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高三
相當多的考生在高考複習進入後期時,常出現一段時間學習和複習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學過的知識感覺模糊,有時頭腦昏沉,心情煩躁,感覺學習無法向前推進的現象。其實,這是高考複習過程中的一定階段,這種學習效率降低,學習進步的速度減慢甚至停滯的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高原現象”。 事實上,心理專家通過反覆模擬實驗發現,人們在技能練習中,成績並不是直線上升的。“高原現象”也是高三複習中的規律性現象。出現高原現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數同學經過近一年的緊張複習學習動機弱化、興趣降低、情緒厭煩、身體疲勞;其次是各門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已經逐步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知識結構、學習方法,自己一時很難找到突破口。 其實,隨著高考複習的全面展開和深入進行,“高原現象”的出現和存在具有比較普遍的意義。只是各個考生經歷“高原反應”的時間長短不一,輕重程度不同。但高原現象一般都會給考生帶來心理上的緊張情緒,感到莫名的煩躁恐懼,鬱鬱寡歡。這些痛苦的心理感受讓不少同學感到失望、憂傷,甚至是絕望。而且,在“渴望自我實現”與“現實學業成績的不理想”這二者之間嚴重失衡時,又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上產生認知困難、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維不敏捷、丟三落四等現象。很多同學對此是苦不堪言。“高原現象”容易影響人的情緒,降低自信心,使人漸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產生急躁、焦慮心理。克服“高原現象”是高三中的一道難關,但這並不意味著“高原現象”無法逾越。只要我們及時分析“高原現象”產生的原因,掌握正確的應對方法,就能消除其負面影響,從而使高三複習更上一層樓。 每個人都知道備戰高考是個艱苦的歷程,那麼一定要有足夠的信心和決心戰勝“高原現象”這隻“攔路虎”。其實,這種現象不是缺乏學習的氧氣,而是缺少克服和擺脫的勇氣與方法。我們一旦瞭解了“高原現象”的原因,就可以“對症下藥”了。當然,每個考生由於各自的學習方法,學習成績與複習心態的不同,進而產生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首先,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往往是導致“高原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某些同學在複習過程中,信心百倍而且求勝心切,如果覺得自己付出的努力在短時間沒有奏效或感覺不到明顯的效果,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闖過“高考”的獨木橋。 毋庸置疑,高三的學習任務繁重,社會、學校和家庭給予的期望值又普遍較高。因此,學生的思想負擔重,心理壓力大。有心理壓力、心理困惑是很正常的,但關鍵是:如何把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適度的心理壓力和緊張感對高考複習是十分必要的,這有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學習潛能的發揮。在複習中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和節奏是順利迎考的重要保障。一旦發現自己的心理困惑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就要積極進行自我心理調節,或尋求老師和家長的幫助。要為自己不斷創造樂觀、愉快的情緒體驗,使自己的每一天都有收穫感和成就感。過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高原現象”在不知不覺間已經離你遠去了。 再次,有些同學的“高原現象”是由於生理疲勞與心理疲勞造成。高三的學習是相當緊張的,不少同學日以繼夜,採取一成不變的“題海戰術”。單調的刺激,簡單的重複,枯燥的“應試”,無論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容易讓人感到很疲勞,“高原現象”也就乘虛而入了。 再加上這幾年高考命題的指導思想以能力立意,強調能力與知識相結合,力求把能力落到實處。所以對知識的考查服務於能力的考查,能力的考查來源於知識的考查。而知識又是通過技能、技巧轉化為能力的,“高原現象”的出現也可能意味著所學的知識有些還沒有真正轉化為能力。 還有,部分同學沒有根據複習的內容和進度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與策略,這樣也會造成“高原現象”。在高三不同的複習階段,複習內容不一樣,學習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有些同學用高一或高二的學習方法來進行高三的學習與複習,用過去習慣性的思維去對待現階段的複習內容,往往會產生學習方法,思維方式與學習內容的不適應。這就需要考生自己及時掌握自身情況,積極調節心態和複習模式。 高原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後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是還會提高的,因此,高原現象並不意味著學習到了極限、成績到了極限。其實大家不必過於擔心,只要加以適當的處理和調節,高原期是很容易過去的。以下策略大家可以借鑑。 