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信基金塗世濤:以衍生品為矛 打造另類量化絕對收益

“在量化策略中廣泛地使用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工具可以打開獲取另類絕對收益的廣闊空間”長信基金量化專戶投資部副總監塗世濤相信,立體化、多層次的交易空間是量化策略發揮廣度和概率優勢的好賽道。

從衍生品市場的初心出發做策略

如果從博弈視角出發,會更多關注行為金融,但塗世濤選擇更多地從市場初心出發,認為衍生品市場不是賭場,市場的初心是通過提供風險轉移的平臺服務實體經濟,期貨、期權市場皆是如此。

因而,主體策略從實體參與者的需求出發,以賺取各類風險溢價為目標,通過量化手段分散管理好風險,是策略伴隨市場發展可持續健康成長的道路,是淨值長期上行的基礎。

同時,市場處於發展初級階段的現狀,需要有增強策略能捕捉各個微觀角度定價不充分的Alpha,提高市場效率。但同時要有充分預期,這類策略伴隨著市場有效性提高會逐個失效,需要以工匠精神不斷研發以補充新Alpha。

基金專戶打造絕對收益策略有兩個目標,一是最大概率達到絕對收益業績基準,二是相對市場同類策略有超額收益。這需要兩類策略的配合,主體策略保證大概率達到基準,不會因部分Alpha失效而受影響,為增強策略提供容錯空間。增強策略帶來超額收益,提高收益風險比,使投資者對產品再做擇時的意義不大。

用衍生品將各類Alpha

轉化為絕對收益

衍生品實現絕對收益有兩種途徑,一是直接構造絕對收益策略,如:CTA策略、期權波動率策略,二是將相對收益Alpha轉換為絕對收益,如:量化對沖策略。

在長信基金的實踐中,CTA策略包含量價趨勢類策略、量化基本面策略、股指和國債複合策略三大模塊,期權策略包含波動率交易和套利,量化對沖多頭端獲取Alpha和打新收益,空頭端使用股指期貨和期權的組合進行立體對沖。

塗世濤認為,CTA為主要彈性收益來源,量化對沖為穩健的類固收底倉,期權提供補充增強的組合是當前最有性價比的量化絕對收益組合。這一方面源自於策略間的負相關性,對沖和CTA統計負相關,期權和CTA中的趨勢策略風險暴露負相關,另一方面CTA和期權保證金交易資金佔用少,用對沖來打底替代傳統固收,策略間資金佔用互補,可使產品在做到較高收益風險比的同時實現較高絕對收益。

面向未來

應對策略失效風險

量化策略實盤投資不能過於相信於歷史回測,評估策略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回測的績效和相關性,更要嘗試理解策略有效性的假設條件,在子策略配置的框架中加上未來失效概率和失效賠率,不僅在歷史淨值相關性上分散,更要在潛在失效風險的邏輯來源上分散,這是量化投資經理在策略研發之外更大的價值。

具體實現跟蹤上,可交易的頭寸常常是Alpha收益做了可行性妥協後的一種表達,如果只是觀察策略頭寸的實盤業績來評估失效風險往往是隔了幾層紗,或滯後或有偏,在實盤中會構造更接近底層收益來源的代理變量來監測。

穿越週期

需要建立三層信任

量化策略特別是衍生品策略幾乎都面臨激烈競爭和快速迭代,大都會面臨兩個週期:小週期策略階段回撤,大週期策略徹底失效。作為投資經理,都期望策略能穿越週期,投資者能夠左側加倉,這需要依次建立三層信任。最初,需要好的歷史實盤業績,

以淨值信任為起點;過程中,需要讓投資者熟悉理解策略,一起走過策略必然有的階段性回撤,達到策略信任;但任何策略終有失效淘汰,市場參與者都得面對,需要讓投資者理解整個團隊的策略研發能力和體系,相信我們能率先開發出新策略走出困境更高的躍起,最終實現體系信任。這也是長信基金量化衍生品團隊篤定前行的道路。

專欄鏈接

長信基金塗世濤:以衍生品為矛 打造另類量化絕對收益

1.長信基金安昀:再談對“絕對收益之心”的理解和執行

2. 長信基金黃韻:堅守好公司是穿越牛熊的制勝之道

3.長信基金葉松:積極的心態在底部尋找投資機會

4.長信基金左金保:與時間為友 追求長期穩健的超額收益

5.長信基金吳廷華:堅信價值 努力獲取可持續的絕對收益

6.長信基金高遠:立足基本面投資 相信週期的力量

7.長信基金楊帆:發揮資產配置優勢 力爭獲取絕對收益

長信基金塗世濤:以衍生品為矛 打造另類量化絕對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