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醋的由来

纳妾,就是在妻子之外再合法地迎娶其他女性作为自己的生活伴侣。在唐代,妾有多种称呼,小妻、下妻、侧室则是妾的通俗称呼。纳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特有制度,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之后秦汉魏晋南北朝皆然,唐代的纳妾制度就是承此而来

据传,唐太宗为了笼络人心,要为当朝宰相房玄龄纳妾,房夫人出于嫉妒,横加干涉,拼死不让。太宗无奈,只得令房夫人在喝毒酒和纳小妾之中选择其一。没想到房夫人确有几分刚烈,宁愿一死也不在皇帝面前低头。于是端起那杯“毒酒”一饮而尽。当房夫人含泪喝完后,才发现杯中不是毒酒,而是带有甜酸香味的浓醋。

从此“吃醋”便成了嫉妒的比喻语。本来这个典故也只是传说,并没有多少文字记载,可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的第三十一回中又把“妒嫉”与“醋意”联在了一起。原文是这样写的:“袭人听了这话……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道:‘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晴斐听她说‘我们’,自然是她和宝玉了,不觉又添了醋意……。”经曹先生这么一写,《辞海》中对醋的含义又加上一条:“因嫉妒而感到心酸。”这就叫吃醋。

有一则古代笑话演绎了这典故:说有一秀才取了一妾,妻子无奈,因为“吃醋”是犯“七出”之条的罪,当休。于是妻子写了几句诗:

恭喜郎君又有她,

而今洗手不当家。

每天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和茶。

诗歌曲折委婉,悲苦惆怅,聪明地把“七件事”中的“醋”隐去。表示,醋我吃了,家庭的事也不管了,以示对丈夫纳妾的反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