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洶湧於廟堂,澎湃於江湖

最近,一則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熱刷朋友圈——據稱印度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申遺中國象棋,並且前後申請了六次,不過均被駁回。作為一名象棋皮毛愛好者,看到這個消息,筆者心中那是相當震驚。儘管象棋的起源確實有“印度起源說”,但那是一個尚有爭議的說法,缺乏有力的佐證。

不過,在筆者寫此文之際,又傳來了印度被“冤枉”的消息。有報道稱,印度從來沒有向聯合國申遺中國象棋。究竟事情真相如何,目前尚不清楚,不過此事,卻讓中國象棋著實地火了一把。

關於中國象棋的起源,如今在學術界仍是大家爭論的焦點。首先來說說“印度起源說”。

傳說古印度有一種四人對局的棋,名叫“恰圖蘭格”,棋盤為六十四個方格,棋子放在四角的格子裡,每方八子;王、象、馬、船各一,兵四。各子步法:王直斜行一格;象斜行二格;馬與今天的國際象棋一樣;船直行無遠近;兵與今天中國象棋無異。每著棋走前擲骰子,五點是王或兵走,四點走象,三點走馬,兩點走船。

中國象棋的走法和“恰圖蘭格”有相似之處,據此,印度有學者認為,中國象棋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英國著名東方學家威廉·瓊斯也指出:“中西象棋大體相同,其源必無異;中國古代不產象,印度則是產象國,中國既名‘象棋’,且棋中有‘象’,這是由印度傳入的證據。”這種說法成為了“印度起源說”的旁證。

事實真的如此嗎?並不盡然,首先,象棋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楚辭·招魂》中就對其形制以及玩樂方法作過專門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營並進,道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此時印度的“恰圖蘭格”恐怕還沒出世。旁證也同樣站不住腳,中國自古就產象。這從河南省的簡稱中,便可得知。河南的簡稱是“豫”,來源於九州之一的“豫州”。“豫”是一個象形字,即一個人牽著一頭大象,從這可以看出,大象最遲在大禹時期,已在黃河流域出沒。

與“印度起源說”相對應的,是“中國起源說”。我國古文獻當中,有幾種有趣的說法,如有人認為是舜創制的,理由是舜有個弟弟叫做“象”,十分桀驁不馴,舜因此把他囚禁起來,又擔心他寂寞,由此發明了“象棋”,還有人說象棋是西漢大將韓信發明的,如今棋盤上的“楚河漢界”便是明證。

類似的說法還有很多,但是歷史已經證明了,世界上許多偉大的發明往往並非一個人完成的,中國象棋也不例外。在這個意義上,中國象棋應該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

從象棋演變歷史來看,最早源於周朝的六博棋,秦漢時代出現了對塞戲,到了北周時期正式出現象棋的雛形象戲,《太平御覽·工藝部·象棋》說“周武帝造象棋”。隨後,經過漫長的演變,到了宋朝正式定型。如今看到的象棋遊戲,就是在宋朝定型的。

宋代最有名的棋手當數文天祥,他不但一生酷愛象棋,還寫下許多吟詠象棋的詩篇。他不用棋盤,全憑記憶來口弈,首創盲棋的下法,廣受棋壇讚譽。據載,他抗元失敗被俘後,在囚牢裡日夜研習象棋殘局,還時不時教獄卒下盲棋。一生共編撰了40多個精彩棋局,經過幾百年風雨,大部分散失,只有《文丞相玉帛金鼎圖》象棋殘局流傳到現在。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宋朝時期,中國象棋還只是貴族之間的遊戲。直至明朝中期,它才真正走向民間。中國象棋也就此迎來了最為繁榮的時期。

明代象棋之所以能從貴族走向民間,與明朝經濟水平發展有關。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在促成明朝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使得各個階層呈現出互相融合的狀態,民眾,特別是市民階層,作為其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慢慢地將自身的文化融入到其他文化中去,象棋便是在這種情況下走下“殿堂”,進而“飛入尋常百姓家”。

象棋在民間流行之後,迅速和老百姓的生活相結合。這從“象眼”一詞在生活中的運用便可窺知一二。“象眼”是象棋方面的專業術語,兩個棋子下在“田”字形的斜對角上,其中央的交叉點稱為“象眼”,因象棋的廣泛普及和“象眼”本身的形象化,“象眼”一詞成了這種上下交叉,中間有點的形狀專稱。根據明筆記小說《樸通事》記載,明朝時期有一種餅就叫做“象眼棋子”。

需要指出的是,象棋在明朝,也得到了女性的推崇。在封建社會中,婦女向來受沉重壓迫,統治階級對婦女生活有著諸多限制,如清人周思仁《受持篇·居家門》就對女子做出了特別規定:“六歲以上,不出門庭,不許飲酒,不許覽山歌小說,勿說詩畫琴棋,常使持唸佛,教以四德三從。”

不過,晚明時期的女性沒有這麼多“忌諱”,當時的人大多以才情作為衡量婦女的尺度,在《金瓶梅》第二回裡,賣茶的王婆向西門慶介紹潘金蓮時,就把通曉雙陸象棋作為女子百伶百俐的標誌之一,這也反映了市民對於棋類活動的肯定態度。加之晚明推崇女子才情的思潮,於是棋類活動風行於市井裡巷的男男女女。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誕生了許多國手,其中最有名的當數李開先。李開先是山東濟南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戲曲作家,字伯華,號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嘉靖八年(1529)進士,歷官戶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員外郎、郎中,後升提督四夷館太常寺少卿。後來因為得罪首輔夏言遭罷官,那句“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便出自他的手筆。同時,他還是一位象棋高手,而且終其一生沒有對手。

李開先寫了不少詩歌來記敘下棋時的情景,如《送棋客吳橘隱兼及吳升甫》:“雖雲國手同推汝,叵奈強兵獨有吾。每讓三先難成埒,縱饒一馬亦長輸。”吳橘隱和吳升甫是當時著名棋手,李開先讓他們三先,他們根本不是對手,讓他們一馬他們也往往贏不了一兩局。

在明朝嘉靖時期,飲譽天下的象棋國手是燕京人陳珍,他曾經打敗了另一位極負盛名的象棋高手張希秋,轟動天下。但與李開先對局時,李開先即便饒他一馬,陳珍也總是大敗虧輸,僅能走和寥寥數局而已,從來沒有贏過李開先一局。

李開先在《後象棋歌》中總結了自己的象棋實戰經驗,彙集了一些基本理論,提出了“莫走顛崖,宜居要地”;“勢有大小,貴能善時”;“彼強我弱避其鋒,我寡彼眾張其勢”等理論,特別是他強調“當頭用炮能驚眾,夾肋藏車可突圍”,認為當頭炮佈局優於其他佈局,這對現在人下象棋仍有影響。

最後,以《中國科學文化史》作者、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的一段話做結。他認為中國象棋當然是中國人發明的,“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