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本為何青睞中國國債?

中國財政部10月14日在香港發行的60億美元主權債券,國際投資者認購踴躍,訂單規模達到發行量的4.7倍,所有期限債券均實現溢價發行。中國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數據顯示, 境外機構已連續23個月增持中國債券。目前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債券約合3700多億美元,相較去年末上漲38.5 %。

另據富時羅素消息,從2021年10月起中國國債將被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而在今年2月和去年4月,中國債券已分別被納入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和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

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以及西方政客對中國國家經濟大加指責的大背景下,為什麼國際投資者卻對中國國債青睞有加?

從境外投資者搶購中國債券的出發點來看,中國國債的較高收益率是主要原因,因為資本總是逐利的。但仔細分析卻不全是,對於機構投資者,保障資金的安全更為重要,如果不能保障資金安全,就算利率再高也沒有人願意買。

外國投資者紛紛搶購中國債券,是受到了中國債券相對較高收益率,以及中國經濟強勁復甦,且債券信用有保障的多重吸引,是境外機構投資者結合中國及國際各種信息分析研究後作出的決定。

從國債收益率看,中國國債利率不僅領漲全球債市,也是上半年的全球最佳資產。在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降利率刺激經濟以應對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的時候,中國採取同樣的舉措,而是選擇更多財政支持手段和保持相對較高的利率。在全球低收益率環境下,而中國經濟又迅速反彈,更提振了投資者信心。今年中國經濟可能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這是吸引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關鍵。今年大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受疫情影響都遭遇資本外流,而中國市場卻繼續吸引國際資金流入。

與此同時,中國擁有穩定的投資級信用評級。以10月14日發行的60億美元主權債券為例,包括標普、穆迪、惠譽和中資的鵬元國際都給予了很高的評級,其中穆迪給予A1評級,標普和惠譽均給予A+評級,鵬元國際給予AA評級。也就是說,目前中國國債幾乎是無風險的優質資產。

境外投資者搶購中國國債,以及國際債券指數供應商將中國債券納入其主要指數,充分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信心,以及對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的認可。

從10月14日發行的主權債券訂單規模達到發行量的4.7倍來看,中國債券發行不能滿足國際資本的需求。中央結算公司數據也顯示,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外資配置中國債券比例依然較低,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銀行間國債僅佔8.7%。出於金融安全考慮,中國國債對外發行明顯保守。當前,境外機構僅可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基於套期保值需求開展債券遠期及利率互換等衍生品交易,有限的利率風險管理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境外機構擴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

當前,中國經濟正在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對外開放大門不會關閉,而是會越開越大。金融市場開放是中國對外開放格局重要組成部分,債券市場則是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主力軍之一。

受中國經濟穩定增長、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以及國債被納入全球指數的引流效應,今後一段時間境外機構有望繼續加大對中國國債的投資力度,中國債券市場國際化程度將更快。

因此中國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完全可以著眼於加快開放、便利交易的原則,完善風險制度,適時允許更多境外機構參與中國債券市場交易,還可適時允許境外機構參與國債期貨市場。


(《北京週報》評論員 蘭辛珍 責編:丁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