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越不健康的人,越固執,這樣的人骨子裡自卑,不好相處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心理越不健康的人,越固執,這樣的人骨子裡自卑,不好相處

文/老K

根據《2017中國城鎮居民心理健康白皮書》顯示,心理健康的中國城鎮居民僅佔總人數的10.3%73.6%的城鎮居民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16.1%的城鎮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心理越不健康的人,越固執,這樣的人骨子裡自卑,不好相處

一般來說,心理不健康的人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固執”,而固執的人在人際關係中會出現各種問題。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為何我們需要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呢?以及為何心理不健康的人會出現固執問題。

認知障礙

心理越不健康的人,越固執,這樣的人骨子裡自卑,不好相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心理不健康的人,他們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有很大問題的。比如經常會猜忌別人,甚至會過分把問題放大,其實這就是一種

認知障礙

根據認知心理學來看,決定情緒的並非是事件本身導致的,而是人腦對這件事的加工導致,通俗地說,影響我們的並不是這個世界,而是我們看待世界的認知

心理學家艾利斯曾提出了一個經典認知理論——合理情緒療法

誘發事件——情緒產生的間接作用【A】


個體對此產生的信念——情緒產生的直接原因【B】


誘發事件產生的情緒結果【C】

這個理論就是告訴我們,產生我們的情緒問題或者心理問題,大部分不是一件事導致的,而是我們對待事情的看法導致的。

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我舉個例子,一個人上班趕車,結果車正好沒有趕上,這個時候他可能有兩種看法,一種是“我怎麼又沒有趕上車,肯定完了,被扣錢了”,這個時候他肯定焦慮。

另一種想法是“沒事,我再等等,下一輛車很快就來,扣錢也不一定呢”,如果這樣想,他不會太煩躁。

心理越不健康的人,越固執,這樣的人骨子裡自卑,不好相處

對此他認為,“人不是為事情困擾著,而是被對事情的看法困擾著”

所以一般心理不健康的人會固執的只能看到事物糟糕的那一面,自然與人相處也會出現各種問題,如果一個人採用消極的思維方式去認識世界時,就好像給世界加上了一層黑白的消極濾鏡。無論眼前的世界多麼五彩紛呈,這種認知方式都會給它們刷上一層灰色。

自卑或者自戀

心理越不健康的人,越固執,這樣的人骨子裡自卑,不好相處

大部分心理不健康的人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自卑和自戀”。要說自卑和自戀其實本來就是一體兩面。

不同的是,自卑的人更多是自我攻擊,認為“自己總是不如別人”。而自戀的人內心趨向會“攻擊”他人,也就是產生過度的競爭關係,比如在事事上面搞得

“我一定要比你好”的感覺。

和自戀的人相處是非常痛苦的,這類人對自己有誇大的自我認知,他們心中的自己是理想化的、完美的,是不應該犯錯的

自戀型人格的人在與人交往時,缺乏共情的能力

所謂共情是指能站在他人角度體驗他人苦與樂的能力。因為無法感受到別人的感受,因此他們很難發現自己的行為會給他們造成傷害當被他人指責時,他們會用否認的方式去迴避自己的問題,用拒絕認錯來維護自己完美的形象。

所以他們非常固執,同樣自卑的人也是一樣固執,在人際交往中,這些人會固執認為自己就是不如別人,而且極其敏感,你稍微可能不太在意ta的感受,立馬就會明裡暗裡責怪你。所以和自卑的人相處很累,這是很多人的感受。

心理不健康的人,離別人太遠

心理越不健康的人,越固執,這樣的人骨子裡自卑,不好相處

很多患上神經症(抑鬱、焦慮強迫)的朋友特別孤僻,他們害怕走入人群中。這個可能和他們的早年經歷有關。

因為很多人的童年並不是很幸福,也許在人際關係中受到傷害哪怕成人之後還帶著“心理創傷”,內心的核心信念覺得“人群是不安全的”。

這些人的心理防禦過度強烈,所謂心理防禦機制,指的是當我們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我們的心理就會具有自覺或不自覺的想要擺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傾向。

根據心理學來看,一個人的心理防禦如果過度強烈的話,就會喪失人際交往中的真實感,在人際關係中也會過度敏感。從而很難與人建立深度關係,他們時常會感受到自己很孤獨,別人無法理解自己,沒有依靠等等。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裡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討論吧!)

其實細細分析,這都是他們自己內心出現了問題,自己把自己給封閉起來,這類人也很容易患上心理問題。

所以如果你的心理不健康,建議趕緊尋求專業的心理求助,比如定期接受心理諮詢,如果很嚴重的心理障礙甚至需要就醫。切不可自己悶頭解決,畢竟人生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