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北京院士團隊科研再獲重大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近日,《自然:生態與進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在線發表了

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傅伯傑院士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完善森林恢復,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15"。

驕傲!北京院士團隊科研再獲重大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傅伯傑,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部長、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limate change 等SCI收錄刊物發表論文300餘篇。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歐洲地球科學聯盟洪堡獎章和國際景觀生態學會傑出貢獻獎等。

傅伯傑院士主要從事自然地理學和景觀生態學研究,在土地利用結構與生態過程、景觀生態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果。開創性的將格局-過程-尺度有機結合,揭示了黃土丘陵溝壑區不同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對土壤水分、養分和土壤侵蝕的影響機理,建立了坡地土壤水分空間分佈模型,比較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結構的水土保持效應,為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恢復提供了科學依據。提出了景觀多樣性的概念和類型,發展了農業景觀可持續性評價指數和模型,推動了中國景觀生態學的發展。主持完成了中國生態區劃並得到廣泛應用。

作為17項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之一,目標15("陸地生物")強調保護和恢復森林生態系統是世界各國的重要任務。根據2015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從1990到2000年,全球天然林面積的年淨損失率為0.18%,且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更為嚴重。進入21世紀後,各項國際大規模森林保護和恢復項目在減緩森林淨損失率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通過對過去二十年的遙感衛星觀測結果表明,全球陸地生態系統呈現出

"變綠"現象。然而,該研究指出真正的危機是全球森林和天然林面積仍在下降,唯一增加的則是人工林覆蓋率,但這無法減緩或逆轉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驕傲!北京院士團隊科研再獲重大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全球森林和生物多樣性的變化特徵

研究指出:由於當前國際上的森林恢復項目對快速恢復森林面積的需求,導致了人們對種植人工純林的偏好,例如,在"波恩挑戰"項目中,45%的國家承諾通過人工純林的方式提高森林覆蓋率。研究強調,儘管人工純林在短期內對區域的生態環境有迅速地改善作用,但從長期來看會引發其他方面的生態危機,包括碳儲量下降、土地生產力下降、病蟲害增加等。為此,作者呼籲為了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管理部門應該實施更具創新性的激勵政策,以將森林恢復行為從增加森林面積轉變為改善其生物多樣性。同時強調,應及時改善當前已成熟人工純林的結構,避免出現各種潛在的生態危機。

該研究分析了可能限制人們對人工純林結構改善的社會經濟因素,並提出了4條針對性的建議,包括:

(1)完善人工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監測評估機制;

(2)制定創新性森林恢復政策,以激發人們改善人工純林生物多樣性的意願與行為;

(3) 面對部分情況下人工純林建設的必要性,也應在政策上鼓勵農林複合經營或林下經濟;

(4)積極開展科學研究來指導人工純林生物多樣性的改善。

研究同時表明,以上建議對各個國家並不具備同等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人工純林面積較少的國家而言,例如新熱帶區(the Neotropical Regions),但該建議不僅可以為過度依賴人工純林開展森林恢復的國家提供補救措施,也可以為其他國家起到警示作用。

該論文第一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部博士生張軍澤,通訊作者為傅伯傑院士,合作作者包括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Mark Stafford-Smith教授,及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王帥教授和趙文武教授。該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項目以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資助。

驕傲!北京院士團隊科研再獲重大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延伸閱讀:

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簡稱"地理學部")是中國地理學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在2012年的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居於全國地理學首位,在2016年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位列全國地理學2個A+單位之一,同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地理學部直接參與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部分方向建設與管理,保障教育部和北京市7個省部級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高效運行,擁有1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先後建設完成風沙過程、土壤過程以及氣候變化過程研究的大型模擬裝置,圍繞土壤侵蝕、生態水文過程、海冰資源利用等研究方向,建設國家級/省部級野外觀測臺站4個,野外實習基地及創新實踐基地10餘個,紮實的平臺資源位列內地高校前列。地理學部現有專任教師195 人,其中95%以上具有博士學位,21% 獲得境外博士學位,50% 以上具有境外工作背景。擁有

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人才等各類人才稱號45 人項,其中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和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2 人項,北京市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 人項。2007年區域地理教學團隊獲批教育部"國家級教學團隊"。

經天緯地,格物窮理;櫛風沐雨,薪火永繼。地理科學學部將在"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校訓精神鞭策下,在"雙一流"建設的"三步走"戰略部署中,建設高原、勇攀高峰,堅持改革、創新、開放、交流,為培育一流人才、推進一流學科作出更大的貢獻。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頭條號:北京師範大學招生辦

素材來源: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