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輝市】中藥材種植成新鄉衛輝山區治貧良方

在新鄉衛輝市獅豹頭鄉抵鹿泉村北邊的山坡和山溝裡,密密麻麻的綠植讓人感到詫異,缺水少土的石頭山怎麼這麼多綠色。原來,這是抵鹿泉村村民在山區原生態資源基礎上打造的皂刺中藥材生產基地,也是他們藉助山區生態資源脫貧致富的“幸福林”。

皂刺為皂刺樹的枝刺,藥用價值極高,同時葉、枝、皮都是不可多得的優良藥材。近年來作為抗癌、抑癌的主要中藥,臨床效果顯著,副作用小,市場上貨缺價高。致富帶頭人鄭新峰正是看中這一商機,利用漫山遍野的野生皂莢資源嫁接皂刺,改良品種,風險小、見效快,能夠在短時間內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2016年,衛輝市致富帶頭人鄭新峰選定項目後,帶著愛人及兩個年幼的孩子,一頭扎進了深山老林中,同抵鹿泉村的20多名貧困群眾開始了艱苦創業,誓要把這“生態青山”變換成“生態經濟”。

沒有技術,鄭新峰就邀請來多位專家到現場手把手的教;山上沒有路,不管是婦女還是60多歲的老人,就把樹苗一捆捆的綁起來用肩抗,翻越3座山,一天來回十幾次,將樹苗一棵棵的種在山坡;山上沒有水,貧困群眾就用扁擔一次次的往山坡上挑,往返兩次才能澆一棵樹,第一批2000棵樹苗所需的4000挑水全靠肩挑完成。為了搶時間,午飯往往是一邊扛著樹,一邊挑著水,一邊啃著饅頭。渴了就趴到水桶裡喝幾口涼水,累了就席地而坐休息一會兒。樹種下了,緊接著開始嫁接。嫁接的最大困難,就是需要在荒草遍野、荊棘密佈中走到野生皂莢跟前。貧困群眾用鐮刀割、鋤頭刨、鐵鍬挖,顧不上滿手被扎的都是傷口,顧不上身上臉上劃的都是血道,幹完活下來腳腫的連鞋都脫不下來,甚至有人手指頭被砸斷後纏上布條接著幹。

就這樣,靠著幾十人的拼勁兒,皂刺樹苗全部栽完,山上也有了路,在河南科技學院的楊立峰教授等專家的指導下,7000多棵的皂刺嫁接也順利完成。後來,鄭新峰和幾十名貧困群眾又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難,皂刺種植基地水有了,電也通了,皂刺樹長勢喜人,滿樹都是皂刺。

產品有了,鄭新峰又馬不停蹄的開始和醫藥研究機構、廠家進行合作,2019年簽訂銷售合同60噸,同年4月和11月,又建成儲藏窖5座、50噸組裝式冷藏庫一座,將刺、葉、杆、皮全部利用,並進一步深加工成產品,從而將收益翻上幾番。為了豐富種植品種,今年4月又引種優良中草藥杜仲樹4000棵、連翹樹3100棵,一個集多種中草藥種植、生產、深加工於一體的大型中草藥基地正在逐漸形成。

種植皂刺樹的頭兩年,由於生長週期原因,樹木沒有什麼收益。為了讓貧困戶樹立起勤勞就能致富的信心,鄭新峰按照每人日工資100元的標準給貧困戶發放務工工資,2016年至2017年帶動貧困戶15人,發放工資16萬多元,貧困戶每人的年收入增加了1萬多元。進入2018年後,皂刺、柴胡等藥材陸續開始進入產果期,鄭新峰在發放務工工資的基礎上,將皂刺樹及柴胡地按照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的原則,分給貧困戶管理,每收採一棵皂刺樹的皂刺就給貧困戶發放10元的分紅。在對荒山上野生山皂莢進行嫁接的時候,也同樣採取“工資+分紅”的形式,每嫁接一棵分紅3元。除了“工資+分紅”以外,每到各種山貨及特產成熟的時候,鄭新峰按照每斤高於市場價1元的價格,對貧困戶的各類農產品進行收購,加工成精品小米、粉條、粉皮、槐花幹、紅薯乾等山區特產,用禮品盒包裝,到各大商場、超市進行銷售。2019年,貧困戶每戶增收2萬餘元,已有10戶摘掉了貧困帽子。

在讓貧困戶獲得實打實的收入後,為了讓他們都有一技之長,能夠實現增收穩定可持續,鄭新峰不惜成本大力投入科技力量,分別聘請了河南科技學院、新鄉林科院、新鄉醫藥研究院、河南林科院及中國林科院的專家教授,組成專家團隊,每年對貧困戶進行多次培訓,併到種植現場演示各類技巧,直到貧困戶學會為止,給他們吃上了“定心丸”。

通過5年不懈的帶動,鄭新峰走出了一條以資源為依託、技術為保障、增收為目標的中藥材產業化發展之路,為山區貧困群眾開出了一劑治貧良方。2020年2月,鄭新峰的項目被河南省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領導小組評為“返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優秀項目”。目前,鄭新峰的皂刺中藥材生產基地中皂刺樹已經有1.1萬棵,每棵樹年收益在10-60元。貧困戶的收入越來越多,信心越來越足,越幹越有奔頭,紛紛誇讚黨的政策好。我們也相信,鄭新峰開出的這劑治貧良方,一定會讓貧困群眾的生活更加紅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