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課堂 詩意生長——淺談如何構建有效的高中語文課堂

[摘 要]長期以來,語文課堂飽受“低、差、慢、費”和“高耗低效”之詬病。如何徹底改變目前高中語文課堂這種尷尬的處境?教師除了要提升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之外,還應將著力點放回原點和常識,在課前沉下心來,精心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堂上胸有成竹,遊刃有餘,不當沒頭的蒼蠅;課後冷靜反觀,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構建有效乃至高效的語文課堂,走可持續發展的詩意生長之路,無疑是一條終南捷徑。

[關鍵詞]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構建策略

自洪禹平教授在1998年第3期《北京文學》上發表《誤盡蒼生是語文》到而今溫儒敏教授主導語文革新,語文成為萬眾矚目的“拉分王”,語文流派如雨後春筍,群文閱讀方興未艾,語文生態似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語文專家似打了雞血,而芸芸眾生卻如盲人摸象……長期以來,語文課堂飽受“低、差、慢、費”和“高耗低效”之詬病。究其癥結,無非是熱衷於背離原點和常識之煩瑣解析或荒唐論證,不少教師視教參與“名師課例”為金科玉律,或循規蹈矩,或不敢逾雷池半步,或依葫蘆畫瓢般“請君入甕”;學生則亦步亦趨,“傀儡”般在陣陣掌聲與喝彩聲中紛紛掉入教者事先挖好的美麗“陷阱”,至於“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辦”,則鮮有人問津;至於“語感”“靈性”和學科素養,則只能交與上蒼,聽天由命……如何徹底改變目前高中語文課堂這種尷尬的處境?除了提升教者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之外,將著力點放回原點和常識,構建有效乃至高效的語文課堂,走可持續發展的詩意生長之路,無疑是一條終南捷徑。

一、精心備課,不打無準備之仗

說到備課,當老師的都不陌生。為了應付檢查和考評,有照搬教參的,有網上搜索打印的,有一個假期就將一個學期的“優化設計”抄好的……課件網上下,教案照著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斷講述著別人的故事,重複別人的人生,被時間磨去了稜角,褪去了青春,因為熱衷於嚼別人嚼過的饃饃,所以到頭來只會人云亦云——這就是當下眾多語文人真實的教育人生,雖然有些血淋淋!

俗話說得好:“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師不精心準備,就失去了基本的前提和必需的根基。於漪老師曾說過,課堂上要說的每一句話,她都事先寫下來,反覆修改,滿意之後才轉化成口語。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無論到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

第一,語文教師在假期裡要通覽教材,高屋建瓴地構建學科知識體系。在2017年版高中語文課標的指引下,語文教材編排由原來的按文本編排變成了按主題編排,教師必須弄清楚每一個主題在整個高中語文教材體系中的目標和定位,弄清楚每一篇具體文本在每一個具體主題中所承擔的職責和使命。只有做到胸中有丘壑,方能自信地引領學生與編者和文本進行平等的對話,而不至於盲目跟風,人云亦云。

第二,語文教師備課尤其要強調“素讀”,即不借助教參和教輔,不看文本的相關解讀,自己悶頭讀,一遍不行就來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一直讀到自己情有所感、心有所悟,才帶著自己“素讀”時的體驗和心得,仔細研讀教參和其他專家的解讀。唯有如此,教師才不至於先入為主,在一知半解、似是而非中迷失自我;教師才有可能挺直脊樑,同編者和文本進行平等的對話;課堂才有可能閃耀著思想的光芒,流淌著靈性的詩意;教師才不至於淪落為毫無思想、人人可鄙的“搬運工”和“傳聲筒”。

第三,多維透視,拓展視野。教師不僅要研讀教材和教參,還要認真閱讀教材的參考書目中所涉及的相關作品。在語文教材的每一章節之後,往往都列有一些參考書目,有的是參考的文獻,有的是教材的必要延伸,這些都是語文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教師可以利用百度搜索引擎,輸入同類書名,選購其中一些出版年代較近、出版社比較權威、編著者較為知名的書籍進行延伸閱讀,比較不同版本書籍對同一事件的不同表述;或利用中國知網的搜索引擎,查詢與這些作品有關的最新的學術成果,站在巨人的肩上,從不同角度透視教材,在豐盈學識的同時,蓄足左右逢源、遊刃有餘的底氣。

第四,以學定教,目中有人。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容易犯的毛病是忽視學生的存在,以自我為中心,脫離學生實際,一廂情願地設計教學流程,從而導致課堂上教師津津有味,學生昏昏欲睡。殊不知,一旦脫離了學生實際,任何高明的設計和精彩的表演都將變成百無一用的“繡花枕頭”。常聽不少人感嘆,名師的成功經驗,到自己手裡卻在無形中變了味兒,不僅不管用,反而變成了縛住蒼龍的長纓。因此,備課時,教師必須要立足於本班學生實際,根據其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來選擇教學切入口和設計教學問題,要循循善誘、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而不是盲目“貼標籤”,將答案拱手相送。在預設教學過程時,還要密切關注學生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切實從學生的視角切入,把預設的重心從“如何教”轉移到引導學生“如何學”上來。既不能高估了學生而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也不能低估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包辦代替、越俎代庖,要該放手時就放手,千方百計充分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五,精心設計練習,合理安排時間。無論是課堂練習,還是課後作業,都必須針對學情,因材施“練”。練習切忌撒大網,貪多求全,流於形式。對課堂節奏的把握,雖然更多取決於教者的教學機智,但也不能信馬由韁,哪裡黑哪裡歇。備課時,不僅要安排好教學內容和流程,還要精心安排各個教學環節的大致時間,避免輕重失調,張弛無度。

