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後期,秦軍戰鬥力為何突然暴增?

張藝謀導演的《英雄》一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秦軍戰陣,秦軍被諸國稱為“虎狼之師”,可見諸國對秦軍戰鬥力的敬畏,那麼秦軍的戰鬥力為何如此強大呢?

其實在戰國初期,魏武卒方陣才是當時戰鬥力的天花板,秦軍的強悍戰鬥力,是商鞅變法之後的事了。魏武卒是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首批職業軍人,魏國曾憑魏武卒方陣橫掃諸侯各國,稱霸百年,魏武卒曾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勝六十四次,無一敗績。

當魏武卒稱王稱霸時,秦軍戰鬥力還屬於戰五渣一類,,吳起曾統領剛練成五萬魏武新卒大戰秦軍五十萬軍隊,使秦軍大敗而歸,甚至秦國都差點被滅。在河西之戰中,秦軍戰敗,割地賠款,直到秦孝公即位之後,商鞅在秦國開始變法,使秦國逐步實現了富國強兵,又打造出一支稱霸戰國後期大秦強軍。

戰國後期,秦軍戰鬥力為何突然暴增?

變法是如何讓秦軍戰鬥力打上了興奮劑了呢?

一是軍功爵位制度。

商鞅變法中重點內容有:廢除舊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禁止私鬥,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的制度。同時規定:對於戰死在疆場的秦軍士兵,所立軍功家人可以繼承,而且可以得到豐厚的撫卹金。受傷的士兵,也可以得到賞賜。秦軍士兵殺敵達到一定的等級,可免除服兵役。

這樣的制度,使秦國無論奴隸、百姓、商人等都可以憑藉軍功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在利益驅使下,人人踴躍參軍,這樣的軍隊戰鬥力自然十分強悍。

二是嚴苛的軍法。

為了防止士兵在出現投降、怯戰,商鞅之法對於軍隊編制做了非常嚴格的刑法處罰規定。秦軍的步兵編制為: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

戰國後期,秦軍戰鬥力為何突然暴增?

如果士兵出現投降或者怯戰,所在這一編制的人如不舉報,就要都負連帶責任,而且會連帶到家屬。另外,秦軍不同等級爵位在戰場上,所斬殺的敵人數量達不到規定的數量,主將也將會受到處罰。這樣嚴苛的軍法下,士兵在戰場上也就必然拼命殺敵。


戰國後期,秦軍戰鬥力為何突然暴增?

三是國家強大的戰爭動員力。

據“雲夢秦簡”記載,秦軍一名士兵一個月口糧約在40斤左右,在長平之戰中,秦趙在長平對峙三年,雙方投入兵力超過百萬,其中主流說法是秦軍投入長平兵力超過60萬。

當時秦國總人口也不過數百萬,可見秦軍強大的戰爭動員力,另外要注意的是秦軍是遠離本土作戰,從咸陽到長平前線距離就已超五百公里,別說那個時代生產力低下,糧食產量不高了,即使是現代,動員六十萬軍隊,持續三年,世界有多少國家能維持?


戰國後期,秦軍戰鬥力為何突然暴增?

四是兵種和裝備專業化。

秦軍分為車兵、步兵和騎兵三個兵種,車兵配弓、弩、矛、鉞等兵器,遠時用弓、弩射殺,近時用矛、鉞等格鬥;車屬徒兵緊隨戰車,與戰車密切配合,互相掩護。

步兵分為輕裝步兵和重裝步兵。輕裝步兵下穿鎧甲,持弓、弩等兵器,居前排,用弓,弩遠程殺傷;重裝步兵著重鎧,開戰時先居輕裝步兵之後,接近敵人時,以戈、矛、鉞、殳、鈹等長兵器與敵人拼殺。

騎兵主要配弓箭和戰刀,其主要作用是與車兵、步兵配合,射殺敵人,另外據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箭頭來看,秦軍箭頭都是標準化三菱型箭頭,箭頭的各個面標準相差在毫米。

這樣的兵種專業化,裝備標準化和軍隊複合化的戰陣,已然是現代化軍隊的模樣,這種精神上充滿士氣、軍法上從嚴治軍、戰法上領先時代和裝備上壓制對方的軍隊,在那個年代能不天下無敵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