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量基金研究院:打新基金系列專題報告

摘要

2020 年以來,伴隨疫情影響,權益市場呈現較大波動,穩健投資需求上 升,恰逢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等政策紅利推動,市場化新股發行節奏有 所加快,打新機會大幅增加。

機構投資者參與打新度高。1.2 億股票市值的基金即可滿足滬深兩市雙打要 求,2 億規模基金可參與 99%的網下打新。打新作為目前比較穩定的收益來 源,成為當前機構投資者,特別是公募基金的一大收益來源。

基於新股中籤和上市表現數據,對打新策略收益進行測算。2 億規模基金 今年以來貢獻理論值可達 15.16%,3 億規模為 12.51%,5 億規模 9.31%。

影響基金打新收益的核心因素:市場供給(新股發行速度、網下發行比 例、A 類投資者中籤率等)、打新參與率&入圍率、基金規模。

為直觀評估基金公司的報價能力,綜合考量打新參與率、入圍率,統計今 年以來各基金管理人的科創板新股獲配率(參與率*入圍率),並劃為四 檔:90%以上、85%-90%、80-85%、80%以下。其中,19 家基金公司的新股獲 配率在 85%以上。

4 季度以來,打新市場競爭白熱化,基金管理人的新股報價能力分化加 大。科創板已上市新股 12 只,部分基金管理人新股獲配率出現斷崖式下 跌,不足 50%,而鵬華、銀河、中泰證券資管打新延續能力較強,獲配率 仍在 80%以上。

綜合基金管理人今年以來的新股獲配率與獲配率穩定性,我們整理了打新 報價能力較強的基金管理人名單(15 家),優中選優的有:鵬華、華潤元 大、中泰證券資管、銀河、鑫元、創金合信。

一、打新熱潮

2020 年以來,伴隨疫情影響,權益市場呈現較大波動,穩健投資需求 上升,恰逢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等政策紅利推動,市場化新股發行節奏 有所加快,打新機會大幅增加。註冊制下的網下配售規則能夠充分發揮機 構投資者的專業性在定價中的作用,同時也提高了機構投資者獲配新股的 概率與數量。打新作為目前比較穩定的收益來源,成為當前機構投資者, 特別是公募基金的一大收益來源。

長量基金研究院:打新基金系列專題報告

打新機會大幅增加

截至 2020 年 11 月 13 日,今年共有 331 只新股 IPO(其中,參與網下 發行的新股共計 300 只)。按上市日期統計,7 月起新股發行加快,7、8、 9 月分別發行 50、59、67 只,屢創新高;募集資金也為當年高位。這主要 與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當時市場行情較好有關。10 月以來,上市速度和募 集資金逐漸回落至年內中等水平,11 月已上市新股 11 只。

新股上市漲幅明顯

核准制下股票發行具有 23 倍市盈率的隱形門檻,導致股票發行價普遍 低於市場合理估值,故新股上市後大都存在連續漲停的現象,主板上市首 日漲跌幅設置為 44%,其後均為 10%,故我們將打新策略漲跌幅定義為在開 板日以均價賣出。註冊制下的科創板、改革後的創業板前 5 日不設漲跌幅 限制,第 6 日起,漲跌幅限制為 20%,我們將打新策略定義為在開盤首日 以均價賣出。

1、 統計今年以來的漲跌幅數據,創業板改革後上市首日漲跌幅均值 達 240.3%,科創板上市首日漲跌幅均值為 183.4%。

2、 分月度統計各板塊下的漲跌幅均值,主板漲幅今年以來呈下滑趨 勢,其餘板塊漲跌幅整體平穩。

長量基金研究院:打新基金系列專題報告

二、科創板、創業板打新流程

股票發行時,將所需要發行的股票分為網上公開發行的部分和網下配 售給機構投資者的部分。以申購日為 T 日,網下/網上打新的基本流程大致 分為:發行準備階段(T-6 至 T-4)、詢價階段(T-3 至 T-1)、 申購與繳款 階段(T 至 T+2)和發行結束階段(T+3 至 T+4) 。

長量基金研究院:打新基金系列專題報告

發行準備: T-5 日發佈《招股意向書》和《初步詢價及推介公告》,網 下投資者提交電子版備案核查資料,T-4 日中午 12:00 為網下投資者 在中國證券業協會完成註冊和提交材料的截止日。

網下詢價:T-3 日網下投資者需同時提交申購價格與申報數量。其中, 申購價格決定投資者是否能獲得申購資格;申報數量方面,主承銷商 一般公佈申報數量上下限,投資者頂格申購可以提高中籤數量,即按 照申購上限和自身產品規模孰低申報。主承對網下投資者提交的材料 進行審查。T-2 日確定發行價格和有效申報對象,刊登《網上路演公 告》。T-1 日刊登《發行公告》、《投資風險特別公告》和《招股說明書》 。

申購、繳款:T 日合格投資者在網下提交申購,主承根據申購量進行回 撥。T+1 日刊登《網上中籤率公告》,網上申購搖號抽籤,確定網下初步 配售結果。T+2 日刊登《網下初步配售結果及網上中籤結果公告》投資 者根據上述結果繳納申購款,由於新股申購採用信用申購制度,申購 時無需繳納申購資金。

