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張家港青聯改革:擴大青年“朋友圈” 匯聚發展“新”合力

“你好,經張家港市新興青年促進會協商、推薦,並經相關部門考察通過,你被正式推薦為張家港市青聯第五屆委員候選人。”當江蘇張家港市申通快遞有限公司城南分公司的謝俊偉接到電話時,他有些激動。

“沒想到我們這個行業的人也有機會入選青聯委員,我們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直以為只是城市的‘過路者’,沒想到也有機會成為青年工作大家庭的一員。”他說。

近年來,團張家港市委以青聯改革試點為契機,緊緊把握新時代青年分佈和發展特點,堅持問題導向、正本清源,堅持刀刃向內、自我革命,以“找、聯、建、吸”四字工作法為創新舉措,有序推動青聯在改革中縱深發展,讓青聯在青年中更加“有感”。

讓青年“聚”起來

“你好,是團張家港市委嗎?我是蘇州一小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的盧斌,我朋友說他最近加入了個青年組織——‘新興青年促進會’,很不錯!我做新媒體的,您看我能加入嗎?”作為一名出生於1989年的新媒體從業青年,由於工作需要,喜歡接觸各類新的事物,但平時朋友圈很侷限,他想通過這個平臺認識新朋友。

加入張家港市新興青年促進會後,他的世界發生了改變:“以前是一個人埋頭想點子,思維很侷限;現在思路遇到瓶頸,有一群有著同樣愛好,充滿夢想的小夥伴和你一起暢聊、一起思考,讓我感覺很有力量。”

據瞭解,為解決成立多個社團組織民政審批難、註冊資金難等問題,團張家港市委創新建團形式,成立了張家港市新興青年促進會。根據類別特徵,下設新興青年文藝創作分會、新生代農村青年人才分會、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分會、新經濟組織從業青年分會、青年工匠人才分會、新媒體從業青年分會等6個分會,力爭實現對張家港市新興青年的全覆蓋。

為了更好地團結帶動青年堅定跟黨走,團張家港市委打破團組織以鄉鎮、機關團組織為主要渠道的聯繫方式,根據新興青年群體的分佈領域等特徵,對全市11個鎮(區)開展實地調研走訪,及時瞭解、掌握新興青年群體的現實狀況。

“並非只有行業精英才能加入青聯,我們希望通過挖掘、吸納各類青年社團骨幹,以其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和在青年團體中的重要影響力,去帶動整個團隊發揮積極的社會效能。”團張家港市委掛職副書記鄭曄說,張家港青聯在改革中,力求突破“小圈子”的掣肘,與更多元、更廣泛的青年共鳴、共成長。

在走訪摸排的基礎上,張家港集各團(工)委力量,尋覓、凝聚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優秀新興青年代表,以標杆型的新興青年帶動引領本領域其他青年,讓青聯更有力度、溫度、廣度和深度。一年來,通過結交“新面孔”、吸收“新生代”、擴大“朋友圈”,一大群代表各自行業的優秀青年脫穎而出。

“作為新媒體從業青年,我每天需要帶著最敏銳的嗅覺去挖掘發生在城市角角落落的大小事、新鮮事。我發現著他人。如今,我也被他人發現,推薦為青聯委員候選人。”蘇州愛上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黃一飛說,“能與青年朋友共成長,我感到很自豪。”

讓服務“活”起來

“手機可以有一個充電的地方,手上劃破,可以用這些醫藥箱進行包紮治療,口渴的話還有一些飲用水,我覺得是非常方便的。”7月17日,忙碌了一上午的快遞小哥袁麗彬,熟門熟路地來到張家港農商銀行書香支行“港城快遞小哥青春接力站”網點,給手機充上了電。

今年以來,團張家港市委在全市農商銀行、工行張家港支行2家銀行基層網點,全面鋪開“快遞小哥青春接力站”,並升級打造“新興青年青春服務站”陣地建設,為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外賣小哥等各類新興青年提供飲水供給、手機充電、傷痛救治等多元化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新興青年青春服務站共36家。

為更好地聯繫、服務廣大新興青年,團張家港市委、張家港市青聯推出“港城青年優享計劃”,在就業創業、法律諮詢、聯誼交友、志願禮遇、商圈優惠等10項內容的基礎上,推出每週35門公益課,全方位普惠各類青年群體。

同時,她們通過積極探索“青聯+青創”“青聯+青商”“青聯+志願”等工作模式,舉辦各類學習、交流、公益等活動。一系列讓青年做主、為青年服務的舉措,進一步激發了新時代青聯組織的生機活力,讓青聯在青年中更加“有感”。

讓改革“破繭成蝶”

“短短几個月,在這個青年社會組織的引領下,我不僅擴大了朋友圈,還通過和優秀青年們的探討和思維碰撞,對農產品的開發、創新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實踐。”張家港果匠新農人農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錢峰說。

當初,他辭去工作,從事農業,去種果樹,沒有人理解他,創業路上充滿各種質疑聲。他也時常猶豫是否要堅持下去。當他加入了張家港市新興青年促進會,認識了很多和他一起奮力在鄉村振興、新生代農民致富路上的青年夥伴,他再也沒有感覺到孤單。如今,在錢峰的帶領下,周邊越來越多的農戶逐漸用上了新技術進行種植,農產品的豐收也是一年比一年好。

錢峰的故事只是張家港青聯改革中的一個縮影。值得關注的是,經過嚴格審核,團張家港市委首批遴選吸納了102名優秀新興青年代表成為新促會會員,其中,35週歲以下青年佔比76.5%,黨團員比例超過40%。隨著更多青年的加入,新促會會員和青聯委員之間發生著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他們為各自所在群體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

張家港市青聯常委、新促會會長侯曉雲表示,新促會作為張家港市共青團聯繫新興青年的橋樑和紐帶,將積極發揮黨團員、行業青年代表的先鋒引領作用,思想上加強政治引導,在“潤物無聲”中增強新興青年群體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的先進性和政治性;行動上帶領全市新興青年主動作為、開拓創新,成為行業引領“新典範”,經濟發展“新引擎”。

11月,團張家港市委將以新興青年促進會為主要平臺,加強對不同領域優秀青年的會員吸納,並擇優推薦成為青聯委員,引領、帶動更多的新興青年群體。目前,團張家港市委已完成制定管理辦法,嚴格會員進出機制,保證社團組織質量。同時,積極探索青聯會員團體積分制管理模式,鼓勵團體會員常態化參與及開展相關青聯活動,研究制定青聯團體會員退出機制,同步實現動態管理。

為更好地推動青聯改革落地見效,團張家港市委將加快全市12個“青年之家”陣地項目導入,以剛建成的紅堡·張家港市青年中心為重點,積極引導青年社會組織入駐孵化,打造團屬社會組織孵化基地,讓改革工作真正“破繭成蝶”,實現從“築巢引鳳”到“引鳳築巢”。

圖片

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