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要聞 | 美元支付地位被削弱,全球支付貨幣老大7年首次換人

10月,受美國大選“鬧劇”和眾多不確定性影響,疫情反覆下的美國經濟繼續動盪,連累美元長年霸佔的全球支付貨幣老大地位不保。

近日,環球銀行間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顯示,10月歐元超越美元成為全球支付中使用最多的貨幣,為2013年2月來首次。

具體來看,10月歐元跨境支付使用量高達37.82%,超過了美元的37.64%。歐元份額自年初以來,漲幅超6個百分點,同期美元份額下降4.6個百分點。美元份額曾在2015年4月達到45.3%的峰值。

今年以來,全球貿易的動盪和美國經濟的衰退使得美元的支付地位被削弱。據彭博社統計,美元匯率較3月份峰值下降11%以上。許多觀察人士預測其還將進一步貶值。

不過,國際清算銀行(BIS)7月份的報告中稱,美元仍然是最強融資貨幣,所有跨境貸款和國際債務證券中約有一半以美元計價。BIS表示,所有外匯交易中約有85%是兌美元的交易,美元佔官方外匯儲備的61%,約有一半的國際貿易是以美元開票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月,加元超越人民幣成為第五大活躍貨幣。人民幣排名第六,佔所有跨境支付交易的1.66%,為今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上月位列第三、第四的分別為英鎊和日元,佔比合計10.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