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季開啟!評審專家強調:這個問題不能出錯

作者|徐長慶(哈爾濱醫科大學教授)

編 者 按

1月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1年度國自然項目申請通告。基金申請季正式開啟。


自2018年起,按項目的“科學問題屬性”進行申報和評審,成為基金委“明確資助導向”的改革措施之一。


對此,有著20餘年基金評審經驗的哈爾濱醫科大學教授徐長慶表示,如果申請人選擇的課題科學問題屬性不合適或不對,顯然會影響評審結果,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


如何理解和選擇申請項目的“科學問題屬性”?徐長慶結合2020年國自然面上項目評審體會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科學問題屬性的學習和選擇何其重要


按項目的“科學問題屬性”進行申報和評審,這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基金委)“明確資助導向”改革的新舉措。


通過參加2020年基金評審的親身體會,我深切地感覺到:無論對於申請人,還是評審專家,對項目科學問題屬性的學習、理解和選擇,都是非常重要的。


按項目的“科學問題屬性”進行申報和評審,這是基金委“明確資助導向”的改革措施之一。申請書標註的科學問題屬性為如下四類 :


“鼓勵探索,突出原創”:科學問題源於科研人員的靈感和新思想,且具有鮮明的首創性特徵,旨在通過自由探索產出從無到有的原創性成果。


“聚焦前沿,獨闢蹊徑”: 科學問題源於世界科技前沿的熱點、難點和新興領域,且具有鮮明的引領性或開創性特徵,旨在通過獨闢蹊徑取得開拓性成果,引領或拓展科學前沿。


“需求牽引,突破瓶頸”;科學問題源於國家重大需求和經濟主戰場,且具有鮮明的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特徵,旨在通過解決技術瓶頸背後的核心科學問題,促使基礎研究成果走向應用。


“共性導向,交叉融通”:科學問題源於多學科領域交叉的共性難題,具有鮮明的學科交叉特徵,旨在通過交叉研究產出重大科學突破,促進分科知識融通發展為完整的知識體系。


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面上項目和重點項目全部推行按科學問題屬性進行網上申報和網上評審。每一科學問題屬性都有自己獨立的評價系統和評價標準,彼此不同。


評審專家需嚴格按照申請人選擇的科學問題屬性進行針對性評審,並對每份標書做出綜合評價(A、優 B、良 C、中 D、差 )和資助意見(A、優先資助 B、可資助 C、不予資助)。由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項目有限,通訊評審專家同意資助的項目通常控制在40%以內。


如果申請人選擇的課題科學問題屬性不合適或不對,顯然會影響評審結果,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曾中標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994-2016),連續20餘年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通訊評審。2017年和2018年,時年72歲和73歲的我又連續兩年申報國自然項目,結果均鎩羽而歸。


2017年以後,我沒有收到基金委的參評邀請,本以為評審生涯已告結束。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基金委2020年又邀請75歲的我參加國自然面上項目的評審。


對於我來說,這次評審是一次學習過程,使我對於國自然項目評審的變化和具體要求有了進一步瞭解,收穫頗多。其中包括對於科學問題屬性的理解和體會。


就我的經驗來說,無論是申請人,還是評審專家,都應認真學習基金委關於科學問題屬性的分類和內涵。這對於保證申請人的順利申報和評審專家的評審質量都十分重要。


因為只有這樣,申請人才能選對合適的科學問題屬性,萬里長征起好步,為基金的成功申請奠定基礎;評審專家才能按質保量地將符合要求的創新性項目選出來,做到RCC(負責任、講信譽和計貢獻)式評審。


基金委2020年開始進行“負責任(Responsibility)、講信譽(Credibility)和計貢獻(Contribution)(簡稱RCC)”的評審機制試點。其中,“負責任”要求評審專家在評審項目中,既要對基金委負責任(遴選創新項目),也要對申請人負責任(完善研究方案)。


因此,評審專家必須按照科學問題屬性的分類、內涵和判定標準,對接收的每份標書進行“負責任”的評審。


我對四種科學問題屬性關注重點的理解分別是:“鼓勵探索,突出原創”(強調的是“前無他人”)、“聚焦前沿,獨闢蹊徑” (強調的是“開闢新路”)、“需求牽引,突破瓶頸” (強調的是“突破瓶頸” )、 “共性導向,交叉融通” (強調的是“學科交叉”)。


但在評審過程中,我發現有的申請人對項目科學問題屬性的分類和內涵學習瞭解不夠。在我評審的項目中,四種科學問題屬性( “鼓勵探索,突出原創”、“聚焦前沿,獨闢蹊徑”、“需求牽引,突破瓶頸”、 “共性導向,交叉融通” )均有人選,但是實際上絕大多數課題符合“聚焦前沿,獨闢蹊徑”的判斷標準。


科學問題屬性選錯,這是影響申請項目評分的主要因素。


為了公平、公開、公正的評審,我們要了解課題研究的“首創性、原創性”和“引領性、開創性”究竟有何區別和聯繫?學科交叉的含義是大概念還是小概念?


諸如此類,恐怕每個人的理解和看法不盡相同,所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2018年11月,我出版了一本專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指導與技巧》。這本書的重要內容,是根據我多年申請和評審的經驗及體會撰寫的標書歌。


關於填寫申請書簡表應注意的三要素,我在標書歌寫下了如下四段話:


(1)題目摘要關鍵詞,三腳臨門開新篇,新穎奇特印象深,一路高歌成美談;


(2)題目醒目奪眼球,畫龍點睛開新篇,簡明具體新穎好,切忌假大空舊全;


(3)關鍵詞需仔細選,摘要露臉新穎顯,有助組織選評委,中標成敗甚關鍵;


(4)字斟句酌寫摘要,恰如名片金光閃,四百字中信息多,依據假說方法全。


現在看來,課題科學問題屬性的正確選擇尤為重要。因此,在標書歌中還得加上一句:


科學屬性很重要,基金評審分跑道,倘若填錯千古恨,屬性內涵要記牢。


所以,建議基金委組織專家進行討論,給出明確的定義和判定標準,使每位項目申請人和評審專家都做到“心中有數”。


總之,基金申請人和評審專家都要學習和熟悉科學問題屬性的分類、內涵和判定標準。它對於基金申請人的成功申報和評審專家的公正評審,同樣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