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在官場上,只有懂這兩條規則的人,才能越混越好

晚清名臣曾國藩一生共有13套學問,而讓大眾知曉的僅僅只有《曾國藩家書》和《冰鑑》。

其實,在曾國藩的學問中,他的為官技巧才是上乘之作,如果他不會做官,歷史上也就不會有他的存在了。正是曾國藩善於為官,善於用人,才讓腐敗沒落的大清王朝出現了短暫的繁榮局面,即使是迴光返照,但曾國藩功不可沒。


曾國藩:在官場上,只有懂這兩條規則的人,才能越混越好


做官就要和人打交道,和上司、下屬、同僚等等,即使不能八面玲瓏,但也要遊刃有餘,才能混得風生水起,而這就要善於觀察人。

那麼,如何觀察人呢?從曾國藩的經驗來看,凡是混得好的人,都懂這兩條規則。尤其在官場上,懂規則的人,會越混越好。

這兩條規則,是曾國藩從實踐中創造的。

曾國藩從湖南農村到京城後,在舉目無親,沒有任何背景和靠山,也沒有銀子的情況下,他還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不能不說他確實手段高明。


曾國藩:在官場上,只有懂這兩條規則的人,才能越混越好


曾國藩當時的為官環境,可說非常惡劣。他成為翰林院裡一名七品芝麻官的時間是道光二十年,也就是1840年,此時的曾國藩剛好30歲。當時的朝廷不僅內憂外患,而且已經十分腐敗,很多官員除了想方設法大把撈銀子外,沒人去考慮大清的江山,當然,除了道光皇帝。

可很多人都被銀子矇蔽了眼睛,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替道光皇帝想這個問題了。

曾國藩於是明白了第一個規則:在官場上,要想獲得他人的重視,還必須懂心理操縱術。


曾國藩:在官場上,只有懂這兩條規則的人,才能越混越好


因為每個人都有慾望,除了銀子外,還會有其它的愛好,比如有的人還喜歡豪宅,有的人喜歡當官,有的人喜歡收藏,有的人喜歡美女等等。

在摸清了不同的人,有不不同的心理需求後,曾國藩很快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門下弟子。穆彰阿作為第一權臣,對每個官員的升遷都有很大的權限,巴結他的人非常多,給他送大把銀子的人排起了隊,可曾國藩為何能得到他的信任呢?


曾國藩:在官場上,只有懂這兩條規則的人,才能越混越好


那就是穆彰阿喜歡收藏古字畫,可穆彰阿鑑定的本領有限,常常受到下級官員的糊弄,給他送了很多贗品。而曾國藩卻是一個鑑定高手,拜在穆彰阿門下後,義不容辭地成了穆彰阿的首席鑑定師,幫他挑選出很多真跡和孤品。

曾國藩的這項本領,讓穆彰阿十分欣賞,並不斷提攜和重用他,讓曾國藩很快脫穎而出。

另外一個規則就是懂升遷之道。官場有官場的生存規則,如何升遷,如何保住自己的烏紗帽?都有很多技巧。有時,即使你有靠山,也不一定能保住你的官位,但懂規則的人,不僅能保住頭上的烏紗帽,還能不斷得到升遷和重用。


曾國藩:在官場上,只有懂這兩條規則的人,才能越混越好


隨著職位不斷升遷後,曾國藩有了接觸道光皇帝的機會,他這才知道,只有皇帝,才能主宰自己的一切命運,包括榮耀和地位,而穆彰阿即使權傾天下,也不能左右道光皇帝的意志。

於是,曾國藩一面和穆彰阿周旋,表面假裝對他言聽計從,但行動卻開始有了極大轉變,即一切都按皇上的想法和意志辦差。

有幾次,曾國藩在查處貪官的過程中,觸犯到了穆彰阿的利益。穆彰阿雖然旁敲側擊地提醒曾國藩,他所查之人,是他的關係戶時,曾國藩都假裝什麼也不知道。而穆彰阿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也只好丟車保帥了。


曾國藩:在官場上,只有懂這兩條規則的人,才能越混越好


和皇上永遠保持一條心,就能得到重用,這是一個人在官場上不容動搖的生存規則,無論皇上是明君還是昏君,作為一個臣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而這也是曾國藩的為官絕學。靠兩條規則,讓曾國藩成為一代名臣。他的這些方法,即使在今天看來,依舊十分有用,因為,這就是官場的生存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