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短的理財生涯裡,我總結了三個可以分享的經驗,不妨來看看吧

#理財大賽第三季#我是從大學期間開始接觸理財的。那時候家裡在過年的時候會給我一年的生活費,讓我自己決定該怎麼使用。

可以說作為大學生的我,既有理財的需要,也有理財的本金。既想考理財改善生活,追逐夢想,又想靠理財獲得一些金融知識。

畢業之後考入銀行,我做了零售客戶經理,既幫客戶選擇理財產品,又自己打理自己的工資。

我經常為自己挑選的理財產品一般都是些風險較高的基金或股票。因為我自認為有些投資理財的心得,再加上抗風險能力稍強一些,可以應對基金或股票帶來的本金虧損。

我為銀行客人挑選的多是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我知道他們來銀行理財,都不想損失本金。銀行的客人一般都是風險偏好較保守的人群。

在不短的理財生涯裡,我總結了三個可以分享的經驗,不妨來看看吧

在這不算短的理財生涯裡,我認識到了三個道理,分享給大家:

一、理財並不適合所有人

我認為理財並不適合本金較少的人群。

大家都知道,計算理財收益的公式是,收益=本金*年化利率。如果本金比較少,收益是很難提上去的,因為大家的年化利率都相差不大。

我低一點,4%左右,你高一點,也無非就是8%或者10%,最多也就相差一倍多。

對比在本金上,差距可是非常大的了。我作為大學生,本金也就一萬元,可是對於已經有固定收入的人群,本金動輒都是五萬,十萬,甚至幾十萬,幾百萬,相差卻有幾倍到幾十倍。

我把資金小心翼翼地去打理,放在銀行不敢花,每天省吃儉用,並沒有為我的生活水平帶來實質改觀。畢業後有了收入,我一個月的收益就抵得上大學時期一年的收入。

在不短的理財生涯裡,我總結了三個可以分享的經驗,不妨來看看吧

對於大學生來說,我建議不要考慮理財,可以用資金去投資到自己身上,報一些學習班、考試班,讓自己成長起來,畢業之後多賺的工資,理財多獲得的收益都要遠高於,大學階段拿錢去理財獲得的收益。

二、理財是一個取捨的過程

投資理財行業有個亙古不變的定理,那就是“風險越大,收益越高,反之也一樣,風險越小,收益也越小。”

在安全和收益上,應該做一個取捨。如果你追求了保障本金的安全,那就不要去想太高的收益。現階段5%以上都有本金損失的可能。

如果你追求了高收益,那就要做好本金損失的準備,基金、股票都有可能會損失本金,年化收益率也有可能會達到10%以上。

在不短的理財生涯裡,我總結了三個可以分享的經驗,不妨來看看吧

理財是個取捨的過程,其實當下的取捨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投資理財能力較弱的時候,可能更偏向於“取”保本金,“舍”高收益,因為這個時候是不知道如何獲得高收益的。在投資理財能力較強的時候,可能就開始考慮追求高收益了,本金即使虧損也能夠承受得住。

三、止盈比止損更重要

追漲殺跌,是很多人的習慣。很多人看到賬戶虧錢,就想趕緊逃離,等到賬戶資金顯示盈利,又想要繼續持有,期待獲得更高的收益。

這麼多年買基金和股票的經驗告訴我,止盈也許比止損更重要,帶著反向思維,也許能獲得更多的收益。

止盈其實是一種素養,它既體現了不貪心的素質,也是對見好就收的表現。把已經確定的錢先賺到手比期待著未來賺更多的錢要更加務實。

在不短的理財生涯裡,我總結了三個可以分享的經驗,不妨來看看吧

止損帶來的正面效果不言而喻,可以讓虧損不進一步擴大,可是止損的負面意義也很明顯,那就是無法享受到未來再次上漲時帶來的紅利。

止盈是落袋為安,止損是承認失敗離場,止盈比止損更有實際意義。

總結:

我的理財生涯開始的比較早,後來因為職業的關係,自己理財,也幫別人出謀劃策,在這麼多年的理財生涯裡,我總結的三點道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最後做一下總結:

1、理財不適合所有人,本金過少,不妨先投資自己,讓自己賺錢能力提升;

2、理財是一個取捨的過程,安全和收益,兩者只能選其一,妄想都獲得,只能賠了夫人又折兵;

3、止盈比止損更重要,讓確定的收益落袋為安,比追求不確定的收益更加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