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女警扶貧記

生活是苦難的,我又划著我的斷槳出發了。 ——博爾赫斯

光景——女警扶貧記

我在城市裡生活了三十多年,眼睛裡每天都是一座比一座高的樓宇,車水馬龍、人潮洶湧的商業區,要麼只看到像麻將塊一般汽車密集排隊的頂棚,要麼滿眼全是來往穿梭的腳後跟。儘管熱鬧,但人們匆忙而緊張的腳步,麻木、冷漠、孤獨的臉,燈火通明分不清白晝的繁華街道,城市裡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客套、寒暄和曖昧,令人既飽脹又唏噓。

我和所有公務員一樣,工作裡的一日四次打卡簽到、一日三餐,週而復始。我也是一名人民警察。警察這個職業是沒有上下班的,所以,人們為我們還送來了另外一個稱呼“藍狗”。有不少人認為這是罵人的名詞,但我不這麼理解。“藍”指我們身上藏藍色警服,那是我們富有理想、低調、奢華、特有的顏色,而“狗”則代表忠實於百姓的夥伴,忠誠守護萬家安寧的警察。儘管,我以“藍狗”自豪,但還是被工作的繁忙,生活的艱辛,喉部疾病的纏擾,幾乎接近麻木式的往返循環而身心疲憊。直到2014年6月2日這天,我接了單位人事處電話起,這一切都變了。 單位派我和同事馬曉惠、黨琴三人作為第一批駐村工作隊去佳縣烏鎮劉家峁村、張家溝村參與精準扶貧工作,最少兩年。一聽說要去農村,我的心就飛了起來了。對於一個從沒有在鄉村生活過的人來說,那裡就是天堂,別說兩年,就是四年,我也樂意。我向往著的“李子柒”式田園生活就要開啟了。

結束了市裡組織全市駐村聯戶專業培訓後,我和同事就去貧困村開始入戶走訪。農民朋友熱情好客,剛合上電話,老遠就看見幾個人在路口迎接我們了。村書記、村長擔心我們找不到路,有一段土路導航也不顯示,而且車進不了村,得步行。我倒巴不得,雙腳踩在泥土上,幻想著脫掉鞋子滿山跑的模樣兒,竟竊喜著。兩村的書記、村長把手在自己的衣服上擦了擦,才與我們逐一握手。衣領上落著的灰塵並沒落下他們的熱情和真摯,他們的手正是我在電影裡看到的那樣,粗糙而皴裂的皮膚傳遞著歲月的寬厚與溫度。引導我們把車子停好後,步行領我們熟悉村組路段了。事實是,農村人比城市人更懂得守規矩,哪怕是停輛自行車都要為行人和農具三輪車讓道。農村比城市空地是多一些,但自然村組道路開通量少且道窄,盡是些羊腸小道,僅是停車我們花了不少時間。

參觀完莊稼地,村長、書記帶我們走訪了幾個農戶家。農戶們洗好黃瓜、西紅柿該是早了,水滴落在篩子下面的塑料桌布,掉了皮的搪瓷碗裡盛了瓜子和花生,沒有人動過。窯洞裡除去僅有的電器那臺舊電視外,幾乎沒有什麼傢俱,就幾隻紙箱子紙皮袋蹲在地上。看見牆角甕裡水是滿的,石櫃的糧是足的,院裡有田有碾,衣服舊了點,蠻幹淨的。“我們的手老幹農活,髒,你們自個兒抓著吃昂!”農戶大姐頭髮梳得精光,只是衣服釦子在忙亂中扣錯粒,衣襟斜了。一旁的男戶主端直誠實地站在紙箱跟前,一邊整理著紙箱上放著的一盤饅頭,招呼著讓嚐嚐手工饃。大姐不好意思地看著我們,低著頭便左手端盆、右手碗端,把堅果和黃瓜捧到我們跟前。

我被略顯笨拙、飽含淳樸的感情所觸動,他們把長得好看的黃瓜、西紅柿、小蘋果擺出來,好奇心作祟的我看到紙箱旁邊有一個用報紙蓋著的小筐,小筐裡清楚地看見彎曲的黃瓜和裂開縫的西紅柿。不吃不好,儘管我最喜歡生吃西紅柿,可那一刻,我卻有些捨不得了,挑了個頭最小的南瓜子抓了一把分給同事一半,一起瞌了起來。出門前,大姐使勁往兜裡給我塞南瓜子,邊塞邊說,看你愛吃,多帶點,想吃了就再來昂!從她忐忑到欣喜的眼神轉變中,我讀出了滿足。我沒有拒絕,也許她喜歡這樣的表達,揣在兜裡的是情意。我和同事心裡嘀咕,藍天白雲,山川秀美,莊稼長勢喜人,村民家裡整潔乾淨,這是貧困村嗎?這是貧困戶嗎?

棗樹上結著的小碎花被風吹了幾朵飄在我的額頭,落在髮絲上,連風都是馨香的。鄉鎮幹部看我和同事又跑在玉米地裡拍照留念,笑著說,以後大把時間給你們拍,村裡好多風景等你們來看呢!往常從早到晚的八小時工作過得慢,但村裡的一天時間過得老快了呢。我低頭思謀著該如何與兩村委的幹部們就扶貧工作交流計劃。“張書記、劉書記,我看咱村裡整體情況不錯,村民們`兩不愁、三保障’基本靠譜。那段進村土路,我們想辦法申請專項資金,咱先修路。你們幾位熟悉村情,看有啥需要解決的,當下最需先解決的,有勞先列個計劃,回頭彙報完領導,我們再認真調研,咱們明就擼袖子幹吧!”在場的村委班子四個人,面面相覷。我突然覺察到了異樣,這感覺叫難言以表。張家溝的書記剛準備開口,村長就拽了他的衣角。劉家峁村的劉書記心直口快:“今天帶你們看的幾戶是昂米 (方言:指我們)兩村最好的、僅有的幾戶人家,其他的不敢讓你們看,怕你們看了再也不想來了……”另外一位幹部,嘴裡嘟囔著,何況還是幾個女人,能做個甚?

