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眾多謀士中,誰的謀略最高?不是諸葛亮,此人出乎意料!

關於三國中的謀士誰的謀略更高這個問題,一千多年來人們是爭論不休。按照《三國演義》中的描寫,自然是諸葛亮神機妙算,無人能敵,但在真實的正史中呢?誰的謀略最高呢?

要想弄懂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確一下“謀士”這個角色的定義。在大多數人看來,諸葛亮、龐統、郭嘉、荀彧、司馬懿等等這些,都可以稱之為謀士,但細分的話,這些人又不太一樣。

三國時代眾多謀士中,誰的謀略最高?不是諸葛亮,此人出乎意料!

首先像諸葛亮、荀彧、張昭這些,雖然軍、政都很厲害,上能分析整個國家大勢,下能安撫民心統籌民生民計,但能力方面顯然更偏向於治理國家上。

比如主子在外打仗能順暢的調運糧草,提供後方保障,三年規劃、五年展望,國家的稅務該怎麼收,經濟該怎麼發展,國庫裡有多少庫存一清二楚,算是相國之才。曹操、劉備、孫權這些人,在外打仗的時候,後方有他們在,特別安心。

三國時代眾多謀士中,誰的謀略最高?不是諸葛亮,此人出乎意料!

因此,如果說他們之中有人是最厲害的謀士的話,顯然是不夠服眾的。真正的三國謀士,理應是在三國時期出謀劃策特別牛的,舉個直觀的例子,就應該像天龍八部裡的王語嫣,熟讀各種武功心法,對戰時,該怎麼打?怎麼打能贏?聽她的,準沒錯!

這麼一看,有幾個人能上榜。

三國時代眾多謀士中,誰的謀略最高?不是諸葛亮,此人出乎意料!

第一位,是很多人推崇的鬼才郭嘉。郭嘉這個人,英年早逝,雖然出場少,但在很多人心目中,他的謀略,是實實在在的NO.1!甚至還有“郭嘉不死,孔明不出”這句流傳很廣的話,來映襯他的謀略。

不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郭嘉雖然常年跟著曹操征戰,但出謀劃策上的貢獻,其實不算大。郭嘉經常做的,是“善斷”,屬於判斷型的人才!怎麼說呢?舉個例子,曹操想這麼做,想這麼打,或者有人提了個計謀,問郭嘉:“該不該這麼做?”郭嘉往往是判斷最準確的一個人。

三國時代眾多謀士中,誰的謀略最高?不是諸葛亮,此人出乎意料!

第二位第三位,是法正和龐統。史書上曾這樣說這二位:“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由此可見,法正差不多相當於郭嘉、程昱,龐統相當於荀彧荀攸,但整體上看,卻不如曹魏陣營的那幾位。

三國時代眾多謀士中,誰的謀略最高?不是諸葛亮,此人出乎意料!

第四位,來說說荀攸。曹操有句說荀攸的話:“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徵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

荀攸對於曹操出謀劃策的重要性,翻翻史書可發現,在曹操的前期,也就是官渡之戰前後,打張繡、呂布、敗文丑、韓猛,尤其是官渡大戰,荀攸基本上都是主軍師,甚至還有傳說他一共畫秘策十二道,在出謀劃策上,荀攸算的上一個超級恐怖的謀士了。

三國時代眾多謀士中,誰的謀略最高?不是諸葛亮,此人出乎意料!

第五位,是“反覆無常”的賈詡。賈詡這個人,就說說他的“成果”吧!

早先幫李傕郭汜,把呂布打的落花流水;後來幫張繡,屢次破曹操,離奇的是,張繡殺了曹操的長子,最後賈詡竟然幫著張繡,讓曹操重新接納了他;再後來,官渡大戰和荀攸一塊出謀劃策;還有大敗西涼馬超,是他提的離間計;當年曹操得荊州後,他還勸曹操不要討伐東吳。

可以說,這個賈詡,幫誰誰贏,而且活了七十多歲,身居高位,還沒一點事,簡直是太聰明瞭!

三國時代眾多謀士中,誰的謀略最高?不是諸葛亮,此人出乎意料!

另外還有陸遜、周瑜、程昱、姜維等人,說起來,比上面這幾位還是差了點意思。

因此,如果從謀士的角度來說,戰場上出謀劃策,天下大勢拎得清,還能政治上安然無事,自保有餘,賈詡,應當算得上三國時期極為恐怖的一個謀士了。

不過,如果論喜愛的話,郭嘉應該是曹操最喜愛的,法正應該是劉備最喜愛的。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