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投資新增公衛市政舊改等四領域,特別國債或給予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之後,為了穩投資穩增長,國家優化了中央預算內投資結構,新增了公共衛生、市政基礎設施、老舊小區改造、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四大領域。為搶抓這一政策機遇,不少地方積極申報項目,以爭取更多資金支持。

有地方官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有可能將要發行的特別國債籌集的部分資金會支持這些領域。中國政法大學施正文教授也認為,預算內投資新增的領域跟疫情防控直接相關,將來針對此次疫情發行的特別國債將會有部分資金對此進行支持。

中央預算內投資,是指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管理和安排的中央財政性投資資金,包括長期建設國債投資。2019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為5776億元。除了直接投資以外,中央主要採取投資補助、貸款貼息方式支持地方項目建設,投向的領域主要包括社會公益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農業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重大科技進步、社會管理和國家安全等領域。

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造成較大沖擊,應對疫情衝擊一大舉措就是積極擴大有效投資。

3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司長歐鴻表示,下一步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加強公共衛生、市政設施、老舊小區改造、應急物資儲備體系等領域建設。

不少地方政府公開信息也指出,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新增了公共衛生領域、市政基礎設施、老舊小區改造、物資儲備建設等四個領域。

根據湖北省黃石市發改委等官方公開的信息,公共衛生具體包括地市級和縣級疾控中心、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傳染病醫院能力標準化建設、縣級綜合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等。

市政基礎設施包括醫廢危廢和汙水垃圾處理設施、供排水供氣供熱管網等設施、縣城公共服務設施(如市政交通、養老、文旅體育、社會福利、社區綜合服務等)。

老舊小區改造包括小區的養老撫幼、無障礙、便民等公共服務設施,與小區直接相關的道路和公共交通、通訊、供電、供排水、供氣、供熱、停車庫等城鎮基礎設施項目。

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包括存儲醫療物資兼顧其他應急物資的儲備倉庫。

施正文告訴第一財經,增加公共衛生和物資儲備投資直接跟疫情相關,老舊小區和市政基礎設施也是應對疫情的補短板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新增這些領域符合當前形勢,既可以補短板拉動有效投資,也可以防患於未然,應對疫情較長時間存在以及未來可能存在的疫情爆發。

為了搶抓這一政策機遇,不少地方積極申報,一些市縣項目總投資破百億。

比如湖北孝感市發改委稱,該市公共衛生設施、市政設施、老舊小區改造、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等4個領域共548個項目進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總投資707億元。湖北襄陽市針對四大領域,新增謀劃項目312個,總投資758億元。江西宜春市稱新增了上述四大領域儲備項目416個,總投資538.8億元。

而上述四大領域很可能也是特別國債支持的領域。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了發行特別國債,市場普遍預計這一規模將達到上萬億元,但對於這筆資金投向則各有看法。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的關於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的若干意見稱,圍繞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的8個領域66個專項,中央特別國債支持的4個領域32個專項,特別是應急醫療救治能力、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縣級醫療診治能力、以縣城為主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醫廢危廢和汙水垃圾處理設施、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等短板弱項,按可准入、可落地、可申報、可持續的“四可”要求編制三年滾動投資計劃,及時推送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

施正文表示,湖北文件中提及的特別國債支持領域及後面具體項目,跟此次預算內投資的新增四大領域基本吻合,這意味著未來特別國債資金可能會支持這些領域。因為特別國債是針對此次疫情,按理部分資金會用於投資短板項目,公共衛生、醫藥等物資儲備等正是投資支持方向。另外部分資金可能還會用於疫情防控支出、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恢復、支持小微企業生存發展。

他認為,目前各地加快相關領域項目儲備,做好前期工作,等到特別國債發行籌資後,可以加快啟動項目,有利於充分發揮債券資金效益,穩投資補短板。

(來源:第一財經)

中央投資新增公衛市政舊改等四領域,特別國債或給予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