第六,落實“三次備課”,提高備課質量。目前,不少學校都推行集體備課制度,但大多流於形式,缺乏實效:或上傳下達,商討如何應付領導檢查;或各自抄寫教參,謄寫備課本;或東家長李家短,吹牛扯把子。在集體備課之前,每個參與者都必須深入研究,帶著自己的困惑或獨到的感悟去備課;集體備課時,嚴禁“一言堂”,參與者要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不懂就問,不明則爭,切忌麻木盲從,任由某幾個人說了就算。集體備課之後,每個參與者都要結合本班實際,認真進行第三次備課,將集體備課時的收穫轉化成適合本班學情的東西,切忌囫圇吞棗,盲目照搬。

第七,勤讀多練,豐厚學養。身為語文教師,倘若不熱愛閱讀,對於學生該讀什麼書都不瞭解,怎麼能走進學生內心,和他們平等交流呢?倘若教者對課標推薦的名著都只是道聽途說、一知半解,那麼又拿什麼去指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呢?以前常聽領導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現在看來,教師不僅要擁有“一桶水”乃至“一缸水”,而且還得時時打量自己這“一桶水”“一缸水”是否清澈見底、鮮活如初,否則,就算擁有再多的陳年舊水,也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此外,還有多寫的問題。不少語文教師怕動筆,而自己不寫,就體驗不到寫作的酸甜苦辣,於是講作文時就只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面疲於奔命,改作文時也只能隔靴搔癢,胡亂寫一些不著邊際的看似天衣無縫的廢話,令學生一頭霧水,自己也不知所云,無所適從。語文教師要像蜜蜂那樣,博採眾花,釀造醇香之蜜,無論文史哲語修邏,還是天文地理音樂美術,都要有所涉獵,不能只盯著教參和教輔。

二、胸有成竹,不當沒頭的蒼蠅

俗話說得好:“將軍的戰場,老師的課堂。”無論預設得多麼完美,關鍵還要看課堂上如何落實和生成。教師要想構建有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課堂才是主戰場。

第一,要釐清角色,堅持“雙中心”。課堂到底是該以學生為中心,還是該以教師為中心?對此,不少人的認知存在很大的偏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所有教學行為自然應當服務於學生的學,但也不能因此就忽視教師主動積極的教,否則,教師就會淪為可有可無的配角;倘若時時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總是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學生就會淪為課堂的奴隸或傀儡,從而導致課堂如一潭死水,缺乏應有的生機和活力。因此,教師既不能忽視“滿堂灌”和“一言堂”之流弊,也不能當“甩手掌櫃”,無所事事,袖手旁觀;既要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又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和引領作用。簡言之,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是學習的中心,教師是指導、啟發和引領的中心,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第二,要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蹩腳的教師往往在課堂上心急火燎地將課前預設的東西一股腦兒倒給學生,而不管學生是否喜歡,能否接受。其實,課堂教學與工廠生產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課堂教學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任何完美的預設都有可能被突發情況打亂節奏。面對千變萬化的情景,是按部就班,將預設的內容演繹一通呢?還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應對,將問題轉化為可利用的寶貴資源,因勢利導,靈活生成呢?這就是在考驗教師的底蘊和機智了。很多精彩課堂的生成,不僅僅是因為教者能進行完美無缺的預設,更重要的是教者能點石成金,巧妙應對突發情況,能根據學生高質量的臨時發問合理引申,機智追問,進而收穫不一樣的精彩。

第三,要分清主次,集中火力,攻堅克難。高中語文課堂最忌諱眉毛鬍子一把抓,抓不住關鍵,踩不到學生的痛腳。每一堂課,教師最好抓住一兩個關鍵點,根據課標和考綱要求,聯繫教材和學生實際,精心設置一個主問題和兩三個輔問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循循善誘,不慍不火地帶領學生一步步探究。教師應集中火力攻堅克難,而不是平均用力,走馬觀花,泛泛而談。

第四,要常教常新,凸顯個性。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都說教學有方,但教無定法。倘若我們的課堂“千年同唱一首歌”,你剛一開口,學生就知道你下句要講什麼,那麼,他們還有什麼興趣聽下去呢?“前人講過的我不講,今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自己過去講過的我不講。”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的四個“我不講”,使他的每堂課都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令人百聽不厭。教師怎麼能熱衷於東施效顰,讓課堂缺乏個性呢?