發行結束:T+3 日科創板將通過搖號決定 10%的網下獲配賬戶在 6 個月 內不得減持所配新股;創業板的鎖定持有期規則為搖號抽取 10%賬戶鎖 定 6 個月或各賬戶全部獲配股票中的 10%鎖定 6 個月。T+4 日刊登《發 行結果公告》

三、新股網下配售特徵

2020 以來,科創板平均網下發行比例為 57.8%,遠高於傳統 A 股市場。A 類網下中籤率 0.07%。

統計今年以來各板塊的網下發行比例,科創板平均網下發行比例為 57.8%,遠高於傳統 A 股市場。創業板在註冊制改革之前的網下發行比例與 傳統 A 股市場一致,僅有 10%左右,但在註冊制改革以後,網下發行比例 達 51.4%,接近於科創板。網下分配比例的增加使得科創板、創業板成為 目前打新收益的主力軍。

長量基金研究院:打新基金系列專題報告

從網下中籤率(中籤率=獲配股數/有效申購股數)看,主板網下 A 類 投資者平均中籤率為 0.21%,主要因 1 月的“京滬高鐵”和 10 月的“中金 公司”中籤率較高,分別為 10.975%和 1.426%,如剔除這兩隻股票,中籤 率為 0.027%。科創板網下中籤率為 0.07%,創業板在改革之後 A 類投資者 網下中籤率有所提升,從 0.024%提升至 0.062%。中小板的 A 類投資者網下 中籤率最低,僅有 0.023%。

按月度統計各板塊的相關數據:

1、 網下發行比例方面,各板塊的月度均值較為平穩。

2、 A 類投資者中籤率方面,除主板在 1 月、10 月因個別新股導致中 籤率均值過大,其餘各板塊的月度中籤率小幅波動,但整體平穩。

3、 各月度,科創板、註冊制改革創業板的中籤率明顯高於其餘板塊。

長量基金研究院:打新基金系列專題報告

機構投資者參與熱情不斷升溫,1.2 億股票市值的基金可滿足滬深兩市雙 打要求。2 億規模基金可參與 99%的網下打新。

網下打新參與度上,機構投資者的參與熱情不斷升溫。以科創板為例, 參與網下配售初步詢價的投資者數量從最初的 1721 家(“華興源創”),增 加到目前的 6687 家(“螞蟻集團”)。公募基金由最初的 90 家基金公司, 1167 只基金增長到目前的 118 家公司,3166 只基金。根據現有規則,公募 基金在各板塊打新均為網下 A 類投資者。參與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的網 下市值要求則分別為滬市、深市 6000 萬元。因此,當基金股票市值超過 1.2 億(滬市 6000 萬+深市 6000 萬)即可滿足雙打的需求。

另一方面,統計今年上市新股的申報數據:

1、 從申報金額下限(申報數量下限*首發價格,做估算)看,超過 2 億的僅有 2 只(凱賽生物 2.67 億、北元集團 3.05 億),故當基金 規模達 2 億,即可參與 99%的新股打新。

2、 從申報金額上限看(申報數量上限*首發價格),88%的新股申報金 額上限在 5 億以下。由此,我們可推測,當基金規模越大時,將 有更多的個股申報金額小於基金規模,因 A 類投資者中籤率一定, 規模越大的基金的新股獲配金額佔淨值比越將低,故打新增強收 益效果越弱。

長量基金研究院:打新基金系列專題報告

四、打新策略貢獻測算

測算方法

機構投資者通過網下打新獲得的收益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網下打新 獲配金額和新股上市後表現。我們基於新股 IPO 的公開披露數據,按照以 下測算方法對打新收益進行估算。

1、 假設基金參與網下申購時考慮利益最大化原則,儘可能頂格申購, min[申購上限、產品規模]。

2、 假設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的打新獲配率為 80%(報價入圍的新股 數/參與網下發行的新股數),且其中的 10%鎖定部分收益為 0。主 板、中小板、改革前的創業板獲配率為 95%。

3、 將基金的打新策略定義為在開板首日以均價賣出。以中芯國際為 例,申報金額上限約 16.5 億,網下 A 類中籤率為 0.77%,上市首 日漲幅 216.4%(以均價計算),在忽略費用、鎖定期的情況下,對 於規模 16.5 億以下的基金,可按產品規模進行申報,單票貢獻達 1.67%。

4、 假設基金規模穩定,區間內基金的打新理論貢獻如下:

長量基金研究院:打新基金系列專題報告

打新策略收益增強明顯,2 億規模基金今年以來貢獻理論值達 15.16%,3 億規模為 12.51%,5 億規模為 9.31%。

基於上述測算方法,統計今年以來(截至 11 月 13 日)的打新策略理 論貢獻,對不同規模的公募基金的收益增強效果如下表,對規模 2 億、5 億、8 億、20 億基金的收益貢獻分別為 15.16%、9.31%、6.87%、3.5%。

