關注美國大選的朋友一定有注意到,民主黨拜登及其優勢州的代表色都是藍色,而共和黨特朗普及其優勢州的代表色都是紅色,那麼或許就有人會問,這樣的顏色代表是固定的麼?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傳統來源呢?為什麼民主黨就是藍色、共和黨就是紅色呢?在本篇文章裡,筆者就將解答上述疑問。


在現今美國的大選中,紅與藍的雙色對決,仍是政治色彩上最直覺辨識、而且美國人民司空見慣的視覺概念。不過實際上,若追根溯源,紅藍色的代表其實並非是美國兩黨的歷史傳統,而且確立這個配色規則的時間,是在2000年小布什對決戈爾的選戰時,才形成如今的紅藍視覺。


那麼到底美國的“政治色彩”又是怎麼產生的呢?實際上,美國曆史上最早的“紅藍對決”,是南北戰爭時期所使用的配色用法。當時的戰情地圖上,多半會用藍色當作南方的代表,用紅色當作北方的代表,這一點就和如今自由派的民主黨藍和保守派的共和黨紅截然不同。

美國“紅藍政治色彩”的由來是什麼?它會影響到選民的投票傾向麼?

而要開始將兩黨用顏色作為版圖劃分,則要從1960年代開始才有明顯趨勢,究其原因,就是電視機的出現,表明普羅大眾需要從電視的畫面上,直觀的通過顏色來區分兩黨的版圖劃分。但由於當時還是以黑白電視為主,因而顏色上只有泛泛的黑白深淺色,碰到類似總統大選的計票,也多以實際數據計票來顯示。直到1970年代以後,美國的彩色電視逐漸取代了黑白電視,對鮮豔色彩的需求,才逐漸引起美國各大電視臺的注意。


當年美國的三大電視臺——ABC、CBS、NBC都已相繼開展步入彩色時代的收視爭奪戰,而4年一度的總統大選,無疑就成為其色彩實力大比拼的“考題”。最早把實際色彩運用到屏幕大選上的,就是CBS,彼時CBS把共和黨拿下的州用藍色表示、民主黨拿下的州用紅色表示,當時的色彩選擇並沒有額外理由,純粹就是選擇美國國旗上的紅藍兩色來代表兩黨,以示鮮豔區分讓民眾好判別。


隨後的NBC和ABC也開始相繼用不同顏色來標示不同兩黨,相同的部分是,他們都是選用美國國旗上擁有的“紅、藍、白”等色來代表不同黨,但各家電視臺的配色邏輯,其實也都沒有多麼深刻的理由論述,主要目的就是夠醒目、好辨認就行,但當時仍沒有紅色就是哪一黨、藍色就是哪一黨的固定說法。

美國“紅藍政治色彩”的由來是什麼?它會影響到選民的投票傾向麼?

這一狀況一直持續了幾十年。2000年以前的總統選舉,共和黨和民主黨,分別被用藍色和紅色標示的情況都有過。但直到2000的美國大選,在小布什對決戈爾的選戰過程中,最終紅藍色彩的標示搭配才被“一錘定音”。


彼時各家電視臺配色有了統一定調:執政黨用藍色標示,挑戰黨用紅色表示,而當時執政黨正好就是民主黨(總統為克林頓),因此才統一將民主黨與藍色結合,共和黨與紅色結合。不過當年,由於小布什和戈爾的計票爭議僵持不下,兩陣營演變成最高法院的選舉訴訟,對於全美觀眾來說,選戰新聞佔據視覺和聽覺的密度、時間都得到了大幅延長。某些學者專家就分析,這一場2000年的選戰,為美國大眾就此留下極為深刻的“紅藍代表”印象,而當時新聞播報的主播口語,更是奠定了電視觀眾的色彩政治認同。


當時NBC的名主播蒂姆.拉瑟特不斷地用“紅州”與“藍州”來指涉共和黨跟民主黨,即便這個名詞並非拉瑟特發明,但由於選戰時間的拉長,新聞受眾的推廣,“類似洗腦版”的重複強調,導致其後在美國大眾的認知當中,紅州就是共和黨州,藍州就是民主黨州的印象開始深入人心。自此,紅藍兩色所代表的兩黨本身,就延續至今。

美國“紅藍政治色彩”的由來是什麼?它會影響到選民的投票傾向麼?

那麼像這樣的“政治色彩”會影響到選民的投票傾向麼?廣泛地說,是會有影響;但具體到紅藍兩色,則沒有顯明證據來支持論點。比如還是黑白色彩時代的1960年,當時的尼克松和甘乃迪在進行電視辯論時,顏色相對暗沉的尼克松不僅沒有博得觀眾好感,甚至還給人暮氣沉沉的衰老形象;反觀甘乃迪那邊,儘管他在辯論場上的表現平平,卻由於他的顏色相對亮堂,導致其在熒幕上就成功地營造出鮮明活力的感受,博得觀眾喜愛。


當然那是在早期黑白時代發生的事,但就如今,以紅藍兩色的實際情況來看,的確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共和黨的紅更吸引選民,或是民主黨的藍更吸引選民,因而也就沒有證據表明“紅藍政治色彩”會對選民的投票傾向有決定性的影響了。只不過筆者認為,這或許也是“紅藍代表色”能延續至今的一大原因,如果有證據顯示選民會因共和黨是紅色而傾向多投給共和黨、或是因民主黨是藍色而多投給民主黨,那麼另一政黨早就會對此表示強烈抗議了——表明“代表色會帶來選舉不公”。但既然兩黨對紅藍政治色彩的議題上,相安無事那麼多年,或許兩黨也早就默認,自己的代表色就是哪一種了。政黨自身都沒意見,選民自然也無所謂了。

#傳媒大家說#

#政治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