第五,要正確看待合作探究和多媒體教學,切忌“吃錯了藥”。自實施新課改以來,合作探究和多媒體教學深入人心,這本是課改之大幸,學生之萬幸。但不少教師在運用合作探究和多媒體教學時徒有其形,弄丟了魂,致使課堂走向了反面。所謂“合作”,須得有合作之資本,倘若學生在課前沒有充分思考和探究,所謂的“合作”則有可能變為旁聽;倘若是一看就懂、無須“探究”的東西,還要裝模作樣讓學生“合作探究”,則所謂的“探究”即淪為噱頭,僅能唬人。此外,多媒體給語文課堂帶來了新的活力,其益處自不必言,但有不少人本末倒置,喧賓奪主,致使“工具”替代了“主體”,“柺杖”變成了“主人”。技術替代了藝術,好端端的語文課丟失了語文味兒,這是多麼可悲的事。

第六,要對接學生生活,讓課堂詩意盎然。對某些教學疑難問題,如果教師循規蹈矩,煩瑣分析,學生往往雲裡霧裡,難辨東西。如果引進生活的源頭活水,則能讓學生靈感乍現,豁然開朗。比如教學巴金的《小狗包弟》時,筆者讓學生思考:課文倒數第三段中“滿園的創傷使我的心彷彿又給放在油鍋裡熬煎”中的“熬煎”能否換成“煎熬”呢?學生一臉的茫然,於是筆者讓他們聯繫生活經驗,舉例辨析“熬”和“煎”的區別。學生聯想到“煎雞蛋”“熬豬油”和“熬骨頭湯”等,體悟到“煎”所需的時間較短,瞬間強度可能比較大,而“熬”所需的時間較長。比如“熬中藥”要半個小時左右,“熬骨頭湯”一般要幾個小時,而“煎雞蛋”卻要不了幾分鐘。聯繫本段開頭“整整十三年零五個月”,可以看出作者內心所受折磨的時間之長,苦痛之深,學生自然就能體悟出“煎熬”主要突出“短時間的難以忍受的折磨”,而“熬煎”則強調“長時間的苦難折磨和無法排解的憂愁”。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境意識,而且容易咂摸出濃濃的語文味兒。

三、冷靜反觀,集腋成裘

對於課後反思,不少教師總是視之為擺設或累贅,虛與委蛇,草草了事。殊不知,課後認真反思恰恰是教者反躬自省、尋求涅槃和蝶變的最佳路徑。如果教師能長期堅持對自己的每節課進行冷靜的反思,努力探尋課堂得失的經驗和教訓,並潛心探究,將問題轉化成特色資源,將點滴收穫累積起來,就有可能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收穫別樣的精彩。

第一,不僅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是否先進,是否堅持了“雙中心”,是否真正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是否充分發揮了自身的示範引領和啟發誘導作用,還應反思課堂上是否存在“新瓶裝老酒”和“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

第二,要反思課堂上自己是否正確處理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課前預設是否契合學情和教情,課堂生成是否靈動自然、水到渠成,課堂提問是否調動起了廣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追問是否藝術睿智、環環相扣、由淺入深、有章可循。

第三,要反思自己的教學策略和導學策略是否科學合理;課堂上是否存在為“合作”而合作,為“探究”而探究的“偽合作”和“偽探究”;課堂上使用的各種教學手段是否科學而適度,是否存在“技術”遮蔽“藝術”和“工具”替代“主體”的現象。

第四,要反思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安排是否恰當;課堂上的所有教學行為,是否都聚焦於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否存在“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的非語文現象;課前導入是否有個性和新穎性;課堂各環節銜接是否自然,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整堂課是否緊緊圍繞既定的教學目標,不枝不蔓,攻堅克難;課堂節奏是否張弛有度,課堂推進是否如行雲流水;師生互動是否默契,教者是否激情滿懷,遊刃有餘;學生的眼裡是否閃耀著興奮激動、欲罷不能的靈光。

第五,要反思自己對待學生是否一視同仁,課堂上自己是否給學生留足了思考的時間和容錯的空間,是否出現強行“推銷”、忽視學生真實存在的現象。

第六,要反思這節課有哪些環節還存在問題,接下來該如何補救,大膽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反思這節課哪些地方是自己的得意之筆,並探尋成功之源,及時將這些“珍珠”擦拭收藏,以待不時之需。值得一提的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一名優特級教師要有海納百川之胸襟,博採眾家之長,永立課改潮頭,切忌故步自封,妄自尊大。因此每當有年輕教師來聽筆者的課,筆者都會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也儘可能抽時間走進年輕人的課堂,虛心向他們學習,相互切磋,相互啟發,共同成長。

俗話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課堂教學也總是“遺憾的藝術”。教師要在課前沉下心來,精心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堂上胸有成竹,遊刃有餘,不當沒頭的蒼蠅;課後冷靜反觀,積沙成塔,集腋成裘。這樣,假以時日,他們的課堂將更加風生水起,魅力四射,他們的教育人生將更加不同凡響,光彩照人。

文/ 王光佑(四川省古藺縣藺陽中學)

【來源】《中學教學參考》 2020年第1期 P1-3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