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梨之鄉山溝溝(舊作)

蜜梨之鄉山溝溝(舊作)

“山溝溝”,光聽這個詞多少含有貶義,讓人聯想起“窮鄉僻壤”“經濟落後”等詞語。山溝溝與九寨溝比,是芝麻與西瓜,是蚍蜉與大樹,是小巫見大巫,實在沒得比。

但人家的廣告詞卻寫得有趣:“四川有個九寨溝,杭州有個山溝溝”。九寨溝是世界級的旅遊勝地,每年擁有數以萬計的世界各地遊客,浙江一個小小的山溝溝哪能與它相比?只是因為兩個風景區都有山溝、瀑布的特點,就硬把不知名的無名小卒和如雷貫耳的大牌連在一起,讓人感嘆其自不量力的同時,卻牢牢記住了這個名字。

山溝溝有三個景區:湯坑、茅塘與花果山。湯坑是峽谷型生態旅遊區,峽谷全長兩公里,落差380多米。從上到下,共有十八個瀑布,號稱“連天十八瀑”;茅塘是高山平臺型觀光旅遊區,以農居休閒為主。茅塘村口的石壁坡流,被稱為“浙北第一坡流”;花果山其實就是一片園林,可供遊客上山邊摘邊吃,享受農家樂趣。

像山溝溝這樣的景點,浙北一帶其實很多,比如臨安的浙西大峽谷,太湖源,安吉的藏龍百瀑,龍王山黃浦江源等,大同小異。植被豐富必蘊水,有水必有峽谷,巨石,瀑布,山溪,如此而已。走得久了,看得多了,眼界也高了。臨走之前跟朋友提起,語氣中竟已沒有旅遊的興奮,只期望能在好山好水的薰染下做個綠色的夢,足矣。

10點半從上海出發,3個多小時抵達目的地。全程路況是不錯的,國道、省道、一直到翻山越嶺的山道,都是水泥路,穿來穿去,爬上爬下,就到了山裡山、彎裡彎的山溝溝。

兩天一夜的行程,有驚喜也有失望。如此複雜情緒,容我一一道來。

七重驚喜

1 好吃好玩生態村

據說遊覽茅塘很悠閒,於是下車直奔那裡。印象最深刻是生態村,爬10分鐘山即可到達。裡面是大多數江南古鎮都有的農家生活演示,“打年糕、釀土酒、磨豆腐”,每個作坊都是一戶人家,參觀景點的同時也拜訪了當地村民。

酒作坊盛產土燒,48度白酒,攝影阿泉花10元買了一瓶,據說口感不錯。看著成品酒從古老的儀器中蒸餾而出,倍感神奇。除了白酒,旁邊的桌子上還擺放著用梅子浸的水果酒,齊齊整整排滿一溜,很打眼。

豆腐坊裡的東西都是用山泉水做的,豆花1.5元/碗,豆漿1.00/碗,不少住在這裡的遊客早飯都在這裡解決。

最吸引人是“打年糕”,先把糯米(摻一點點大米)用巨大的石磨磨成粉,浸水後上籠蒸,還要用百把斤重的錘打夯,把年糕錘打結實,吃起來有韌性。屋子裡擺著所有做年糕的工具,還可以推推石磨感受一下年糕師傅的辛苦。據說剛出爐的熱年糕味道非常好,蘸糖吃,又糯又香,週末買的人很多,可惜我們沒碰上。

聽當地人說,做年糕的師傅年紀很大,是景區老闆專門聘請來的,25元/天,幹1天領1天工錢,每天也只能做三、四次,主要是演示給客人看,讓客人嚐嚐鮮,因為做年糕很費力氣,多做吃不消。估計現在年輕人不肯學這門手藝,據說當地人自己吃年糕,也都送到外面用機器做。

我指著石磨上的米粉問年糕師傅,做年糕是不是用的就是這裡磨出來的米粉。他很不屑地回答:“這裡的粉怎麼好做年糕,都是給你們玩的。真正要做年糕的粉都是我自己磨的。”

2 別有趣味“水呱呱”

剛一上山,那種山上竹林特有的味道就撲面而來,淡淡的竹葉香混著些泥土味兒,很好聞。側耳細聽,除了溪水聲音,還隱約聽見近處傳來“呱呱”之聲,興沖沖地尋聲而去。見前面有一平臺,臺中央放著石桌、石凳,旁邊一股從竹筒中流出的泉水,流進一個竹製的器具中,不時發出“呱呱”的聲音,忙問旁邊的導遊,才知道那是古時候農民為了嚇唬糟蹋莊稼的野豬而用的“水呱呱”。看著這奇特的竹製器具,不由得被古人們的聰明才智所折服。

