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北京大學考古教授齊東方曾在文中說:

“如果說起一百年來唐代重大考古發現,一定會包括何家村遺寶。

如果問起,通過什麼文物可以認識大唐盛世?

一定會回答何家村遺寶。”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如同撕下大唐畫卷的一角,放在顯微鏡下研究,每一個圖案、每一道花紋、每一個設計,都是真實的大唐品味,都是真實的大唐生活。它們曾擺在唐朝的案頭,曾被一雙雙唐朝的手捧起,也曾見證一個個發生在唐朝的故事。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1970年10月5日,西安市省公安廳下屬的收容所在進行房屋建設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普通的陶甕。然而打開之後,陶甕中的銀碗、銀盤、金盆、金盃···瞬間驚呆了在場的眾人。收容所的負責人隨即報告了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幾天後另一個陶甕和一個銀罐被髮掘出來。對兩甕一罐的文物進行清點、登記後1000餘件包括金銀器、銀餅、瑪瑙器、水晶器、玉器等在內的希世之珍就此重見天日。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50年過去了,何家村遺寶的魅力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減淡分毫,反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探索。拂去歷史的塵埃,大唐的氣度、大唐的雍容、大唐的傳奇從何家村遺寶可見一斑。如果問,哪裡是離大唐最近的地方?那麼一定是陝西曆史博物館的大唐遺寶展廳,還有什麼比置身於唐朝器物之間更能夢迴大唐嗎?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只是這樣能夠沉浸其中的大唐風情並不能時時感受,而難得去參觀也常因為距離、保護措施、人多等原因不能盡興。心中的大唐便如鏡中花、水中月總是朦朦朧朧,讓人多了幾分遺憾和惘然。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不過現在文創君想大聲對你說

不用遺憾啦!

2020年,即何家村窖藏發現的50週年

華夏文創聯合陝西曆史博物館出品了

《2021年陝博日曆·花舞大唐春》!

那些在博物館難以細品的文物,

將在這裡與你重逢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2021陝博日曆·花舞大唐春》以何家村大唐遺寶為主題,365天每天精選一文物,清晰的文物實拍圖給你比參觀博物館更精細的視覺體驗。器物不言,自有玄機。一日一寶,你不僅會了解何家村遺寶,更能窺一斑而知全豹,感受屬於大唐的溫度。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最高貴的飾品

——白玉臂環

在唐代人對器物質地貴賤的認識中,玉為第一,而金為第二。那麼一件玉和金結合的臂環當然可以稱得上最高貴的飾品了。何家村遺寶中的白玉臂環,用了白玉、黃金、寶石三種不同材料質地,由三段弧形白玉銜接而成,可以自由開啟,構思精巧且玉質上乘,只有在當時身份顯貴的女子才能佩戴這樣精美的飾品。

唐代詩人牛嶠在《女冠子》中描寫道“額黃侵膩發,臂釧透紅紗”,今天看著何家村遺寶的白玉臂環,我們也可遙想它的主人是怎樣的風姿動人。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傳說中的風神

——鎏金飛廉紋六曲銀盤


楚辭《離騷》中有“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的句子。其中“望舒”是為月亮駕車的天神,而“飛廉”則是傳說中的風神。飛廉的形象基本為有角、鳥身、大尾,形象並不固定。《文選·上林賦》曰“飛廉,龍雀也,鳥身鹿頭”與銀盤上的動物相對接近,因此被定名為飛廉紋。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智慧與吉祥

——鎏金鸚鵡提樑銀罐

這件鎏金鸚鵡提樑銀罐以鸚鵡紋為主題,質地白銀,紋樣鎏金。唐朝關於鸚鵡的詩詞較多,李白在《鸚鵡洲》中說“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楊貴妃教鸚鵡圖》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白居易也做《鸚鵡》曰“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得經年嘴漸紅。”在內蒙古出土的壁畫《楊貴妃教鸚鵡圖》中也能看到鸚鵡的影子。可見鸚鵡在唐朝是比較普遍的一種寵物了。人們把鸚鵡看作智慧的代表,和跡象的象徵。這件提樑罐上的鸚鵡被葡萄、石榴、蔓草等花紋圍繞,彷彿在百花園中歌唱,造型、裝飾都堪稱最美的器物之一。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它是一本日曆,又不止是一本日曆

它是一本何家村窖藏介紹圖冊,

365天每天一件何家村珍寶

一天一點文物知識,

讓你不知不覺成為“行內人”

它是一本可供臨摹的碑帖精選,

日期節氣字體源於名碑名帖

帶你於反覆臨摹中領略中國書法之魅力

它是一本充滿儀式感的時間記錄手冊

每一天都標註著

農曆、公曆、節日、節氣、以及輯字出處

時間在這裡便有了鄭重古樸之美

它還是......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如果你想,擁有一本可以翻閱的大唐


它更是一本凝結著大唐氣韻的夢想之書,

大唐可以被置於掌心反覆翻閱。

如果你想

大唐盛世,將從何家村遺寶起

為你慢慢打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