農村人過日子用踏實,城裡人過日子要浪漫。陝北人過日子,不管是城裡還是鄉下,還稱“過日子”叫“過光景”。我喜歡“光景”,這兩個字甚好。光代表光明、光陰,景,就是經歷、景緻。 我時常感恩農村駐村生活給予我的饋贈。我比較成熟的生命,大部分是榆林公安的警營中度過的,而其中的離我最近的這六年是在貧困卻美麗的山村裡渡過的。貧困村基礎設施、村容村貌的改觀、村民精神面貌的轉變,內生動力的激發所帶來的喜悅,是隻有經歷了苦難和摸爬滾打,才明白內心強大意味著什麼?村裡的天是湛藍的,地是暖黃的,雨是柔的,風是清的,人是不繞彎、純粹而又簡單的,從不磨嘰,黑白是非皆分明。村民摘了大南瓜,挖了新土豆,掰了鮮玉米送來的食物背後藏著的是感情,善良和真摯。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深愛著這片貧瘠蒼涼的土地。答案終於在疫情肆虐的庚子年春,居家隔離的這些天裡找到了——陌生感。這種陌生感,來自一種移情。 是當初穿梭在城市的高跟鞋與農村的平底鞋的轉變,是即使沒有疫情的城市也需要平日裡戴口罩防護的空氣與農村大口吮吸負離子空間的置換,是城裡的水果冰淇淋和村裡的西紅柿撒白糖的替代,是一雙雙無視善意與憐憫的冷漠與友好蔓延,無限期待的熱情的眼神裂變。異鄉的風景、不熟悉的方言和混著草木泥土氣味的空氣,喚醒自己的眼和鼻。就連天上的雲和星,地上的牛和羊,也與人有一樣的靈魂和感情。與萬物隨時對話,感知它們的心情時,原來時間也是可以凝滯的。這是一場令我心靈的觸動、迴歸清零的工作經歷,也是一場豐盈內心的生活洗禮!扶貧,也扶了自己。

然而,回憶再美,所有的悲喜也終將被時間風乾。于堅老師說過:“如果不寫,這才是災難,也意味著忘記,這是文的德性”。我想把這些過往和變遷,這份特殊的遇見和經歷用圖文記錄下來,自知力不從心,但作為榆林市公安局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工作隊從2014年開始到即將收官的2020年,一直參與在第一線的駐村工作老隊員,情願把這些簡字陋文“羞”在屏前。為那些奮鬥在脫貧攻堅戰線上的平凡人記錄一段往事,為這些沒有歷史的普通村民去書寫一段歷史。

那,我就從2014年6月開始,把這些細碎、溫暖的小故事,整理、記錄下來。哪怕有一個人在看,哪怕有一個人能懂,我心滿意足,抱拳感恩。

圖庫裡有近萬張的照片,記錄著六年的點點滴滴,選照片時,過往的一切就在眼底,不覺泛起淚花來,先放幾張,慢慢整理,日子還長著呢。

這是我的第一個宿舍,生火爐手藝不行,晚上又怕煙燻,不安全,我和隊友黨琴就回縣城住。

光景——女警扶貧記

我的新宿舍,比張家溝村條件稍好一點,有那麼多書陪著我,夜晚也不感覺到漫長了。書櫃也是市局捐贈的呢。 村裡為我們買了新被褥,但窯洞太溼,大夏天的夜裡,也得蓋兩床被子。我從家裡帶來拉舍爾毛毯蓋一半,鋪一半,避點潮氣。那段日子,我的肩周炎越來越嚴重了。

光景——女警扶貧記

給兩個貧困村捐贈一體式電腦,村支書一定要合影,他們終於告別了沒有電腦的歷史,以圖紀念。第一次去村裡,玉米地的留影和第一次為村民書寫春聯,都留在這裡吧。

光景——女警扶貧記

那會兒,駐地辦公室正在修繕,傳達中省市縣鄉各級黨委的扶貧政策和培訓學習,就在劉錦春書記家裡。我和隊友黨琴沒少在他家裡吃飯,休息。

光景——女警扶貧記

光景——女警扶貧記

劉家嫂子的身影,在熱鍋前更令人動容。寒冬,鄉村,一口熱湯足可以燎原。

光景——女警扶貧記


光景——女警扶貧記

外地人來佳縣,一定會吃這一碗尊貴的手工掛麵荷包蛋。村裡人告訴我,這是長長久久,圓圓滿滿的寓意。如果你機緣來佳縣,我筆帶你們去吃這碗麵。

光景——女警扶貧記

2014年冬天,我給村裡爭取了項目資金用來打壩。檢查團現場查看建設項目。那一天,零下21度,我的眼睫毛上全是冰渣。

光景——女警扶貧記

2014年底,各級檢查組來村裡考核,整理檔案,迎接年度驗收,雖然我們輾轉在兩個鄉村的雪地上,但一點也不累。我們是全市駐村單位第一家擁有影像資料的單位。

光景——女警扶貧記

塵土飛揚,揚起的還有信心。

光景——女警扶貧記


光景——女警扶貧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