1、 因新股申報金額上限大多在 5 億以下,隨著基金規模變大,打新 增厚效果明顯減弱。

2、 分板塊看,對各規模基金,科創板都是最主要的打新收益來源, 在總收益中佔比達超 65%,其次為創業板,佔比超 10%,主板與中 小企業板則佔比較少。

長量基金研究院:打新基金系列專題報告

以 2 億規模基金為例,分月度對新股貢獻進行測算。

1、 7、8、9 月因上市新股數量多,募集資金大,月度打新貢獻較多。

2、 10 月以來,打新貢獻逐漸回落至年內中樞,但仍然可觀。

3、 此外,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上市節奏加快,貢獻佔比逐漸上升。

長量基金研究院:打新基金系列專題報告

五、影響打新收益的核心因素

總結影響基金打新收益的核心因素有:市場供給(新股發行速度、網 下發行比例、A 類投資者中籤率等)、基金打新參與率&入圍率、基金規模。

市場供給

打新策略主要是博取新股的一二級價差。新股發行速度、網下發行比 例、中籤率、市場情緒等均為客觀因素,我們通過統計分析前文所提及的 新股相關數據來對市場供給端進行密切跟蹤。

基金公司的打新參與率&入圍率

報價能力是機構打新能力的重要體現。目前,主板、中小板及創業板 核准制新股以募集資金計算其發行價格;而科創板及創業板註冊制則採用 市場化詢價模式,故在較大程度上影響機構的打新收益。

因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時間較短,科創板有更多的新股樣本,我們將科 創板新股入圍率作為機構打新水平的體現。考慮基金公司打新業務面向公 司旗下全部組合,故我們將基金管理人視為整體來進行統計。分析今年以 來基金公司參與科創板打新的報價能力,採用指標如下:  打新參與率:區間內基金公司參與詢價的新股數/參與網下發行的 新股數,參與率越高說明機構參與打新的意願越強。  打新入圍率:區間內基金公司獲配的新股數/基金公司機構參與詢 價的新股數,入圍率越高說明基金管理人的新股報價能力越強。

打新參與率上,今年以來共計 132 家基金公司參與科創板打新,為了 更好地刻畫基金公司之間是否存在差異,按季度統計參與率排名 1/4、2/4、 3/4 的分位數據(4 季度數據截至 2020-11-13) 。

1、 整體而言,基金公司參與打新的意願較強,今年以來各季度的參 與率中位數均在 90%以上。

2、 第 4 季度以來,打新參與率較前期略有下滑,考慮到 4 季度數據 僅包含 1.5 月,統計結果穩定性不及前 3 季度,待 4 季度完整數 據可再做詳細比較。

長量基金研究院:打新基金系列專題報告

打新入圍率上,基金公司報價入圍能力分化較大。

1、 前 3 季度,報價能力前 1/4 的公司入圍率均在 85%以上,後 1/4 的公司入圍率則不足 80%。

2、 第 4 季度以來,各分位數的打新入圍率均較前期降低超 10%。一 方面打新市場競爭白熱化,細微的報價差異就可能導致報價無效。 另一方面,數據完整度不高。但是,前 1/4 的公司入圍率仍較高, 約 78%。

為直觀評估基金公司的報價能力,綜合考量打新參與率、入圍率,定 義新股獲配率為基金公司獲配的新股數/參與網下發行的新股數。統計今年 以來各基金管理人的新股獲配率,並劃為四檔:90%以上、85%-90%、8085%、80%以下。整體來看,有 19 家基金公司新股獲配率在 85%以上。

長量基金研究院:打新基金系列專題報告

考慮當前打新市場競爭激烈,我們更關注基金公司打新報價能力的延 續性,分基金公司按季度對新股獲配率進行統計,數據顯示:

1、 4 季度以來,科創板上市新股 12 只,部分基金管理人新股獲配率 出現斷崖式下跌,不足 50%。

2、 新股獲配率穩定性較高的管理人有:鵬華、銀河、中泰證券資管。

長量基金研究院:打新基金系列專題報告

3、 綜合基金管理人今年以來的新股獲配率與獲配率穩定性,我們整理了打新報價能力較強的基金管理人名單(下表)

長量基金研究院:打新基金系列專題報告

基金規模

通過前文分析,我們知道打新收益與基金規模成反比,因此投資者選 擇打新基金時,會特別關注其規模情況。

固收+打新:適合規模 5-8 億,股票底倉約 20-30%。

高權益倉位+打新:適合規模 2-4 億。

基金規模的季度披露數據時效性較低,為此我們研究了一套定量估算基金規模的方法,將在系列專題報告(二)中進行詳細闡述哦,敬請期待吧。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應仔細閱讀基金產品的相關法律文件,瞭解產品風險和收益特徵。投資者應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基金、理財產品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不等於基金、理財產品實際收益,投資須謹慎。基金產品由基金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本報告數據及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或經外部授權信息的分析和整理,長量發佈此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相關表述僅供參考,與長量立場無關,不代表任何確定性判斷,亦不構成長量的任何推薦或投資建議。長量不保證本網站相關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