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預防

糖尿病的預防

#關注糖尿病#、#糖尿病藍光行動#(寫在前面:2型糖尿病已經成為繼高血壓病之後第二高發的慢性病,不可忽視的健康殺手。能參加這樣公益的科普活動,宣傳健康知識,是件好事,所以不管再忙,都要抽出時間來,認真準備、好好寫~)

既然是科普,就拋開“胰島素抵抗、β細胞功能缺陷。。。”等專業術語,結合日常生活,按照糖尿病防治的五駕馬車,從監測、飲食、運動、教育、藥物五個方面來談。

一、定期監測

糖尿病的預防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檢查的目的就是先摸清楚情況。

作為健康體檢的基礎項目之一,空腹血糖的檢查早已不再陌生,每年體檢的人群,幾乎人人都對自己的空腹血糖有個大概的瞭解。但是除了空腹血糖,其他的還有哪些應該瞭解呢?

基礎的,體質指數(根據身高、體重測算)、腹圍、血壓、血脂、尿糖(尿常規)、餐後血糖或隨機血糖等,這些檢查幾乎每家醫院都可以做,費用也很低。

進階版,可以對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釋放、C肽釋放、尿微量白蛋白、頸動脈等進行檢查。

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具體的檢查項目可以結合自己的高危因素、經濟情況等,諮詢體檢醫生或者糖尿病專科醫生,比如對於某些有確定遺傳關係的單基因糖尿病(特殊類型的糖尿病),可以做基因檢查。

有一點要注意,除了空腹血糖調節受損(既空腹血糖高於正常值但又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人群要做OGTT實驗外,對於空腹血糖>5.6mmol/L

的人群,因為這類人群餐後血糖高於正常的幾率增加,因此也應當檢查餐後血糖。

二、合理飲食

糖尿病的預防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防治的重中之重,以後肯定還有相關專題,此處只寫幾個工作中遇到的容易出現問題的點:

控制熱量的攝入,但應注意飲食均衡,避免一味的“節食”而導致營養不良,比如每天應攝入適量的優質蛋白,高膳食纖維飲食有助於血糖的控制。

減少或避免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攝入,另外除了食物本身的升糖指數,同時要注意過渡烹飪對食物升糖指數的影響。

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定餐。

糖尿病的預防

三、適當運動

糖尿病的預防

2017版的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推薦每週進行≥150分鐘的主動有氧運動,比如每週運動5次,每次30分鐘。

有條件的話,運動最好在專業的教練指導下進行。即使沒有,運動時也要注意做好熱身,避免運動損傷

糖尿病高危人群大多是體型肥胖的中老年人,這類人群一個大的特點就是膝關節有退行性病變,半月板有磨損。所以這類人群最好不要進行上下樓梯或類似的運動,比如爬山,畢竟每個人原裝的半月板就只有一對。這類人群可以選擇游泳等減少下肢關節負重的運動

糖尿病的預防

四、健康教育

健康人群也應該主動學習健康知識,增加健康素養,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疾病的基礎。

高危人群和患者更應該充分掌握相關的健康知識,並在生活中充分應用。尤其是對於代謝綜合徵的患者而言,改善生活方式,會對疾病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作為醫護人員,應當主動普及健康知識。謠言止於科普。

五、合理用藥

糖尿病的預防

對於新發的糖尿病,當改善生活方式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時,應在醫師指導下及時開始藥物治療。新發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有助於胰島功能的緩解。將血糖等指標控制在目標範圍,注意糖尿病併發症的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