問導遊這裡的水能不能喝,導遊說這是下游的水,當地人是不喝的。他們喝的都是竹節裡剛剛分解出的上游山泉水,聽得我等只能喝純淨水的一票上海人好生羨慕。

3 當回果農樂趣多

原本,就是衝著梨子過去的。七、八月份,正是梨子上市的季節,山溝溝又有“浙江省蜜梨之鄉”的稱號,怎能放過這個好機會。車子才開進景區,就看見街邊小攤上擺著各種各樣的梨子,打定主意要體驗一把當果農的樂趣。

隨意走進一家果園,房子後面的山上就是滿山遍野的果樹。近300畝地,光是梨樹就有3000多株,果園主人是一對60餘歲的夫妻,皮膚黝黑卻精神爽朗。

“4月份是白茶,5月份是桃子,7月份是梨子,10月份是板栗。”而現在正是黃花梨當季的時節,每天都有兩三撥遊客到這裡採梨,大約有100多人。就算是這樣,也還是採不完,每年還要請工人,把剩下的梨賣給水果市場。

一路過去,都是墜滿果實的梨樹。梨樹低矮,不需要攀爬就能隨手採摘。果實上面都包裹了紙袋,聽說是為了防蟲害,所以從梨剛結果時就套上紙袋。果農把紙袋解下,碩大的黃花梨出現在眼前。其實真正採摘起來沒這麼麻煩,把紙袋一起摘下,再慢慢解紙袋也可以。山溝溝的梨子採摘點不少,在街邊就能看見招攬生意的廣告牌。但價格都是統一的,10元/人,可邊摘邊吃。外帶梨得另外付錢,1.5元/斤。其實,光是和果農坐在山下的木椅上聊聊天,吃著剛剛採下的黃花梨,吹吹清涼的山風,就已經感覺超值。

4 夜漂雙溪嘗燒烤

山溝溝的夜晚來得很早,老年人七、八點鐘就睡了,不然也只能看電視或打麻將。聽說我們不會打麻將,年輕的導遊指點了我們一個好去處:雙溪夜漂。

雙溪竹海是浙江另外一個景點,距離山溝溝不過20分鐘車程。如今開了夜漂,晚上就變成附近許多不甘寂寞的年輕人的聚集地。

頭上是皎潔的明月,感受著四周閃閃爍爍的燈光與岸上竹林幽深的靜謐,晚風過處,暑氣頓消。雙溪漂流原本就很平坦,夜漂更是從白天的兩個坡度減為一個坡度,危險係數很低,還可以邊漂邊洗手濯足。沒有白天的牛車可乘,但是漂流終點的夢溪灘上,熊熊的篝火給了許多人驚喜。除此之外還有燒烤和露天泳區,厚厚的大草坪還有很多自帶帳篷的露營者。

60元/人的價格不算低,但卻可以度過一個熱鬧的夜晚,玩得累了再搭車回山溝溝。夜漂只限夏天舉行,到9月18日就結束。

5 瓶窯鎮上魚頭湯

沒在山溝溝住下,反而開車去了40分鐘車程外的瓶窯鎮,為的就是瓶窯大廈裡的“魚頭湯”。

對吃魚興趣原本不濃,最初只是不斷聽攝影阿泉說好吃。不料一上來就給了我們所有人一個驚喜:比臉盆還大還深的青花大碗,是兩個服務員抬上來的,擱在桌子正中間,襯得其他小菜相形見拙。單是如此架勢,就已經讓我們先給了極高的印象分。

湯汁醇厚呈白色,除了魚頭還有豆腐、竹筍、蘑菇等輔料,每人喝上三四碗還停不下來。喝完湯再吃魚肉,據說是天目溪裡的魚,肉質肥嫩鮮美,幾乎是直接滑下喉嚨的。吃得正開心,旁邊有其他顧客走過來,盯著桌子看了半天,然後把服務員叫了過來:“這個,我們也要一份。”

108元的價格,能吃到如此量多美味的魚頭湯,實在划算。

6 特別乾淨洗手間

對於很多人來說,洗手間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山溝溝的洗手間,的確值得一提。數量足夠,分佈均勻,不收費且不說,個個清潔乾淨無異味是我們都沒想到的。每個洗手間都備有廁紙,幹手毛巾。吹毛求疵的人可能會說手紙質量不佳,但在農村中能有如此意識就已實屬不易。也許是習慣了太多旅遊區洗手間動輒收費且髒臭不堪的現狀,以至於進去的遊客出來都忍不住讚歎一番。

7 盤山公路賞水庫

四嶺水庫是去雙溪的路上無意發現的。盤山公路開得急,剛轉一個彎,大片碧綠的清水出現在眼前,不由得深吸口氣。這裡的水映著四面的青山,平如鏡面,大氣之餘又格外秀美,看著有點千島湖的味道。如果不是在山路上,還真想停下車好好休息一番。只是未見其中有人游泳,回家查看才知道原來前幾年這裡水質很差。不過現在能整治得如此漂亮,確是十分難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