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漫議之一 —— 名稱之批判與辨析

《中國詩詞大會》漫議之一 —— 名稱之批判與辨析


《中國詩詞大會》自2016年2月開始舉辦以來,迄今已滿五屆,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和社會反響,可謂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對於中國詩詞大會,在總體好評的輿情環境下,社會上仍充滿各種非議,可謂槽點滿滿。其實這很正常,再優秀的節目也會有瑕疵和不足,何況中國詩詞大會距離人們的期望值本就有較大差距。孤鶴君擬從本文開始,就詩詞大會眾多的槽點進行一番評析,以吐積鬱心中長久之言。

今天開篇咱就談談詩詞大會的取名或起名。

客觀講關於中國詩詞大會的名稱是否合理合適,孤鶴君似乎並未見到有甚質疑,只是有幾次對頭條上有關詩詞大會帖子的回覆中吐過幾次槽,倒也得到不少人的點贊附和。以孤鶴君之淺見,中國詩詞大會的名稱確實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當以“

中華詩詞大會”冠其名才最為合適!理由如下:

其一,“中華”一詞遠比“中國”更富有詩意,因而與詩詞大會這一活動高度契合

“中國”一詞是個中性詞,多用於有關政治經濟法律外交等場合的活動及文本中,表示地區和歸屬,意為是中國而非別國,並無多大感情色彩,至少不能跟“中華”相比。當然,在政治法律外交等文本中,只能使用“中國”的名稱,因為這些情形下是不宜使用具有明顯感情色彩的名稱的。

“中華”一詞確是具有強烈感情色彩的特有詞,它並無多少表示國別歸屬之意,且外延更廣,範圍延伸囊括全世界所有華人。且不說詩詞大會本就是一個展示中華詩詞瑰寶魅力、極具詩情畫意的的節目,單就“詩詞”這個詩詞大會主題來說,它本就是最具感情色彩的文學體裁,可謂詩意滿滿,當然也必須用詩意的名字去匹配。遺憾的是,“中國”詩詞大會卻無法給觀眾任何詩意和美感,人們得到的僅是關於“中國”而非“外國”的詩詞這一冰冷印象。客觀講,“中國詩詞”和“中華詩詞”,“中國兒女”和“中華兒女”,“中國民族”與“中華民族”……它們在情感語義上的區別,即使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是能夠分辨的。

《中國詩詞大會》漫議之一 —— 名稱之批判與辨析


其二,“中華”一詞也較“中國”更具文化品位,也更大氣

中國詩詞大會本就是一檔宣傳展示中華文化的節目,上至策劃文案,中至編導包裝,下至參賽作答,幾乎人人都有意無意、主動被動承擔著這一職責,這當然包括對節目的起名。對此無需冗文贅述,僅以“中國”詩詞大會與“中華”詩詞大會相較,除誰更有詩意外,誰更有“文化”之氣恐怕也是需要裁量的。孤鶴君同樣相信即便是小學初中的學生也能分辨!文化品位固然不需要刻意包裝和炫耀,但誰也不會否認區區一個名稱同樣能表現出文化品味,這與人之初生起名又有何異?很多父母都希望給孩子起一個既好聽又文雅的名字。可見,起名道姓,茲事體大,萬不可草率行事。但孤鶴君不明白,怎麼五年來中國詩詞大會的一眾專家學者及參賽者就是集體無感,真叫人好不狐疑!

《中國詩詞大會》漫議之一 —— 名稱之批判與辨析


其三,“中華”一詞亦比“中國”更少歧義和誤解

從已經舉辦的五屆來看,中國詩詞大會每屆都有外籍選手參加,這充分顯示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但孤鶴君忽然想到,在接納外籍選手報名時,會否有因名稱是“中國”而認為只接受中國選手而引起的誤解。孤鶴君堅定認為必有此種誤解。

幸好,這似乎並不是問題,參賽簡章便能輕鬆解決。但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能通過更好的名稱來消除這種誤解和疑慮?除外籍選手外,更有海外華人參賽,如果以“中華”冠名,是不是能吸引更多的海外華人參加從而進一步增強其歸屬感甚至榮譽感呢?孤鶴君認為肯定有。

唉,本來甚是高雅的一檔節目,卻因為名稱而讓人不爽,而且竟然五年中都沒人認為有問題或是個問題。孤鶴君突然想起董卿和龍洋在每次上節目時都必說的那句話:人生自有詩意,可是這般有詩意的節目,為啥名字就楞是沒詩意呢……

《中國詩詞大會》漫議之一 —— 名稱之批判與辨析


《中國詩詞大會》漫議之一 —— 名稱之批判與辨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