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名醫藥衛生管理學院專家齊聚新鄉,探討後疫情時代下的中國衛生管理學科完善問題

記者 代娟 通訊員 崔靜 王慧敏 張金龍

10月30日至11月2日,由中國醫藥衛生管理大學聯盟主辦、新鄉醫學院管理學院承辦,以“後疫情時代下的中國衛生管理學科完善——學科平臺建設及學術路徑”為主題的第十六屆中國醫藥衛生管理學院(系)院長(主任)論壇在新鄉召開,來自全國53所高校的200多名醫藥衛生管理學院(系)院長(主任)及專家學者參加論壇。

200多名醫藥衛生管理學院專家齊聚新鄉,探討後疫情時代下的中國衛生管理學科完善問題

國家衛健委衛生髮展研究中心主任傅衛、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秘書處處長李希賢、省衛健委副主任張娟及中國醫藥衛生管理大學聯盟秘書長、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亮等出席論壇開幕式。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中國醫療診治、應急救援水平和醫學教育發展的一場大考。”新鄉醫學院校長任文傑在致辭中說,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牧野大地,聚焦論壇主題,互相交流探討,將結合對疫情的反思,更加理性深入地思考教育本質,為加快醫藥衛生管理學科建設,推進我國醫藥衛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尋求新的路徑和方案,為推動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了新的貢獻。

張娟表示,此次論壇將有力促進中原醫學衛生教育研究再創新輝煌,同時希望新鄉醫學院能夠以本屆論壇的召開為契機,凝聚專家學者的寶貴智慧,早日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醫科大學,有力推動中原醫藥衛生教育發展研究廣泛深入開展,為“健康中原”建設貢獻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為衛生管理學科發展帶來了挑戰 也帶來了發展機遇,學科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也進入了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刻。”張亮說,如何將學科建設和理論研究深根於祖國大地、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衛生管理和政策理論及辦學實踐,需要專家學者共同深入討論、做出理性選擇。希望與會專家學者積極貢獻智慧,就學科發展方向和研究問題達成基本共識,同時進一步深入討論聯盟發展與論壇改革等問題,為推進衛生管理學科發展貢獻力量。

在主題發言階段,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陳文以《衛生管理學科發展的探討》為題作報告,從衛生管理學科的定位定義、學科態勢分析、學科發展的思路和對策三個方面進行了交流;傅衛在題為《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報告中,闡釋了優質高效的服務體系最終要平戰結合、醫防結合、醫養結合、中西醫並重,實現維護和促進這一核心價值觀;李希賢在題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對完善中醫藥政策機制的認識》的報告中,為衛生管理學科的發展指出了方向;趙峰作《疫情之下深化衛生應急管理的變革》報告,總結了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的經驗教訓,闡明瞭疫情之下深化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變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北京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李瑞鋒教授作題為《中醫藥大學衛生管理學科發展的困境和展望》的報告;四川大學潘傑教授以《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管理類學科的專業發展》為題作報告。

大會還揭曉了第九屆“人衛杯”全國醫藥衛生管理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競賽結果並舉行了頒獎儀式。新鄉醫學院榮獲優秀論文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和優秀組織獎;在專業分論壇研討環節,各專業分論壇專家學者就後疫情時代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科平臺建設、學術新路徑等問題開展了深入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