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獨立站能夠分平臺的一杯羹?

疫情推動之下,獨立站再一次迎來高速增長——這是跨境電商圈公認的事實。

可是,獨立站的增長到底來自哪兒呢?

我們先大致瞭解一下今年獨立站的具體情況。

  • 今年獨立站的整體市場增長率或達50%

今年中國跨境出口獨立站的交易額同比2019年或將增長50%。

該數據的預估主要有兩個依據:

一是今年Ueeshop平臺賣家的交易額同比約增長了60%。

二是某獨立站主要支付機構端口的數據今年增長約50%,這個增長速度也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一年。

  • 獨立站利潤率是高於平臺的,在行業中平均水平在10%-40%

獨立站的利潤率主要還是看站點的模式和規劃,有的獨立站比注重運營,所以投入的成本會較大,有的獨立站目標就是賺快錢,所以他們的利潤率會很高,所以品牌站也好、垂直站也好甚至是鋪貨站也好,各種類型的獨立站利潤率也都是不盡相同。


憑什麼獨立站能夠分平臺的一杯羹?

但是由於現在各平臺同質化很嚴重以及出現打價格戰等亂象叢生,讓很多人都想開闢新戰場,而獨立站既沒有同臺比價,賣家也掌握著定價的主動權,故而讓很多人開始看重獨立站,並堅信它未來的增長空間及其可觀。

  • 除了美國,歐洲多國及澳洲、日韓獨立站交易數據都在高速增長

很多業內的人都認為,在獨立站市場,中國賣家能夠做的空間越來越大,過去中國買家主要集中在美國市場,而現在開始出現在歐洲多個發達國家,以及澳洲、日韓等各大新興的跨境電商市場,並且各國的交易數據都處在高速增長中。

因為目前全球整體線上消費市場基本在增長中,所以獨立站至少在未來的三年都將會處於增長紅利期。

憑什麼獨立站能夠分平臺的一杯羹?

從Ueeshop Saas版本的平臺數據來看,今年的1月至9月,獨立站的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較快的有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墨西哥、新加坡、意大利、法國、愛爾蘭、巴西等國家市場。


其中,美國仍是Ueeshop平臺獨立站賣家訂單的最主要來源,而在今年前9月訂單量達257.22萬單,其次是澳大利亞,訂單量超12.4萬單。

憑什麼獨立站能夠分平臺的一杯羹?

德國、墨西哥、意大利、愛爾蘭在今年前9個月的訂單量同比去年平均都達到了百分之二百的增長率,分別為233%、255%、194%、397%,而新加坡的增長更為明顯,從去年前9個月只有7142的訂單量到今年同期達44640單,同比增長525%。

  • 單價高或復購率高、電商平臺有限制的品類做獨立站增長空間大

由於獨立站可以獲取比第三方平臺更多的消費者信息和數據,以用於用戶畫像分析、根據消費者需求反應做產品迭代等。

因此,獨立站對於想要打造品牌和做持續性經營的賣家而言,是比較好的選擇。


憑什麼獨立站能夠分平臺的一杯羹?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嘮嘮並非新鮮事物的獨立站,為何走到風口之上?

從表層來說,今年獨立站大火不外乎以下這幾個原因:

  • Amazon、阿里巴巴等平臺政策收緊,運營成本增加,頭部效應嚴重,賣家需要另闢新戰場。
  • 建站Saas系統越來越成熟,建站的成本也越來越低了,各個建站服務商開始崛起,降低了進駐獨立站的成本。
  • 電商平臺生態開放,服務商有很多機會切入合作,使得獨立站行業的基礎配套設施愈加完善。

那麼從深層次來說,其實也是谷歌為了增加自己的廣告收入,維持自己廣告生態的增長。

比如說從今年3月起,谷歌旗下的商品比價平臺Google shopping(它是Google廣告平臺的一個板塊,允許賣家通過商戶中心上傳產品數據,用戶可以通過搜索來尋自己需要的商品,並在這裡進行比價)全面開放商家註冊,不再侷限於廣告用戶才能註冊。


憑什麼獨立站能夠分平臺的一杯羹?

吸引更多商家(主要是各種獨立站)入駐,成了Google shopping的一大要務。

今年7月,Google Shopping宣佈取消服務費(此前消費者通過Google Shopping購物後,商家需要支付高達12%的交易佣金),這無疑是徹底向獨立站商家敞開了懷抱。

其次就是Facebook今年5月重磅推出的“Facebook Shops”也是其在電商業務方面的一次大動作,從行業競爭來看,矛頭自然也是指向亞馬遜的。

據悉,Facebook Shops允許商家在Facebook和Facebook旗下圖片社交網站Instagram免費搭建線上店鋪(10月份Facebook旗下消息應用WhatsApp也接入Facebook Shops)。

憑什麼獨立站能夠分平臺的一杯羹?

為此,Facebook也宣佈與Shopify、BigCommerce、WooCommerce等電商SaaS服務商合作,後者將幫助平臺商家在Facebook和Instagram創建定製化的在線店鋪。


也就是說,Shopify、BigCommerce等服務的獨立站賣家都將有機會享受到Facebook Shops的這一波紅利。


最後自然就是新進的Tiktok, 比如,賣家可以通過TikTok for Business(前身為TikTok Ads,是一個面向全球廣告主的營銷服務平臺)投放廣告,支持CPM和CPC付費,用戶可以跳轉至亞馬遜、速賣通等平臺以及獨立站實現下單購買。


憑什麼獨立站能夠分平臺的一杯羹?

哪裡有流量哪裡就有生意。


無論是谷歌、Facebook還是TikTok,都給獨立站的成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流量滋養。


從這個層面來說,獨立站近兩年大火的背後,掌握著流量入口的玩家可能才是這盤棋局真正的幕後推動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