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手机聊天记录可作法律证据 网络诈骗团队:完了!

权威宣布! 2020年5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在2019年10月14日通过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里面明确规定了微信聊天记录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并且于2020年5月1日施行,如下图所示:

最高法院:手机聊天记录可作法律证据  网络诈骗团队:完了!

【新规】重要的微信聊天记录别删!

互联网迅速的发展,再给网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有一定负面的影响,有利也有弊。最些年来,网络诈骗事件频频出现,多少网民陷身入套路之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给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2019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新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规定将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细化了电子数据的种类,包括5大类各种形式:

第十四条电子数据包括下列信息、电子文件:

(一)网页、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

(二)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

(三)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

(四)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

(五)其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

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对于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应当结合下列因素综合判断:

(一)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完整、可靠;

(二)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或者不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对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是否有影响;

(三)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具备有效的防止出错的监测、核查手段;

(四)电子数据是否被完整地保存、传输、提取,保存、传输、提取的方法是否可靠;

(五)电子数据是否在正常的往来活动中形成和存储;

(六)保存、传输、提取电子数据的主体是否适当;

(七)影响电子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其他因素。

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通过鉴定或者勘验等方法,审查判断电子数据的真实性。

第九十四条电子数据存在下列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真实性,但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除外:

(一)由当事人提交或者保管的于己不利的电子数据;

(二)由记录和保存电子数据的中立第三方平台提供或者确认的;

(三)在正常业务活动中形成的;

(四)以档案管理方式保管的;

(五)以当事人约定的方式保存、传输、提取的。

电子数据的内容经公证机关公证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真实性,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这就意味着,自5月1日起,上述电子数据均可以正式作为打官司的证据啦!诈骗集团估计要凉凉了!
这些网络诈骗集团还是嚣张吗?

①“慈悲”的骗子:博士被骗23万 骗子都心虚

博士生毕业的小王来到警局报案,称其被骗23万元。博士生小王收入可观,为让其资产升值便开始踏入股市。通过网络平台,小王结识了李某,李某自称公司有一款主力产品“炒股神器”,可自动分析股市行情,还可推荐股票的购买和抛出。而实际上,这款软件为刘某自制,只是个诈骗辅助工具。

最高法院:手机聊天记录可作法律证据  网络诈骗团队:完了!

在看到以假乱真的网页后,博士生小王便相信了李某,随后按照李某给出的炒股“指示”,先后将23万元拱手奉上。直到小王QQ被李某拉黑后,他才意识到被骗。所幸的是,民警及时将李某抓获,为小王追回被骗钱款。而李某在接受审讯中还表示,由于小王过于好骗,自己都感到心虚,才及时收手。

盛行的网贷:卡里没钱也被骗

今年12月,肖女士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某购物网站售后客服,同时表明因肖女士所购衣服存在质量问题要给她退款。由于“男客服”所说信息极为准确,肖女士信以为真。当肖女士提出未发现170元退款后,对方以肖女士芝麻信用不足为借口,要求其在“来分期”应用中操作。随后,肖女士按照对方指示在该软件上绑定了个人信息,不久后,她便发现“来分期”软件界面上有3400元。

最高法院:手机聊天记录可作法律证据  网络诈骗团队:完了!

实际上,“来分期”软件上的3400元属于肖女士个人所贷钱款,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肖女士在170元扣除后,将剩余部分当做对方公司“营业额”打给了“男客服”。直到肖女士发现了“来分期”界面存在贷款流水后,才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在此,专家推荐用户可安装360手机卫士,使用其“骚扰电话拦截”功能,标记、识别骚扰、诈骗电话,以此保障个人网购环境更安全。

③罪有应得:诈骗女大学生致死的主犯被判无期

最高法院:手机聊天记录可作法律证据  网络诈骗团队:完了!

2016年8月,广东惠来县19岁的女大学生妍妍遭遇诈骗,被骗走家里省吃俭用攒下的9800元学费,由于无法承受打击,她在留下遗书后跳海自尽。2017年12月28日,广东省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明慧等七人电信网络诈骗案一审公开宣判,其中,主犯陈明慧以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

最高法院:手机聊天记录可作法律证据  网络诈骗团队:完了!

以上这些诈骗案例事件,足矣说明对社会的危害影响。现如今出台相关法律规定,相信不久的未来。这些诈骗集团必走向末路,迎接法律的制裁,都逃不了法律的天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