1、給自己加加油 高原現象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如同運動員在長跑中會出現極點一樣,這時只要再堅持一下,激勵自己,增強信心,這種感覺就會消失。 2、學習生活規劃好 要合理安排好時間,特別是早晨、中午、下午放學以後與晚上這四段時間,具體是早晨可用於早讀,中午休息,下午整理消化當天複習內容,晚上系統複習為好。當然在晚上覆習時也可有兩三門學科交叉進行。上課要集中精力,專心聽講,眼耳手腦並用,積極思維。在聽懂的基礎上適當做些筆記,不懂的在課後向師生請教,及時補上。 儘快把頭腦中較為混亂的知識排序重新組合,通過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等手段,使自己已有的知識系統化,這樣就可以優化知識結構,避免在知識調用時出現混亂,人為造成“高原現象”。養成勤于思考、總結的複習習慣。複習時要善於用腦,積極思考更適合自己的套路,同時,把經驗總結下來,以便掌握和把知識歸納。 3、有謀有略來複習 在基本已達到複習目的的基礎上,適當重複、強化,以增加二分之一的量為佳。無節制的重複、強化也會造成枯燥無味,影響學習興趣。如複習內容短,內容孤立,可一鼓作氣,從頭到尾採用“整體學習法”。如複習內容長,內在規律較明顯,可逐步複習,各個擊破,採用“部分學習法”。同時,進行“選擇性遺忘”,即記重點遺忘枝節,記概念淡化典型,促使心境愉快,遺忘消極情緒。 4、考生也休閒 適當地放鬆自己。如參加體育活動、聽音樂、看電影、上網等,但以不影響學習為前提。 總之,不管“高原現象”給你帶來的煩惱有多少,它都不是學習的極限。只要我們高度重視,認真應對,樹立正確的歸因理念,適當地對學習方法、思維方式和學習策略進行調整,就一定能走出“高原現象”的複習陰影,以燦爛的笑容迎接每天的收穫。
社會交談
高考是否恐怖關鍵看你的心態了。你如果心裡沒底,患得患失,高考對你來說可能就是恐怖片;你如果堅定信心,正確看待高考,做好各種打算,高考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針對你的情況,我建議如下:
一、弄明白人的一些心理活動規律
人的恐懼往往是在事情發生前。當你不知道事情的結果而這件事必將發生時,是人最擔心的時候;而結果到來時則未必那麼可怕。
舉一個例子。有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把一個犯人綁到床上說給他抽血,然後把有關抽血的器具擺弄好,讓他親眼看著自己的血一滴一滴的流出來(實際上並沒有抽他的血,是放的已經抽好的血)。犯人看著血越滴越多,想到了自己一定會死,就越來越恐懼。果不其然,沒過多久,這個犯人就嚇死了。
還有一個例子,我們小時候都因犯錯被父母教訓過吧,當父母要打我們並追趕我們時,那個時候是最令人恐懼的。一旦巴掌落到我們身上時,卻並不感到是多麼恐懼的事。
這些都說明,許多事情原本造成的傷害並不是我們所懼怕的那麼強烈,只不過我們對未知的結果感到恐懼而已。
二、預想好最差的可能
就你目前的成績,給自己一個分數定位。發揮正常甚至超常當然好,發揮不好怎麼辦?無非是上一個差點的學校,或者再補習一年。當然,上了差點的學校也未必是壞事,因為你可能是裡面比較強的人,只不過你沒有發揮好。由此,你將來稍加努力就可能是同學中的佼佼者,考研、拿獎學金就是簡單的事了。即使考不上大學而復讀,有可能是好事,你可以變得更強,來年也許會考上更好的大學。年輕就是資本,多耽誤一年也沒有什麼,反而可能更有利於你的發展。
因此,想清楚這些你就會明白,高考怎麼樣其實決定不了人的一生,關鍵是自己奮鬥的決心不能丟。
三、好好準備複習,不要想三想四
做到前兩步,相信你就會釋然了。接下來的時間就不要再想那麼多了,把心思用到學習上,能多學一點是一點,多爭取一分是一分。說不定高考你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四、適度的緊張是好事
心理研究指出,人在從事一項重要事情時,如果適度緊張,會促進思維的集中指向,提高專注力,反而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心情過度放鬆,則會容易造成精力分散,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你沒有必要擔心自己無法應對高考,即使有些緊張也是好事。
總之,只要你心態淡然,最好各種打算,高考就是一件有些稍許緊張但很有意義的事情。
★作者:@董伯育心,分享科學教子方法,解決家庭教育困惑。歡迎關注,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少兒心理課堂
我以一個過來者來談談這個問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中三年,高考是自己學習的一次檢閱
我們回想一下,這三年是怎麼過來的?我們的青春在教室裡,我們的青春在操場上,我們的青春在奮鬥中,只要讀上高中,就註定要參加高考的!高考是你三年乃至12年讀書生涯的檢閱,是一種儀式感。能參加高考,多光榮啊!!就像戰場上的戰士,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高考的考場雖嚴肅,但沒有什麼在強迫著你
你不要有強迫症,不要以為高考的考場很恐怖,不也是同學,不也是老師,不也是教室、黑板,都是熟悉的人。也不要給自己壓力,不要以為監考老師要為難你,不要以為其他考生都在和你競爭著。放寬心,監考老師不會為難人的,更多是我們考試的協助者(當然不是協助你作弊啦);同考場的考生也不大會是你的競爭者,人各有志,報考的學校、專業多著呢!不要擔心。
考前調整好心態
臨近考試,不要在熬夜了,好好調整心態和睡眠以及飲食。還有2個多月,我們把自己的薄弱環節再鞏固下,不要想太多,不要想什麼落榜了怎麼辦?不要想考不入理想的高校怎麼辦?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很煩人的,儘量不要去想。
我們可以適當運動,不要一吃飽就到教室,運動能增加大腦的氧氣量,會讓人清醒的。
最後,祝你高考順利!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