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藝術工作室隴南紀行

文/遲星飛

任公丹青,以意為先。觀其畫,常驚歎其運筆之恣肆,用墨之瀟灑,而不知任公之“意”非限於此。任公有語:“於寓目、造型、取神、經營各處,以意一而貫之,才真寫意也。”。所以,任公佳作一出,先見形神之躍然紙上,後有魂魄之入骨三分。同道常譽其具巧奪天工之能,有出神入化之妙,言之不謬也。

庚子秋月,受友人邀,任氏一門星聚於隴南,露白而來,霜降乃歸,十數日隨心而畫,深秋之樂事也。眾人先至成縣,聽任公解惑,共當地斗方之士;赴主人雅會,商他日丹青之舉。學業之暇,飽覽煙雨參差,體會人情微妙。瞻同谷少陵之廬,以山作友;訪深山西峽之頌,與石為交。且行且吟,終日不倦。

途經徽縣,有金徽美酒可品,有千年古樹可觀。然後入兩當,宿黃花驛,松煙層染,白雪堆積,以數尺之宿墨寫百態之人生。任公朝夕揮染,餘等日夜相隨,於寫生又有體會:其一,一域之得,非放四海而皆準,須應物象形;其二,盡精微,致廣大,《中庸》如是,繪畫亦如是;其三,不以筆墨屈就於物象,能用素箋張揚以自我。日有所進,已不虛度,何況所悟者有三。

兩當山川,因峽深澗密、峰疊水湍而名。穿其谷,林木高低,暢其遊能忘以朝暮;入其裡,故道隱映,窺其深可讀透興衰。餘等得王君宏譚之陪,遊觀音峽、靈官峽,知秦山隴水之層疊;訪太陽寺、雲屛寺,見香火人煙之瀰漫。賞羌族歌舞,知異域風情。畫之遊之,皆有所得,諸君樂而不知返矣。

長亭十里,終須一別,眾人無不嘆息扼腕。惟期山河重聚,再受任公教,再寫眼前胸中之丘壑。

庚子霜降星飛記於返濰途中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兩當縣老南街 任惠中工作室寫生基地揭牌儀式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參觀兩當起義紀念館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培養藝術人才講座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